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对付能量费用的增加,需要一种具有优良传热特性的更加经济的蒸发器,以减少除盐设备传热管面积。这是因为性能的提高必须超过能量费用的增加,由此作为一种必然结果,对于同能量的设备需要较大的传热面。于是,为了减少设备投资势必需要优良的传热特性。有鉴于此,卧管薄膜蒸发器由于其较高的传热性能有利于制作一种比较经济的蒸发器。自1972年起,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开始开展对多效卧置薄膜蒸发器(即MEHF蒸发器)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船检》2010,(1):83-84
日前,一个全尺寸的燃料电池成功地安装到了一艘在北海运营的海洋工程供应船“VikingLady”号上,这是全球第一艘通过燃料电池技术进行船上发电试验的营运船舶。这项名为FellowSHIP的研究项目可能预示着未来在船舶动力系统的环保革新。  相似文献   

3.
利用船舶内燃机冶却水的部分废热的高真空立管海水蒸发器,其优点是众所周知的,还应指出它们在汽轮机船上可用低压撤汽作为热介质的运用前景。高真空立管蒸发器提高蒸发量的可行方法是借选择最佳液位和向沸騰盐水中导入空气气泡形  相似文献   

4.
对一种船舶用新型薄膜扭矩传感器的环境适应性进行试验研究,按船舶环境条件对该传感器进行温湿度、盐雾和霉菌试验,采用该新型扭矩传感器对船舶工况进行振动和疲劳试验,并将经过试验的薄膜扭矩传感器在扭矩标准机上进行静态校准,验证该新型薄膜扭矩传感器能够满足船舶环境条件下长期稳定工作的要求,验证了薄膜优良的抗温湿度、防腐性能,是薄膜技术在船舶扭矩传感器领域的创新运用。  相似文献   

5.
《机电设备》2003,20(2):11-11
我国科学家经过多年攻关,在冷凝器的传热机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获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类环状流沸腾传热强化新机理和紊流液膜冷凝传热强化新机理”,并依据这一理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类环状流”新型冷凝蒸发器。对此有关专家指出,这种基于基础研究成果所进行的新型产品研制,是一种最有成效的研发模式。 低温冷凝蒸发器广泛应用于制氧、化肥生产及其他石油、化工、炼油等设备中。国内外现有的这类冷凝蒸发器均采用传统的相变传热机理和结构,传热效率低,由此导致这些大型设备中的冷凝蒸发器不仅体积…  相似文献   

6.
船舶结构阻尼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船上构件进行阻尼处理,是一种减小船舶结构振动、降低船上噪声的有效措施。本文简要介绍阻尼概念、阻尼措施、施工要点,以及阻尼技术在国内外船舶上的应用简况,可供船舶设计,建造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船用海水淡化设备的典型式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航海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自海水中提取淡水已经不再是个幻想。目前几乎每艘大船都是通过淡化海水的方法来得到它所需要的淡水。关于采用蒸馏法淡化海水的试验报导对追溯到古代。当时文献中第一次报导以加热法蒸发海水,随后利用海绵收集并冶凝蒸气。关于船上采用木材加热的蒸馏设备的第一篇报导发表在13世纪。直到18世纪技术有所改进并用煤作为能源后,船上方能得到每小时70公升的蒸馏水。在50年代,船用浸管式蒸发器主要采用压力蒸发。其主要缺点是在加热系统中大量沉结  相似文献   

8.
船上最令人讨厌的害虫是什么?许多海员说:“蟑螂最可恶!”蟑螂象苍蝇一样,到处乱爬乱咬,会传播多种病菌。海员在船上患痢疾、食物中毒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大多与蟑螂的媒介有关。我国约有180多种蟑螂,在船上常见的有三种。一是德国小蠊,长约3厘米,背板上有两条黑色纵纹,体色棕黄;二是美洲大蠊,长约3.5厘米,背板  相似文献   

9.
江南造船厂自行设计的岩棉复合板系统,各种燃烧、隔声、防震、冲击试验均已得到船检部门认可,并先后安装在艇、船上计5,600平方米,荣获上海市1985年度“一厂一品”称号。该系统主要由围壁板、天花板、直角型板、T型板、十字型板、上固定罩、  相似文献   

10.
泥浆泵是水力挖泥工程船的主要设备,主要通过利用水的运动来达到疏浚的目的.为了能在实船上测定泥浆泵的特性,在挖泥管路上安装测量设备,对各个工况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绘制出泥浆泵的实测特性曲线.研究结果可为泥浆泵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科考船实验室通风系统的设计问题,以新型综合海洋科考船上的通用实验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法和逻辑控制图对实验室风量、温度和压力等进行耦合设计,对温度、压力和风速进行计算分析,并与船舶试验测量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将实验室压力作为逻辑控制的先决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温度进行辅助调节才能更好地实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上空风的特性决定性地影响着气象。迄今为止,人们一直是在船上、岸台上和岛台上用点的方式去监测这种海风移动状态。然而科学家们正打算开发出一种能用海浪特性测算风特性的气象预报技术。通过遥感卫星去收集海浪特性数据,再借助于这种新测  相似文献   

13.
关于Air cavity craft的研究及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较系统地介绍关于air cavity技术的研究,包括关于在中低速船与高速船上的应用及模型试验与实船试验、深水试验与浅水试验的研究,认为这是一种急待研究开发的高性能船型,尤其适于作为内河浅水高速船型,并对Air cavity craft研究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樊磊 《中国海事》2021,(4):37-39
该文通过综合分析业界有关研究成果和国际海事组织关于船上疲劳的有关导则手册,梳理当前普遍认同的导致船上疲劳的因素并结合实际分析在预防和降低船上疲劳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从社会(Society)、技术(Technology)、经济(Economy)和政策(Policy)层面共同着手建立关于预防和降低船上疲劳的“STEP”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最大的和最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船是美国莫比公司的“TW纳尔逊”号,吃水77米,船宽14米。装有四台发动机,5700马力,巡航速度每小时15.2海里,巡航距离16756.8海里,可穿过14厘米厚的新结冰块。船上有船员17名,科技人员23名,拥有先进的导航、航海和通信设备,配有全计算机化的实验室,可通过宇宙空间的“海洋卫星”进行船与船、船与岸之间的通信联系。  相似文献   

16.
用于反水雷舰艇的闭环消磁技术已经研究成功并在发动机上进行了试验。本系统能精确地预测并消除从无磁船体舰船上测量的船下磁场。从船上到船下的预测算法的调整过程研究已完成,并证明船上的传感器仅需配置四个单轴梯度计,就能精确地预测出实船发动机的磁场量。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中试验研究了结构噪声由船体钢结构向舱室的传递。试验时舱壁采用了三种不同材料:纸屑板、塑面硅酸钙板和夹有石棉芯的钢板。文中讨论了:舱壁和天花板材料对舱室声压级的影响;浮动地板装置以及舱窗的影响。最后给出在各种条件下船上浮动地板可达到的插入损失的估计值。  相似文献   

18.
最近,日本造船研究协会研制出一种高度安全智能船,整个研制费用高达65亿日元。该船安装有一个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统一电子系统,它负责处理船上所有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由船上各种仪器自动产生,有的由通讯卫星提供。“人工智能”在综合分析所有信息的基础上,能对航线作出最佳的选择。与此同时,船上统一电子系统下设的最佳航线绘算系统、海洋系统和气象系统等分支系统能  相似文献   

19.
能量互馈式电力推进试验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船舶电力推进技术进行研究,搭建了一种基于“双逆变器-电机”能量互馈式的电力推进试验平台,介绍了该试验平台的构成与运行原理,进行了推进特性试验,并给出了相应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电力推进试验平台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为“船舶螺旋桨避振器模拟装置试验研究”课题的继续 ,发展了固有频率可由舱内空气压力和作为动吸振器质量的水的调节来控制的动吸振装置。文中简要地阐述了减振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并以一艘船上的应用情况为例 ,表明了上述技术在实船尾部振动的减振中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