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探讨了对车辆轴温智能探测系统内探、外探2种探测方式在适应不同地理环境、线路状况以及探测轴承型号等方面的优缺点,认为福建既有铁路山区的车辆轴温探测方式更适合采用内探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车辆轴温智能探测设备与原红外线探测设备的对比,阐述了其在探测方式、车号信息采集及轴温传输速率等方面的创新,提出了在提高探测准确率、减少误报及车号信息共享方面的应用设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用于安装车辆轴温智能探测系统室外设备的轨枕,包括设置轨道线路上的轨枕主体,轨枕主体对称设置四个安装平台;每根轨枕端部安装平台上均可固定轴温探测箱;每根轨枕中部安装平台均可安装轮温探测箱或安装集成化数字化车号。该安装方式实现了工务施工作业时车辆轴温智能探测系统室外设备免拆卸,减少了施工配合工作量及成本支出,降低了交通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4.
1前言我国采用红外线轴温探测技术已经20多年,这期间基本上完成了一代机到二代机的更新换代工作. 天津铁路分局于1992年年底,在管内京山、京沪、京秦三大干线上组建了第二代(HBDS-Ⅱ型)红外线车辆轴温远程计算机网络实时监测系统,这套设备具有客货兼探、滚滑判别、计轴计辆、热轴跟踪等多项功能,对保障列车运行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运用中,我们也发现该系统在探测RD2无轴箱滚动轴承和客车热轴时,却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探、误报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HTK型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中采用内外探双角度探测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原有探测方式引起的热轴兑现率不高的问题,对双角度探测技术做出了数据对比,就双角度探测原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借助红外轴温探测设备分布密集的特点,建立红外轴温探测设备与列检作业场对应关系,通过红外轴温探测设备过车数据与报警车辆数据匹配复示给列检作业场,实现联网监控。对报警车辆推送和销号规则进行分析,开发了联网监控、回填、查询、统计等功能,并在北京铁路局丰台车辆段试用,完善了联网监控方案。  相似文献   

7.
列车通过红外线轴温探测点的仿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红外线轴温探测中的漏探和误探问题,设计了模拟列车通过红外线轴温探测点的多媒体仿真系统,从而就可以借助计算机,交互地输入各种列车运行仿真参数和探头位置参数,检测红外线轴温探测器探测点位置是否能满足要求,本文对探测系统数学模型,蛇行运动仿真模型及数据库设计等方面作了详尽的描述,该仿真系统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可以指导红外探箱的实际安装和调整工作,从而为列车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红外线二代机轴温探测系统投入使用以来,为防止铁路车辆燃切轴,确保列车运输安全、畅通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当前列车不断提速和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红外线轴温探测在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近几年哈尔滨、沈阳、南昌等铁路局相继发生车辆热切轴事故,而这些切轴无一不是经过红外线探测网络探测过的车辆.抛开人为不负责任违章造成的事故以外,有些热切轴车辆在通过红外探测站的时候并没有发现过高的温升,那么是车轴的温度真的不高,还是红外设备不灵呢?  相似文献   

9.
1 问题的提出。大同铁路分局管内3条干线安装了2种不同型号的第2代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其中大秦线安装了51套HTK-391型红外设备,北同蒲和大张线分别安装了15套和10套HBDS—Ⅱ型红外设备。这两种设备的探测角度相近(即探测车辆轴温时探头视场落在轴头的扫描位置接近),探头标定方法及标准也一致.因此对车辆轴温的探测结果具有一致性。但因所采用的热轴判别(以下简称热判)标准不同,因而产生的热轴预报结果也就不同。大同铁路分局于2003年上半年在北同蒲、大张线区间共探测车辆10026369辆,预报热轴停车检查239轴,预报热轴万辆比为0.24;大秦线区间探测车辆34949560辆,预报热轴停车检查20轴,预报热轴万辆比为0.0057,北同蒲、大张线热轴预报万辆比是大秦线的42倍。  相似文献   

10.
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监测设备,是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中重要的技术之一,是防止车辆燃、切轴的主要措施和重要手段。多年来轴温探测设备多次及时探测出故障车辆,防止了多起重大事故。目前,如何保证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在发生故障后尽快修复已变得迫在眉睫,现就相关故障处理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红外线轴温探测的探测角度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宏传 《铁道车辆》2007,45(4):37-38,43
阐述了目前红外线轴温探测角度的优缺点,分析了阳光干扰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结合运用实际,提出“220”探测角度能够很好地适应新型车辆的探测要求。  相似文献   

12.
吴奉  周家新 《铁道车辆》2003,41(12):37-38
HTK-391型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自90年代中期投入使用以来,已成功地替代了红外线一代机,广泛使用在国内铁路干线上,在防燃灭切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钢轨轨头断面激光检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钢轨轨头断面轮廓测量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轨头断面检测系统的设计思路,介绍了该系统机械装置、单片机电路、单片机软件和PC机管理软件的设计方法以及系统样机现场检测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用超声波探伤和X射线探伤方法探测罐体焊缝缺陷(如裂纹、未焊透、气孔、杂等)的灵敏度,指出探伤中可能出现的漏探和误判,介绍了用超声波和X射线探伤的缺陷识别方法,提出了对焊缝探伤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公路路基下岩溶发育诱发的地质灾害对于公路工程的安全运行是重大灾害之一。首先介绍地质雷达检测原理,然后结合高速公路项目典型工程实例,再介绍地层岩性、雷达检测程序和方法等,利用地质雷达开展公路路基岩溶开挖回填和钻孔注浆后充填效果的检测研究,对所测地质雷达图像进行分析解释,从而为溶洞处治效果检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铁路隧道病害的综合检测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检测中最关心的问题是利用衬砌厚度、裂损部位、空洞空隙分析、混凝土结构完整性、力学强度、围岩变形等方面的信息,判断工程施工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诊断与评价既有衬砌的工作状态与安全性能,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病害整治方案。利用雷达扫描沿隧道拱顶、左右拱肩、左右边墙施工5条线连续扫描,声波检测沿拱顶每10m一对测点,数码摄像沿隧道全程连续摄录,对90座隧道进行了全面的病害检测。地质与综合物探检测表明,铁路隧道病害的产生与地质环境、设计与施工有密切的关系,病害整治要针对不同原因制定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1 前言 随着铁路运输的不断发展和高速、重载运输的分步实施,对机车质量及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行安全和机车质量是不可分割的两个体系.近几年来,运行监控系统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有效地控制和防止了行车事故,而在机车质量方面,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要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质量检测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受电弓动态包络线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国内外防止机车受电弓与接触网之间弓网故障的思路、方法 ,介绍受电弓动态包络线检测尺对接触悬挂进行动态包络线检测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刘霞 《铁道车辆》2003,41(10):38-39
针对近期内运用货车槽钢制动梁支柱裂损频繁发生的现象,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专门下发了<2003年第一季度运用货车制动梁故障信息通报>,要求车辆检修与运用部门要加大制动梁支柱的检修力度,确保货物列车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应用LabVIEW对车载减速顶调速设备检测系统的软件部分进行设计开发,检测系统能实时有效的对安装于现场的减速顶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显示和存储,使维护人员能更准确掌握现场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