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河段泥沙冲淤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对重庆河段汛末泥沙冲淤变化的分析,探讨了长江重庆河段及嘉陵江汇合口段汛末河床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研究分析水库蓄水过程对坝上下游河段演变的影响,并根据汛末长江来水过程,对三峡枢纽汛末蓄水的起蓄时间、起蓄水位及下泄流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理的优化调度方案。该方案可降低三峡枢纽汛末蓄水对坝上回水变动区河段淤积的不利影响.提高对坝下河段浅滩的冲刷效果,并保证三峡水库按时蓄满。  相似文献   

3.
朱沱,北碚,寸滩是重庆河段的三个水文控制站,具有多年的水文泥沙资料。根据该河段进出口的输沙量,悬移质粒径以及床沙,河道形态等随水期变化的实测资料,对重庆河段演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
三峡水库运行后重庆河段泥沙淤积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三峡水库按175 m方案运行以后,重庆河段的泥沙淤积将成累积性增加,两岸边滩加高加宽,河床演变剧烈,泥沙淤积将会对重庆河段的港口、航道和沿江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综合各方面考虑,进一步加大长江上游的水土保持力度,采取建库拦沙及蓄水攻沙,根据泥沙淤积情况规划调整河道岸线,实施港口改造和航道整治等综合措施,将成为减少重庆河段泥沙淤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重庆电厂东、西厂取水口河段泥沙淤积与河床演变、水流条件的变化以及漂浮物运动对取水口的影响,优化了取水口的布置,结果表明:取水口取水条件较好,漂浮物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重庆电厂东、西厂取水口河段泥沙淤积与河床演变、水流条件的变化以及漂浮物运动对取水口的影响,优化了取水口的布置,结果表明:取水口取水条件较好,漂浮物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根据重庆涪陵河段水工模型试验结果,分析了龙王沱河段在三峡水库不同运行时段龙王沱河段的泥沙游积与通航水流条件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龙王沱河段的整治措施及整治工程的初步布置方案,为下一阶段龙王沱碍航滩险的整治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重庆涪陵河段水工模型试验成果,分析了龙王沱河段在三峡水库不同运行时段龙王沱河段的泥沙淤积与通航水流条件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龙王沱河段的整治措施及整治工程的初步布置方案,为下一阶段龙王沱碍航滩险的整治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重庆地维长江大桥对长江行洪能力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地维长江大桥位于重庆猫儿峡河段,毗邻重庆地维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为预测大桥建成后对长江行洪能力的影响,笔者采用了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使计算成果更切合实际;同时,笔者还对阻水结构在数值计算中的处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重庆地维长江大桥位于重庆猫儿峡河段 ,毗邻重庆地维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为预测大桥建成后对长江行洪能力的影响 ,笔者采用了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 ,使计算成果更切合实际 ;同时 ,笔者还对阻水结构在数值计算中的处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反映长江干流重庆主城河段河道特性,确定出造床流量,根据长江上游水文局1961—2007年的实测资料,利用马卡维耶夫法和频率分析法分别对造床流量进行了计算,通过对二者方法及计算结果的综合分析,推荐了寸滩河段及玄坛庙河段的造床流量值。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造床流量与水力参数的经验公式,其结果可为各河段的航道治理以及同类型河段造床流量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山区河流桥群河段的选址、桥梁间距及桥跨布置对桥区通航条件的影响较大。长江菜园坝桥群河段通航环境复杂,通过模型试验,按建桥的顺序研究桥梁建设对该河段通航水流条件、船舶操纵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石板坡重庆长江大桥对桥群河段通航条件的影响相对最大,航道变得狭窄、弯曲,通航净宽尺度不足,桥群河段的通航条件较差;菜园坝大桥主通航孔虽然一跨过通航水域,但与石板坡间距较近,下行船舶在通过菜园坝大桥后应及时调整航向和船位。为保障通航安全,应整体考虑桥群河段的通航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重庆寸滩三期工程平面二维水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沿平均水深平面二维浅水方程,采用贴体正交曲线坐标,建立水流数学模型,模拟了重庆寸滩三期工程河段水流条件并根据实测资料进行流速流向过程、流速分布的验证,计算结果表明,二维浅水方程能较好地模拟工程河段河道水流流场。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拟建州河大桥对桥区河段水动力特性的影响,通过建立非恒定流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了建桥后桥区河段的水流条件并分析了建桥前后桥区河段流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建桥后桥区河段水流流场变化较小,水流条件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塘土坝上游来水来沙条件,结果表明:该河段为典型山区河流,河岸组成较为坚硬,河床变形以推移质运动为主,河段年际间来水来沙变化不大。结合三峡大坝蓄水运行后该河段水沙条件的变化及实测地形资料,深入分析了塘土坝河段河床演变规律,并预测了洲滩演变趋势。为该河段航道维护和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塘土坝上游来水来沙条件,结果表明:该河段为典型山区河流,河岸组成较为坚硬,河床变形以推移质运动为主,河段年际间来水来沙变化不大.结合三峡大坝蓄水运行后该河段水沙条件的变化及实测地形资料,深入分析了塘土坝河段河床演变规律,并预测了洲滩演变趋势.为该河段航道维护和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重庆主城区两江水质近年变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重庆主城区两江江段2006—2010年主要代表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对试验性蓄水前后整体水质进行评价,以各月水质类别占全年比例的变化来反映水质变化。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在不考虑大肠菌群的情况下,长江河段干流重庆主城区水质状况总体较好,水质变化起伏不大,断面水质大多为Ⅲ类,所占比例范围为30%~91.7%,长江支流嘉陵江河段两个断面Ⅲ类水质占70%以上,说明库区水质指标变化不明显;平水期和枯水期时,悬浮物的浓度降低,TP、CODMn、重金属等也随之下降;少数断面个别年月TP、CODMn和石油类污染物超标较严重。  相似文献   

18.
介绍采用PC电脑实现可视管理的“重庆河段泥沙模型监控系统” .论述了系统的主要结构、基本功能以及系统控制原理 .并提出一种伺服电机PWM位控的原理和方法 .  相似文献   

19.
三峡水库175m高水位蓄水运行后,将引起相关河段水动力条件显著变化,改变水沙结构,为了研究变动回水区的调整规律,文章选择娄溪沟河段作为研究对象,借助SMS软件对研究河段建立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河段水动力条件的变化、主要淤积部位、总淤积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蓄水后该河段呈累积性淤积趋势,随着河床抬高,过水断面减小,淤积趋势减缓,直至出现新的冲淤平衡。  相似文献   

20.
介绍采用PC电脑实现可视管理的“重庆河段泥沙模型监控系统”.论述了系统的主要结构、基本功能以及系统控制原理,并提出一种伺服电机PWM位控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