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肺上叶肺动脉的分布,在临床意义甚大,其分支变异最多。国内报告者甚少,为此我们解剖了32个尸体的左肺上叶(成人25个,儿童7个)。在观察左肺门支气管和血管之后,用剥离和追踪的方法,清楚地暴露各级支气管和血管,详细地观察了肺动脉的分枝,并予以描绘下来。观察结果:(一)肺动脉的分枝数目为2——7枝,其中以4枝最多,占全部的56.3%。(二)左肺动脉第一分枝系前段动脉者占47%,(二)动脉的分枝情况,可分为四型:前段型、前尖段型、舌段型、前尖后段型。(四)尖后段接受二枝动脉者占53.1%,其中二枝直接发自肺动脉者占37.5%。前段接受一枝者古87.5%,其中直接发自肺动脉者43.75%。舌段接受一枝者占59.37%,全部发自肺动脉。(五)未发现舌段动脉是前段血液供应的有意义来源。(六)全都例中,舌段动脉起于下叶上段动脉发出的高度或低于此高度。  相似文献   

2.
测定29例肺结核,17例慢性支气管炎,20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和73例支气管肺癌患者的血清铜、锌、镁、铁含量。结果表明,血清锌、铁降低,血清铜升高,提示支气管肺部有感染存在。铜/锌比值的显著升高,对诊断支气管肺癌有一定价值,并可作为原发性肺癌高危人群普查的检测方法之一。对感染过程中血清金属元素含量改变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袖状切除和肺动脉成形术在支气管肺癌及支气管狭窄的应用贺定超,秦志端,鲁舒林,梁景仁(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西安710061)肺癌患者当肿瘤侵及叶支气管管口或主支气管时,或肿瘤侵及左右肺动脉主干时,或外伤后支气管狭窄闭锁时,以往被迫行全肺切除术或放弃手术。...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48例经病理证实,直径≤3cm小肺癌的CT表现。认为支气管壁的局限性增厚、管壁内面不平在有小的局部隆起,管腔狭窄变形及单侧性肺门区小肿块是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主要CT征象;分叶征、棘状突起、空泡征和胸膜凹陷征是周围型小肺癌的主要特征。CT在发现和显示肺癌的特征方面比普通x线敏感,表明薄层CT扫描是诊断小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173例肝血管影像与肝癌的介入治疗资料,结果显示:①肝动脉起源及其分支走行形态与超选择性插管的成功密切相关。②肝动脉解剖变异23例(13.3%),主要为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型,其次为胃左动脉供血型。③肝癌的动脉血供主要为规则性供血(136/157),变异性供血21例(13.4%)。④肝癌合并脉动静林瘘20例(11.6%)。⑤动脉性门抓造形可了解门脉内有无痛性及门脉血流方向,可为选择介入治疗方法提供依据。结合本组肝血管影像资料,讨论了肝癌的肝动脉介入治疗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1.用血管造影法和腐蚀法对110例狗心左室乳头肌动脉分布进行了观察,并结合分布特点计论了冠状动脉阻塞时对乳头肌可能产生的影响。2.前、后主要乳头肌均为附着型。前乳头肌平均长1.96厘米,宽1.10厘米。后礼头肌平均长2.04厘米,宽1.2厘米。3.前乳头肌血供来源Ⅰ型(由前降支供应)最多,占71%,Ⅱ型(前降支和左旋支的分支)次之,占18%。后乳头肌血供来源Ⅰ型(左旋支的分支)最多,占91%,其中65%来自左室后支。4.乳头肌内部血供特点:(1)均来自直走型动脉支;(2)均呈节段性分布。每肌接受2—9支,5,6支最多;(3)动脉支在肌内分布有一定的对称性;(4)动脉的排列形式以混合型最多;横行型次之;(5)动脉支在乳头肌心内膜下层吻合成心内膜下丛,中上部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通过颈外动脉结扎、插管注射尿素的方法治疗腮区血管瘤3628例,经过随访证实:经一个疗程治愈者为68%,再加上局部注射,可全部治愈。颈外动脉结扎、插管注射尿素治疗腮区血管瘤的机制在于阻断了肿瘤的血供,尿素可使血管内皮细胞皱缩、变性、坏死,最终被纤维组织代替。颈外动脉插管注射尿素法,方法简便、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一、与三叉神经根有关的血管包括基底动脉脑桥支,小脑上动脉和小脑下前动脉。而以基底动脉脑桥支最为多见。二、三叉神经根的主要血供来自基底动脉脑桥支。有时小脑下前动脉可有一细小分支参与神经根的血供。推论手术中误伤该脑桥支后,可能导致术后咀嚼肌运动障碍。三、小脑上动脉与三叉神经根的关系主要是位置上的密切相邻。四、小脑下前动脉可能在横过三叉神经根腹侧面时与之贴近,经颅后窝施行三神经感觉根切断时应当注意。  相似文献   

9.
食管胸中、上段癌累及呼吸道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 ,术中气管支气管损伤的发生率为 0 .12 %~ 1.0 9% ,最常见的是气管支气管膜部的损伤。我院 1988年至 1999年手术治疗食管癌 12 36例 ,其中发生气管支气管膜部损伤 8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988年至 1999年经手术治疗食管癌 12 36例 ,其中术中发生气管支气管膜部损伤 8例 ,占 0 .6 4 %。男性 6例 ,女性 2例 ,男女之比为 3∶1。年龄 2 8~ 6 2岁 ,平均 5 1岁。术前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 ,其中缩窄型 3例 ,溃疡型 3例 ,髓质型 2例。 3例术前行PBF方案化疗。手术经左胸完成食管癌…  相似文献   

10.
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高对纵隔型癌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常规X线检查摄正侧位胸片。体层摄影检查11例。CT检查采用PICKER-2000CT机,自肺尖至膈顶用层厚,层距均为10mm连续扫描。CT增强检查8例。结果纵隔隔型肺癌X线表现:病肿阻塞较大支气管致肺叶不张紧贴于纵隔上,并包裹肺门肿块或纵隔肿块,隐匿性肺癌,X线平片仅可见纵隔增宽呈波浪状。纵隔型肺癌的CT表现;可清楚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受累支气管的情况,肿  相似文献   

11.
应用肠腔及痔上动脉化疗药物灌注后用TH胶堵塞痔上动脉,结扎双侧髂内动脉以阻断肿瘤组织的血供,治疗17例晚期直肠癌。经1年~7年随诊,对照观察表明:76.4%自觉症状好转,23.5%减轻,82.3%自我生活能力提高,88.2%粘液分泌及出血减少,原发灶生长趋于缓慢,病理显示细胞退形性变,癌细胞结构模糊,核仁不清,细胞萎缩,间隙增大,周围组织水样变性,生存期较单纯造瘘组延长2年左右。  相似文献   

12.
肝癌患者病理性血流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癌复发和转移的原因。方法 对 62例肝细胞癌 (Hepaticcellcarcinoma ,HCC)中的 50例做了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Selectioncavityartery ,SCA)检查 ,对 48例行氰基丙烯酸正酯 (TH胶 )肝动脉支铸型栓塞治疗。结果 发现肝内、外侧支交通 1 5例 (2 4 2 % ) ,肝动脉与门静脉和肝静脉瘘 2 1例 (33 8% )。肿瘤血管栓塞完全 30例中 ,9例生存超过 2年 ,4例超过 7年 ;栓塞不完全病例中 ,仅 1例生存 2年。栓塞完全者 ,生存率高于栓塞不完全者。经统计学处理 ,P <0 0 5,有显著性差异。TH胶栓塞治疗后发现肝动脉 -门静脉、肝动脉 -肝静脉瘘 5例 ,其中 4例 7个月内死亡。结论 肝内、外侧支动脉供血是影响栓塞治疗疗效的关键 ;动 -静脉瘘是肝癌向门静脉、肝静脉方向转移的通道。也是小肝癌切除术后转移、复发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 作者指出,大脑动脉未稍支,由转移性瘤栓子引起的颅内瘤性动脉瘤报导很少。该病多发生于心脏粘液瘤和绒毛膜上皮癌患者,HO氏近来报导了第一例,在尸检中发现来自支气管肺癌的病历。本文肺癌患者发生瘤性动脉瘤破裂,经脑血管造影和病理活检得到证实,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副伤寒丙(简称副丙)临床表现多样,常被误诊,现将我院患者中临床表现特殊,且经病原学证实确诊的30例报告如下。本组系我院30年来住院的副丙患者,住院时分别诊断为病毒性肝炎、风湿病等9种发热性疾病,后经血、骨髓、粪、尿、心包液培养证实而确诊.其中男18例,女12例,男:女为3:2,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30岁,17~30岁21例,以青壮年为主.发病季节多集中在7~9月.肝炎型共7例,5例起病酷似急黄肝,1例有发热、黄疸、出血皮疹、昏迷,诊为急重肝,1例发热、黄疸、肝脾大、腹水征阳性而诊为慢活肝.后均经血、骨髓培养证实而确诊.伤寒型7例,症状重、热程长,具典型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RI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的作用。方法 38例肺癌用Resonex0.38T人振成像系统,行冠状面、横断面SET1加权,GR序列成像、增 行横断面T1加权成像。结果 MRI对发现肺癌、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肿瘤的直接侵犯以及纵隔淋巴吉转移等具有一定优势。结论MRI可为判断肿瘤的可切性及肿瘤的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与CT在诊断肺癌上的作用互补的。  相似文献   

16.
应用国产无创性心脏起搏监护仪对34例患者进行了经胸壁心脏起搏,其中11例监测左、右心室压及主动脉和肺动脉压,23例抽取肺动脉血用Fick氏法测心排血量。各参数均与右室心内膜起搏对比,结果获得与心内膜起搏相似的血流动力学效果。结果表明:无创性经胸壁心脏起搏确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临时起搏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逐渐用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但肠道肿瘤的超声诊断报道较少。本文总结了我院1989年亚月~1996年6月行B超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道肿瘤66例,以探讨B超对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66例中男35例,女31例;年龄23~86岁,平均55.4岁;病程7d~6年。41例有腹痛和(或)腹胀感,11例便血,36例腹部可们及包块,1例伴有黄疸.66例均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证实,其中54例同时行X线检查。2仪器与方法日立EUB-40型、Aloka610、630型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检查前日晚餐后禁食,急诊例外。…  相似文献   

18.
自1988年日本学者Yanagisaws等首先从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分离出内皮素[1]以来,近十年的研究发现内皮素(ET)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多肽,与人体多种疾病关系密切。我们观察了4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ET含量与血尿素氮(BUN)、肌酐(Cr)的关系,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48例均为我院1995年8月至1996年6月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男20例,女28例,年龄16~19岁,平均(35.2±14.3)岁。慢性肾小球肾炎按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讨论修正的肾小球疾病诊断标准诊断[2]。2方法患者晨起空腹从肘静脉取血,同时检测血ET、B…  相似文献   

19.
我们发现很多临床诊断为MND的病人,颈段磁共振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病样改变。其中,以肌萎缩侧索硬化型最为多见。但两者的关系国内报道较少,现将我院收治的25例住院病人的临床,磁共振,肌电图重新分析,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7例,女8例,男:女=2.1:1。年龄35~65岁,平均48.5岁。其中:<40岁者3例,41~50岁者9例,51~60岁者9例,>60岁者4例。从发病到就诊时间2月~17年,平均3.8年。25例患者入院诊断为:肌萎缩侧索硬化20例,进行性脊肌萎缩4例,原发性侧索硬化1例。2临床表现25例中以单侧上肢起病渐…  相似文献   

20.
<正> 食管平滑肌瘤多见于青年男性,症状时隐时现,常被患者和门诊医师忽视。虽是良性疾患,但若检查治疗不当,易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本文仅就我院自1965年5月到1987年1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加以分析报告。本组男12例,女1例;20~50岁,35岁以下8例;食管上段1例,中段7例,下段5例,瘤体0.9~11cm,平均3.8cm;粘膜下型5例,壁间型8例;均无溃疡。间歇性吞咽不畅或阻挡惑者8例,上腹痛或不适者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