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应用微量渗透泵 (Mini- Osmotic pump,MOP)给正常动物耳蜗和庆大霉素 (GM) )致聋豚鼠耳蜗长期恒速灌注人工外淋巴和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 ,观察其对听力和内耳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 用 Alzet model- 2 0 0 4型 MOP向三组各 1 0只的正常豚鼠 A组和 GM致聋豚鼠 B组 ,耳蜗底回鼓阶灌注人工外淋巴液 ,同法给 GM致聋豚鼠耳蜗灌注EGF设为 C组 ,在 MOP埋植前和埋植后 1、2、3和 4周测定 ABR反应阈值 ,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动物耳蜗 Corti器的组织形态改变。结果  MOP给正常动物灌注人工外淋巴对 ABR和耳蜗内外毛细胞无明显影响 ,而给 GM致聋组豚鼠耳蜗灌注 EGF可促进受损内耳组织细胞修复 ,使ABR阈值改善。结论 应用 MOP可向耳蜗长期恒速灌注人工外淋巴 ,对耳蜗功能和形态无明显影响 ;而长期恒速灌注 EGF对 GM耳中毒豚鼠的耳蜗毛细胞有修复治疗作用。可使 ABR反应阈值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跨膜蛋白16A(transmembrane protein 16A,TMEM16A)在不同鼠龄豚鼠耳蜗血管纹上的表达及其与年龄相关性听力下降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健康豚鼠按照年龄分为:2周组、3月组、1年组、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衰老模型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不同鼠龄豚鼠的听力变化;免疫荧光技术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TMEM16A在不同鼠龄豚鼠耳蜗血管纹中的分布和表达改变。结果 ABR反应阈值随鼠龄增长呈逐渐增高趋势,D-gal组与其他3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MEM16A在不同鼠龄豚鼠耳蜗血管纹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从2周组到1年组随鼠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P均<0.05);D-gal组表达量减少,与3月组和1年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EM16A在豚鼠耳蜗血管纹表达的变化可能与年龄相关性听力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长期吸入笑气(N_2O)是否会引起大鼠心肌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气吸入对照组(A组),500mL/L N_2O-15d吸入组,2h/d(B组),500mL/L N_2O-30d吸入组,2h/d(C组),500mL/L N_2O-50d吸入组,2h/d(D组).用悬浮玻璃微电极记录离体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APs),观测上述4组大鼠离体左心室肌细胞APs时程(MAPD_(90)、MAPD_(50)、MAPD_(20))和幅值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细胞的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及血管紧张素-2(Ang-2)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①与A组相比,B组大鼠心肌细胞的MAPD无明显变化,C、D组MADP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4组的APs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A组相比,B组心肌细胞的Ang-2表达量无明显变化,C、D组Ang-2表达量显著增加;③与A组相比,C、D两组心肌细胞的eNOS表达量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长期吸入笑气可引起大鼠心肌电活动明显变化,其很可能与交感神经长时间过度兴奋致使Ang-2的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
褪黑素对心理应激大鼠胃黏膜SOD、MDA和胃黏膜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褪黑素 (MT)对心理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规则光组 (R组 )、不规则光组 (I组 )和褪黑素组 (M组 )。检测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 (UI) ,胃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及血清皮质醇浓度。结果 C组大鼠胃黏膜光整完好 ,肉眼未见糜烂及溃疡。R和I组UI均高于C组 (P <0 .0 5) ,M组UI低于I组 (P <0 .0 5)。R、I组胃黏膜SOD活性降低 ,I组降低更明显 (P <0 .0 5) ;R、I组胃黏膜MDA含量升高 ,I组升高明显 (P <0 .0 5) ,但M组SOD升高 ,MDA含量下降 (P <0 .0 5)。R、I组大鼠血清皮质醇升高 ,I组明显升高 (P <0 .0 5) ;而M组血清皮质醇较I组降低 (P <0 .0 5)。结论 褪黑素通过其抗氧化及抑制血清皮质醇水平的作用对心理应激性胃黏膜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肾清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清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40只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肾清饮组、贝那普利组和肾清饮联合贝那普利组,连续给药8周后观察血糖、肾功能和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分别检测肾组织及尿中丙二醛(MDA)含量,肾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水平的变化,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 各药物组肾功能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血糖无明显改善作用,24h尿蛋白量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或 P<0.01),联合组下降最为显著(P<0.01);各药物组肾组织及尿MDA含量、肾组织SOD活性和血清TGF-β_1表达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 P<0.01),联合组与其他药物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光镜观察各药物组肾脏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肾清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与贝那普利联用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炎症因子TGF-β_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ASA ~ 级上腹部手术患者 5 0例 ,随机分为咪唑安定静注组 ( 组 )、肌注组 ( 组 )和氟哌啶组 ( 组 ) ,观察用药前后 5、1 5和 30 min MV、RF、SBP、DBP、HR和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组 MV显著降低 ( P <0 .0 5 ) , 、 组 MV无显著降低。 组用药后 BP、HR显著降低 ( P <0 .0 5 )。三组血气指标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表明咪唑安定可用作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 ,肌肉注射较安全 ,但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7.
氧自由基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检测氧化应激的相关指标来探讨氧化应激参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发病及复发的机制。方法检测原发、复发、化疗缓解后M5患者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外周血血浆中抗氧化酶活性、氧化损伤产物含量,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原发组及复发组M5患者细胞内活性氧的平均荧光强度均显著增高(P<0.05);原发组M5患者血浆中抗氧化酶T-AOC、SOD活性降低,氧化损伤产物LDH、MDA、8-OHdG含量升高,复发组T-AOC、SOD活性显著下降,LDH、MDA、8-OHdG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化疗缓解组T-AOC、SOD活性升高,LDH、MDA、8-OHdG含量降低;原发组M5患者线粒体轻度肿胀、嵴间隙增宽;复发组M5患者线粒体肿胀、畸形明显。结论氧化应激是M5发病的始动因素。线粒体是生物氧化进行的主要场所,活性氧及其相关的抗氧化酶之间动态平衡的破坏可能是促进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芪倍合剂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NF-κB活性、NF-κB mRNA及TNF-α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芪倍合剂小剂量治疗组[1.5 mL/(100 g.d)]、中剂量治疗组[2.0 mL/(100 g.d)]、大剂量治疗组[2.5 mL/(100 g.d)]。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治疗组造模同时给予芪倍合剂灌肠,共4周。造模4周后处死大鼠取结肠组织标本,光镜观察结肠组织的病理变化,并对结肠组织标本进行病理评分;免疫组化法测定结肠黏膜NF-κB活性,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NF-κB mRNA和TNF-αmRNA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SH-Px的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病理评分、MDA含量、NF-κB活性及TNF-α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而血清SOD、GSH-Px的活性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各组病理评分、MDA含量、NF-κB的活性及TNF-α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而血清SOD、GSH-Px的活性明显上升(P<0.05或P<0.01)。NF-κB的活性及TNF-α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70,P<0.05),各组NF-κB mRNA的表达均为阳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芪倍合剂能显著降低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NF-κB的活性、TNF-αmRNA的表达,从而减轻结肠组织损害程度,这与其抑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赛拉嗪联合右美托咪对建立比格犬脊髓损伤模型的麻醉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纯种雌性比格犬分为3组(n=10):赛拉嗪组(S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赛拉嗪+右美托咪定组(S+D组)。基础麻醉后,S组首次肌肉注射赛拉嗪0.08mL/kg,术中间断追加首次剂量1/3赛拉嗪维持麻醉,D组持续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2μg/(kg·h),S+D组持续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h),每隔30min肌肉注射赛拉嗪0.02mL/kg。观察记录切皮(T1)、手术开始后30min(T2)、手术结束前30min(T3)、手术结束(T4)4个时间点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Ramsay评分、前肢痉挛指数(SI),并记录麻醉药物使用量。结果 S+D组赛拉嗪、右美托咪定用量比S组和D组分别减少1/2和1/4(P<0.01),而呼吸频率和心率无明显改变,镇静效果优于S组,术中前肢未出现肌张力明显增高情况。结论赛拉嗪联合右美托咪定在用于建立比格犬脊髓损伤模型中,具有呼吸抑制轻、镇静效果好和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带有绿色荧光蛋白 (GFP)基因的腺病毒注入豚鼠耳蜗后 ,观察不同时间段GFP基因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及手术操作对听力的影响 ,为内耳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 5只杂色豚鼠术前及术后行听性脑干反应 (ABR)和畸变耳声发射 (DPOAE)检查 ,空白对照组经圆窗或底回钻孔注入人工外淋巴液。实验组注入带有GFP基因的腺病毒。分别于 3、5、7和 1 0d后取材 ,耳蜗标本经硝酸银染色后铺片。结果 腺病毒注入耳蜗后对听阈影响不大。术前术后的DP值有差异。荧光显微镜下可见 3d组表达产物最高。 7d后逐渐减弱 ,1 0d后更弱 ,表达产物主要分布于支持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和基底膜下的间皮细胞。对照组均无绿色荧光。结论 通过圆窗或底回注入腺病毒对听阈没有影响。单一位点的接种就能使神经营养因子通过耳蜗液扩散到整个耳蜗。有效的基因转移在耳蜗是可行的 ,但表达相对短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改良经直肠途径建立豚鼠志贺菌痢疾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20只受试豚鼠根据感染前24 h禁食或不禁食处理分为2组,8只非禁食组参照文献经直肠灌注致病性福氏志贺菌sf301菌株,12只禁食组经直肠分别灌注PBS(5只)和sf301菌株(7只),观察受试豚鼠的感染症状,通过组织病理学方法证实其发病与否。结果非禁食组豚鼠仅有1只(1/8)在感染后24 h内表现出明显的体重减轻、发热等典型的菌痢症状。禁食组经直肠灌注sf301菌株的豚鼠(6/7)在感染后24 h内有显著的发热症状,体重减轻则发生在感染后的24~48 h内;灌注PBS的豚鼠(0/5)无异样症状。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发病豚鼠结肠末端的黏膜以及黏膜下层遭到明显的破坏,肠壁增厚,出现水肿、糜烂、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等。结论成功建立了改良的经直肠豚鼠志贺菌痢疾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观察不同剂量溃结灵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豚鼠模型 ,阐述溃结灵胶囊的治疗机理。方法 取 3~ 4周龄健康豚鼠 ,腹腔戊巴比妥麻醉 ,插管洗肠后注入 7%冰乙酸造模。分为正常对照组、造模组、阳性对照组、溃结灵高剂量组和溃结灵低剂量组。服药 7d。称体重 ,肉眼和组织切片观察结肠溃疡面溃疡数、结肠水肿面积及测定血清中 IL- 2水平。结果 豚鼠造模后血清IL - 2水平下降 ,体重减轻 ,结肠壁溃疡形成。用溃结灵灌服后上述指标明显恢复。结论 溃结灵胶囊能提高溃疡性结肠炎豚鼠模型血清 IL- 2水平 ,增加体重 ,修复和缩小结肠粘膜溃疡、水肿面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生长抑素(SS)在豚鼠脑干听觉中枢的分布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了豚鼠脑干听觉中枢的耳蜗核(CN)、上橄榄核簇(SOC)及下丘(IC)内SS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分布。结果 在脑干听觉中枢广泛分布着SS阳性神经元、纤维及终末。SS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蜗神经腹核(VCN)、斜方体核(NTB)、内侧上橄榄核(MSO)及橄榄周核(PON),而SS阳性纤维及终末主要分布在下丘、外侧上橄榄核(LSO)及蜗神经背核(DCN)。结论 脑干听觉中枢内的SS参与声信号的传递与调控。  相似文献   

14.
用离体豚鼠心乳头肌观察了DL-四氢巴马汀对正常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收缩力的影响。结果表明,DL-四氢巴马汀产生浓度依赖性负性肌力作用;同时明显缩短APD_(20)和APD_(50),但APD_(90)和ERP延长,RP降低,对APA和Vmax影响较小。出现兴奋-收缩脱偶联。此外,豚鼠皮内注射DL-四氢巴马汀使局部刺激疼痛减弱,蟾蜍离体神经法观察到DL-四氢巴马汀使神经干动作电位振幅降低,表明该药具有局部麻醉作用,但较奎尼丁弱。实验结果提示DL-四氢巴马汀主要阻滞Ca~(2+)内流,但对Na~+内流、K~+外流也有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采用高胆固醇及低蛋白两种致石食物诱发豚鼠形成胆结石,8周后成石率均为100%;在致石食物中加入维生素C,成石率分别降至16.7%和52.9%并通过对动物胆石的细微结构观察和成份分析,肝脏、胆囊的亚微及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胆汁结合胆汁酸量及其组成的观测,探讨饮食成份改变诱发豚鼠胆结石及维生素C防止胆石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应用豚鼠内耳母抗原液免疫豚鼠产生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耳聋(AISNHL),后用地塞米松治疗1周,并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阈(ABRT)测定和内耳形态学观察。我们发现免疫后豚鼠ABRT升高到60.8±531dBSPL、耳蜗第3回外毛细胞损失达111.0±55.8个;而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后的豚鼠ABRT则下降为48.8±6.69dBSPL。耳蜗第3回外毛细胞损失仅为57.25±18个,证实地塞米松对AISNHL有治疗效果,它可使内耳组织恢复,ABRT明显改善,其机制尚不明了。  相似文献   

17.
MATERIALSANDMETHODS1Groupingandfeeding58femaleguineapigs(weights250~500g)wererandomlydividedintothreegroups.Thecontrolgroupwa...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曲马多与传统阿片类药物吗啡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 80例ASAⅠ~Ⅱ级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随机、双盲研究。分为 4组 :曲马多组 (T组 ,n =2 0 ) ,吗啡组 (M组 ,n =2 0 ) ,吗啡 +氟哌利多组 (M +D组 ,n=2 0 ) ,曲马多 +氟哌利多组 (T +D组 ,n =2 0 ) ,分别于术后 4、8、12、16、2 0、2 4h观察BP、HR、疼痛评分VAS(视觉模拟评分法 )、PrineHenry评分 (PHS)、镇静评分 (SS)、恶心、呕吐、眩晕、口干、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 ,并记录 2 4h的用药量。结果 VAS、PHS 4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 ;镇静评分 (SS)M +D组在 4、8、12h高于其他 3组且有显著性差异 ;恶心呕吐发生率 :T组与M组 >M +D组 >T +D组 ,T组与M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瘙痒及尿潴留的发生率M及M +D组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曲马多用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能够获得与吗啡相同的镇痛效果且瘙痒及尿潴留的发生率低 ,虽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 ,联合应用氟哌利多后‘可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平溃散对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 分别用组胺、乙醇及消炎痛诱发急性胃溃疡模型 ,观察平溃散对胃粘液 -碳酸氢盐屏障功能、胃液 pH值和胃跨膜电位的影响。结果  2~ 4 g·kg-1的平溃散作用组溃疡指数下降 ,胃液 pH值和粘液含量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 <0 .0 1,P <0 .0 1)。平溃散对乙醇引起的胃跨膜电位降低的抑制作用和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平溃散对胃溃疡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主要通过保护胃粘膜、抑制胃酸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