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评价现役沥青路面结构抗车辙性能,本文选择五条不同通车年限的高速公路进行现场取芯,并对路面各结构层分别进行抗剪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部分路段中、上面层改性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值与规范推荐值比偏低,应重点关注结构层中、上面层混合料抗剪强度指标;各路段芯样的综合抗剪强度值与实测车辙深度相关性较好,可以采用综合抗剪强度指标评价结构层的实际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2.
关于车辙试件成型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彪  苏洲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32(6):11-12,15
通过对规程中车辙试件成型方法的分析,为使室内车辙试验尽可能符合施工,应保证碾压厚度不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3倍;比较了往返法、控制厚度法和试压法等成型方法的特点,推荐采用试压法,即在正式压实前应经过试压并测定其密度,通过碾压曲线最终确定碾压次数,确保车辙试件密度达到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正交试验方法,采用室内车辙碾压成型和钻心取样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分别测定了整块车辙板试件的密度和钻心芯样的空隙率,综合分析了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关键筛孔和显著试验条件.同时,基于MATLAB7.0软件分析了车辙碾压成型试件密度和钻心取样试件密度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5,线性相关性良好,可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检测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损害是我国目前路面损害的主要现象之一,有交通量大、重载多的问题,也存在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方法不足的问题,其中沥青混凝土碾压工艺是问题的关键。以吉林市外环线路面下面层AC-20-Ⅰ型为依托,介绍碾压工艺对沥青混凝土压实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损害是我国目前路面损害的主要现象之一,有交通量大、重载多的问题,也存在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方法不足的问题,其中沥青混凝土碾压工艺是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就以吉林市外环线路面下面层AC-20-Ⅰ型为依托,介绍碾压工艺对沥青混凝土压实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曹雪 《山西交通科技》2011,(2):21-22,33
车辙试样是模拟实际路面按规范成型的沥青混合料试件,成型试件密度符合马歇尔试件标准击实试样密度的(100±1)%即可,不能过多碾压.以AC-16C为例,经过不同碾压遍数后测得车辙板的密度,和标准马歇尔密度比较,推荐成型两种混合料车辙板合理的碾压遍数.  相似文献   

7.
半刚性基层与沥青面层粘结性能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国外LPDS剪切试验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室内直剪试验和斜剪试验,以剪切强度和单位剪切强度(剪切强度与破坏变形的商)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沥青混合料、粘层材料、半刚性基层材料、沥青混合料与粘层材料的界面、粘层材料与半刚性基层的界面对沥青面层和半刚性基层之间抗剪切强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和压实度将有利于增强层间粘结性;高强度、粗糙、密实型的半刚性材料也将有效改善基层与沥青面层的粘结性;粘度不是选择粘层材料的主要因素,应结合工程实际,通过试验选择粘层材料的品种与剂量;基层表面清理是提高层间粘结性的重要措施,透层油应在基层清理后撒布,剂量宜为0.3~0.6 L.m-2;在层间热沥青上撒布一定的单一粒径,较粗规格,且与沥青粘附性较好的碱性碎石不仅具有工程意义,对提高层间粘结水平也有较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2种沥青和3种级配,通过旋转压实制备了6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分别在干燥和浸水条件下进行了APA车辙试验,分析了温度和水对APA车辙深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车辙的发展影响非常大。水浴条件下的APA车辙试验过程中,集料与沥青黏附性的下降也导致沥青混合料结构稳定性的降低,较干燥条件下的APA车辙试验产生了更大的车辙。对比不同碾压次数车辙比,可以看出随着碾压次数的增加,干湿状态对应的车辙比增大,水的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9.
结合南方湿热地区普通公路沥青路面抗车辙技术性、经济性需求,基于普通公路沥青路面常用原材料,研究了3组不同级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浸水汉堡车辙试验及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本文优化设计的粗型级配普通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大于1 500次/mm,橡胶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达到5 463次/mm;浸水汉堡车辙试验与标准车辙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适用于湿热地区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实际工程中采用粗型级配施工时,应采用高温及时碾压和钢轮+胶轮组合的压实工艺。可为南方湿热地区沥青路面抗车辙技术研究、工程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分析了沥青路面车辙破坏的影响因素,包括材料、温度、荷载、坡度、车速、湿度、路面层结构等.通过试验研究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并采用更能反映实际路面情况的全厚式车辙仪进行了动稳定度测定,得出了车辙动稳定度、车辙深度随各因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沥青路面粘层油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层是路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粘层的抗剪强度与粘层油的用量和面层级配有密切的关系。选用四种面层材料,研究不同面层级配类型以及粘层油洒布量对粘层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不同级配面层间的粘层油存在最佳洒布量,最佳洒布量可使粘层的抗剪强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沥青路面面层界面两侧材料组合(A)、界面压槽(B)、黏层油(C)及其交互作用(AB,AC,BC)对层间抗剪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和显著性,根据正交试验方法设计试验方案,进行试验研究.采用击实法制备了3种类型的复合式马歇尔试件,试件的下层为AC-20,上层分别为AC-13、AC-20、OGFC-13. 3种类型试件的界面情况分别为无槽无黏层油、无槽有黏层油、有槽无黏层油和有槽有黏层油.利用自制的沥青混合料层间剪切仪对试件进行了常温下(25℃)的直接剪切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界面无任何措施的层间抗剪强度,黏层油,槽以及二者的联合3种工艺对界面名义抗剪强度的平均增加率分别为23.8%、42.9%及53.9%; 3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界面抗剪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为:A、B、C、BC、AC、AB;其显著性为:A、B、C及因素B、C的交互作用BC对层间抗剪强度的影响为高度显著因素,交互作用AB与AC为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沥青路面面层与基层层间、面层层间进行现场粘结强度试验,分析了地表温度、粘层油、铺筑时长等因素对沥青铺装层层间粘结强度的影响,提出了提高层间粘结强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交通量的迅速增长,以及超载现象的普遍存在,许多山区公路因层间黏结强度不足而导致滑移、拥抱等病害严重.通过室内试验成型的大尺寸试件,利用MTS加载的斜剪切议测定不同温度下、不同粘层油撒布量下AC-13与AC-20间的层间抗剪强度.结果发现,常温下粘层油的撒布能够大大改善层间抗剪强度,粘层油的撒布存在最佳撒布量;在高温条件下,层间抗剪强度降低,但合理的粘层油撒布量仍可以提高层间抗剪强度,当粘层油撒布量过大时,粘层油将起到润滑剂的作用而导致层间抗剪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广东省高等级公路路面透层、下封层和粘层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得薄弱环节,结合各项目成功的施工经验,提出沥青路面透层、下封层和粘层原材料、施工工艺、质量检测以及施工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控制要点,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赵河 《北方交通》2007,(8):26-27,70
SBR改性乳化沥青做为高速公路下封层、粘层,是将乳化沥青的应用向前推进了一步。下封层、粘层是沥青路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改性乳化沥青做沥青路面连接层的胶结材料,使沥青面层抵抗自然因素和车辆荷载,弥补了普通沥青的先天性不足。从应用的角度,介绍了改性乳化沥青的组成、性能、使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17.
坑槽是路面早期显著病害之一,通过对修补坑槽时有无粘层油方面的力学研究,分析了槽壁洒布粘层油时的最大剪应力,并与无粘油层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鉴于用标准试验方法测量基层密实度的不足,从压实特性和强度特性方面对压实度测量进行试验分析,并与工程实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其能较真实地反映测点处的压实情况。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速公路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损坏现象,分析了桥面铺装结构损坏的原因,结合江苏省高速公路近年来桥面防水粘结层的应用特点,对桥面防水粘结层的材料应用、技术指标、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进行了总结比较和分析研究,提出了不同防水粘结层的应用特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路面透层及粘层的材料质量要求、施工工艺、质量管理和验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