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汽车离合器起步阶段局部模糊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关键问题--离合器起步控制,在模糊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局部模糊控制策略,并建立了局部模糊控制规则.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分析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反映驾驶员起步意图,使车辆迅速平稳起步,可进一步减少滑磨功;同时可提高模糊控制性能,增强离合器起步控制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2.
石坚  卓斌 《汽车工程》2000,22(4):270-273
车辆起步时的油离配合过程是车辆驾驶中的难点之一。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了不同熟练程度驾驶员在不同工况下起步时的油离配合曲线的特性,并建立了驾驶员离合操作的模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本文对仿真驾驶员离合操作过程,进而对如何识别驾驶员的驾驶熟练程度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控制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起步过程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的关键问题--离合器的控制进行了研究.为缩短起步时间和保证两个离合器片的寿命基本相同,起步控制时采用两个离合器同时接合,使变速器的1挡和2挡同时挂上的办法,当1挡离合器的滑转率下降到某一阈值后,2挡离合器开始慢速脱开,而1挡离合器继续工作完成起步.以驾驶员意图、离合器主从动盘的转速差和发动机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值为输入,设计模糊控制器,控制两个离合器的接合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法能实现离合器的快速、平稳起步.  相似文献   

4.
针对湿式离合器起步结合过程的几个阶段的工作特点,建立离合器起步的分段控制策略,空行程阶段以一较大占空比快速接合,克服阻力阶段选择合适的初始占空比缩短克服阻力时间,速度增长阶段根据油门开度以及开度变化率的模糊推理和利用发动机转速差进行修正得出用于实时控制的占空比变化率。根据上述控制策略,设计带修正的模糊控制器。通过对控制策略的试验,结果表明实施针对各阶段工作特点的控制策略,起步过程能够在适应驾驶员起步意图的前提下,优化起步冲击度、滑磨功性能指标,同时提高了起步的灵敏度,保证了发动机的稳定运转。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客车在坡道上起步时的问题,设计开发一套客车坡道起步系统,协助驾驶员安全完成坡道起步操作,同时又不影响正常的制动系统,从而实现客车坡道起步的智能化操作。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DCT控制系统对起步意图辨识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混合隐马尔科夫模型(GMHMM)的起步意图辨识方法:根据DCT车辆实车起步纵向加速度分布特性,将起步过程分为8个时段,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对各时段内平缓起步、一般起步以及紧急起步进行定义,在此基础上对各时段3类GM-HMM进行训练,通过对比0.3 s内油门踏板开度时间序列在不同模型中的对数似然概率确定当前驾驶员的起步意图。经过验证,模型的平均查全率达88.7%,耗时7 ms,具有较高的辨识准确率和较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对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汽车驾驶员起步过程中意图变化的研究有限,且现有方法的识别准确率不高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的变化起步意图识别模型。根据驾驶员针对车辆反馈的反应时间,将起步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基于K均值聚类确定各个阶段的缓慢起步、一般起步、紧急起步这3种起步意图的界限;基于主成分分析挖掘出各个阶段起步意图识别的新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6个SVM模型,并利用这6个模型分别对各阶段的起步意图进行识别。经过验证,该模型的平均测试准确率为94.92%,比只利用线性SVM模型高16.89%,且单个模型的平均耗时为0.008 s,能够快速有效地识别出DCT汽车驾驶员的起步意图。  相似文献   

8.
万事开头难,开车当然也不例外。相信每一位新手驾驶员都经历过初次上路的忐忑不安,你看他(她)眼睛紧盯前方,双手紧握方向盘,身体僵直前倾,远离前车,缓慢前行,起步停车或遇到坡路和堵车时经常熄火……,这些都是新手开车时的写照。其实每位驾驶员都是从新手走过来的,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驾驶姿势,只有姿势正确了,才能合理地进行操控,更快告别新手一族。本期介绍驾驶坐姿和操作方向盘的姿势,供广大新手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力戒误操作是驾驶员安全行车的重要保障。现例举10项误操作引发事故的教训,提示广大驾驶员注意。 一、车辆起步,打“火”就走,易忽视车前、车底的异物,往往“大意失荆州。”  相似文献   

10.
结合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对DCT起步时离合器的动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起步时离合器的控制方案。为了实现车辆的平稳起步,在离合器的滑磨控制中引入模糊控制理论,从而延长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利用Matlab建立起步控制模型,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建立的控制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冯樱  罗永革  郝琪 《汽车技术》2001,(12):15-17
湿式离合器由于受外界环境和驾驶员意图的时刻变化的影响,无法建立离合器接合过程的精确数学模型。而通过模糊控制能够保证车辆自动适应驾驶员的意图而顺利起步,系统通过转速传感器和油门位置传感器,将采集到的信号经模糊化后转变为模糊量,依据这些模糊信息,通过控制规则出模糊决策,再经模糊判决后,变为精确量,用于对油压进行调节,从而达到离合器接合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发动机试验台具有多变量、时变、非线性、强耦合等特点,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结合起来运用于发动机试验台电涡流测功机励磁电流控制中,建立了测功机励磁电流模型,确定了模糊控制规则,对发动机的扭矩、转速进行了控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精度高、动态响应快、超调量低,较好地解决了电涡流测功机控制的稳定性及测量的实时准确性问题,控制精度为4%。  相似文献   

13.
针对道路清扫车的盘刷转速控制问题,设计了盘刷转速模糊控制器,应用MATLAB进行了模糊控制器的模拟,构建了道路清扫车盘刷转速模糊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4.
王振 《客车技术》2007,(4):33-35
冷却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传统冷却系统的不足,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发动机电子控制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能够实现散热风扇的无级变速,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温度,使之更经济、更环保,给出了模糊控制器的仿真结果以.及模拟情况下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装备自动变速器的越野汽车换挡控制系统对复杂路况的自适应能力,在基本模糊控制模块基础上,建立了具有两级递阶结构的越野车自适应模糊换挡控制系统.基本模糊控制模块将油门开度、车速和加速度3参数进行模糊化和模糊推理,实现挡位决策;自适应控制模块按照检测的车速和加速度对直线行驶阻力和附着力进行在线辨识,并由此进行量化因子的自调整.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糊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陈刚  吴俊 《中国公路学报》2019,32(6):114-123
为了实现不同行驶工况下车速的精确、稳定控制,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模糊滑模车速控制方法。考虑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对车速控制的影响,建立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无人驾驶机器人油门机械腿、制动机械腿的结构、机械腿操纵自动挡车辆踏板的运动,建立油门机械腿和制动机械腿的运动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油门/制动切换控制器、油门模糊滑模控制器以及制动模糊滑模控制器,并进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油门/制动切换控制器以目标车速的导数为输入来进行油门与制动之间的切换控制。油门模糊滑模控制器和制动模糊滑模控制器以当前车速以及车速误差为输入,分别以油门机械腿直线电机位移和制动机械腿直线电机位移为输出来实现对油门与制动的控制。模糊滑模控制器中,为了减少控制抖振,滑模控制的反馈增益系数由模糊逻辑进行在线调节。模糊滑模控制器中的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用于估计和补偿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的模型不确定性与外部干扰。仿真及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方法能够精确地估计和补偿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的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避免了油门控制与制动控制之间的频繁切换,并实现了精确稳定的车速控制。  相似文献   

17.
汽车驾驶员车速控制模式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魏朗  陈涛  高丽敏  代素珍 《汽车工程》2005,27(6):696-701,695
系统地对汽车驾驶员在一定行车环境中的安全性认知与车速控制的决策、推理过程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进行一系列勘测、测试和心理评价试验,应用模糊集合、模糊统计试验、模糊控制和模糊逻辑推理等分析方法,建立了描述汽车驾驶员在既定道路条件下行车时基于安全性考量的逻辑推理规则和车速控制模型,最后进行了相应的实测验证。模拟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研究所采用方法和建立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并建立车辆行驶速度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这一复杂的高阶、非线性、时变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车辆行驶速度模糊控制新方法,该方法较常规的模糊控制具有更优的控制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车辆行驶速度遗传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客车山区道路下坡行驶过程中对稳定车速的要求,对客车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与缓行器联合作用时的制动模糊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此控制系统可以保证汽车在不采用主制动器的条件下,利用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与缓行器联合作用的持续制动方式,在各种坡度的坡道上以希望的车速稳定下坡行驶。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车用汽油机点火智能控制的有效方法,对CS492Q汽油机进行台架实验,在得到汽油机性能与点火提前角关系的基础上,以汽油机曲轴转速变化量和转速相对于点火提前角增量的变化率为模糊输入量,点火提前角增量为模糊输出量,建立模糊控制器,对汽油机点火正时进行模糊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技术调节汽油机的点火正时,对汽油机的各种工况都有较好的控制精度,对变工况过程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