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聚羧酸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的影响因素,采用净浆流动度法测试不同新鲜度、不同温度、不同湿度的水泥与聚羧酸减水剂的相容性,采用Zeta电位仪测试表面电荷、激光粒度仪测试平均粒径、X射线衍射仪测试物相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新鲜度较低、温度较低、湿度较高将导致水泥与聚羧酸减水剂饱和掺量点更低、流动度更高,即相容性更好;新鲜度较高的水泥相对于新鲜度低的水泥Zeta电位高出1.86 mV,平均粒径高出2.63 μm,且对聚羧酸减水剂吸附较多的C3A、C4AF含量较高.可初步推断,导致相容性出现差异的因素主要包括水泥温度、湿度、水泥组分、Zeta电位.   相似文献   

2.
以Ni-Fe尾矿为原料,通过机械化学法进行机械活化,考察了机械研磨时间对Ni-Fe尾矿中MgO浸出率的影响,采用X荧光光谱分析(XRF)、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原料组成、不同研磨时间处理后矿物的晶体性质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原矿未进行研磨时,MgO浸出率仅为6%,而研磨时...  相似文献   

3.
水泥土掺石膏的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掺加石膏以及不加添加剂的水泥土,利用现场的淤泥质土作为养护环境,进行3种不同水泥的室内7、28和90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龄期是影响水泥土试块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添加剂石膏在水泥掺量一定情况下,主要起到早强和减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等离子体制备铁纳米粉末的性能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阳极弧放电等离子体制备了高纯铁纳米粉末.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选区电子衍射(ED)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物相、晶体结构、形貌、粒度及其分布进行性能表征;利用BET吸附法测定比表面积;利用X射线能谱仪(EDS)测定试样所含的元素;采用元素分析仪测定C、H、N、O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法所制备的铁纳米粉末的纯度高,晶体结构与相应的块体材料基本相同,为bcc结构的晶态,平均粒径为43nm,粒径范围分布在20~70nm,呈规则的球形链状分布,比表面积为17.54m^/g.  相似文献   

5.
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对氧化锌晶体进行了处理,所得的氧化锌样品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进行了鉴定和表征.考察了不同的温度和压力处理条件对ZnO晶体形貌和微粒尺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氧化锌为纤锌矿结构,高温高压处理对氧化锌的晶体形貌和晶粒大小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处理温度和压力的增大,氧化锌结晶状况逐渐变好,晶体形貌逐渐清晰,晶粒尺寸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
集料中含有细长的针状颗粒或扁平的片状颗粒将会影响道路水泥混凝土的性能,为了对该部分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对不同针片状含量及粒径的水泥混凝土试件进行室内试验,包括坍落度、抗压强度、抗弯拉强度、抗渗性能和干缩性能,重点分析针片状集料对道路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室内试验结果,提出了集料针片状含量及粒径的技术指标建议范围。  相似文献   

7.
挟沙水流对桥墩的冲蚀磨损严重,继而影响桥梁的安全服役.为此,采用自主研制的冲蚀磨损试验装置,对一种桥墩抗冲蚀磨损材料——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进行冲蚀磨损试验.以普通砂浆为参照,首先,测试了普通砂浆试块和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试块的抗压强度;然后,测量了冲蚀引起的质量损失,并分析了两类材料在不同冲击角度下的冲蚀磨损特点;最后,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程序开展数值模拟,从流场角度对冲蚀磨损机理开展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胶比对材料抗冲蚀磨损性能影响最大,水胶比越低,材料的强度越高和抗冲蚀磨损性能越好;在不同的冲击角度下,试块表面的冲蚀坑形状不同,在90°冲击条件下,冲蚀坑呈圆环状,在30°冲击条件下,冲蚀坑呈马蹄形;普通砂浆和E3配合比试块随冲击时间增加,单位时间(5 min)的质量损失逐渐减小,但两者的冲蚀过程不同.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路缘石出现的盐冻破坏问题,设计5种混凝土配合比,分析不同配合比下路缘石的盐冻破坏情况,其中配合比5的混凝土试块抗盐冻效果最佳;同时对成型面涂抹强化剂的混凝土试块进行盐冻试验,结果显示表面涂抹强化剂的试块抗盐冻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配合比5与涂抹强化剂的混凝土试块抗盐冻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涂抹强化剂的试块效果较好。在试验的基础上,综合考察环境要素对路缘石施工的影响,选择最佳的施工时间。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布敦岩沥青(Buton rock asphalt,BRA)中天然无机粉粒在沥青混合料改性过程中的作用,对布敦岩沥青中天然无机粉粒的特性和改性效果进行了分析. 利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测定了无机粉粒的X射线衍射谱和微观图像;通过K值法和灰度图像处理,分析了布敦岩沥青中的天然无机粉粒的矿物组分、微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混合料性能试验,测定了天然粉粒对胶浆和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布敦岩沥青中天然无机粉粒含有约85%的碳酸岩,主要由古海洋生物残骸形成;其余约15%成分为石英、云母和石膏,比例约为7∶6∶1,颗粒表面覆盖的层状和片状晶体构成的微观粗糙构造的面积可达80%以上;原始微观形貌特征和有机胶结料对粉粒微观构造的填充状态是影响天然粉粒改性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天然无机粉粒取代机制矿粉使沥青胶浆车辙因子最多提高0.524 kPa,动稳定度提高18.8%,冻融劈裂强度提高5.1%,冻融劈裂强度比提高至83.5%以上;复合改性时,天然无机粉粒能够作为助剂改善沥青质改性胶结料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当采用天然沥青质改性时,无机粉粒使沥青胶浆车辙因子提高0.674~0.910 kPa,动稳定度提高21.1%~25.6%,冻融劈裂强度提高3.5%~5.6%,冻融劈裂强度比由85%提高至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二氰二胺、硫脲、三聚氰胺、碘化钾和氢氧化钾为原料制备钾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制备温度、钾源、掺杂量等条件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比表面积分析(BET)等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掺杂后的样品与纯石墨相氮化碳(g-C3N4)相比,减小了能带宽度,提高了对可见光的吸收,降低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率,进而显著提高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对比不同温度、不同掺杂比的样品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发现以硫脲和碘化钾为原料,在550℃、煅烧时间为4 h,钾离子与氮化碳掺杂摩尔比为0.1的制备条件下所得的样品光催化效果最佳,其光催化降解速率是g-C3N4的4.29倍。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泥和粉煤灰对预崩解炭质泥岩进行改性处理,以期实现炭质泥岩填料在工程实际中的有效应用.通过对不同水泥和粉煤灰组合、不同养护龄期下改性预崩解炭质泥岩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水泥和粉煤灰改良预崩解炭质泥岩的力学性能,并结合X射线衍射和电镜扫描试验揭示其改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9%水泥+10%粉煤灰组合改性预崩解炭...  相似文献   

12.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取羟基锡酸锌,通过单因实验法考察了包覆质量比、包覆时间及包覆温度三个因素对ZnSn(OH)6包覆Mg(OH)2的包覆效果的影响,并且结合超声分散和共沸蒸馏制备了包覆效果较好的ZnSn(OH)6包覆Mg(OH)2.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DTA-TG)及能谱分析(EDX)等...  相似文献   

13.
利用湿化学法的可见光动力学控制策略,在未添加表面活性剂的乙二醇水溶液体系中,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载体,通过一步法合成了钯多晶纳米催化剂,其平均粒径为16.5 nm.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完成了催化剂的微结构、组成和形貌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可见光辅助下,乙二醇可以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来制备纳米催化剂.由于金属的界面电子效应的影响,钯前驱体倾向于形成粒径比较大的多晶状颗粒.在对硝基苯酚(p-NP)的还原反应中,该催化剂的活化能为29.29 kJ/mol,室温下速率常数为0.248 4 min~(-1),显示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碳纳米管载铂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位化学还原法制备碳纳米管载铂(Pt/CNTs)和碳粉载铂(Pt/C)催化剂,并对它们进行透射电镜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同时制成膜电板,组成单电池,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两种催化剂中铂粒径均较小(4nm左右),而Pt/CNTs表现出的催化性能比Pt/C更优越。  相似文献   

15.
伍配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两种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辅以试验研究复配的复合外加剂,研究制备了一类抢修免振捣混凝土(简称RSCC),分析了部分不同配合比RSCC的力学性能及强度发展规律,探究了复合外加剂中促凝组分和缓凝组分这两个因素对RSCC早期收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水泥类复合固结土中固化剂的固化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液体固化剂在水泥类复合固结土中的作用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岩相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和热差分析等测试方法,对按不同配合比混合成型的试件进行研究。通过不同试件的性能对比,确定水泥类复合固结土的固结机理。  相似文献   

17.
利用乙酰丙酮铁在空气中的低温热分解反应,制备了Fe3O4,γ-Fe2O3纳米微粒.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比表面积法(BET)对制得的产物进行粒径及形貌表征.结果表明:Fe3O4一次颗粒粒径为16 nm左右;γ- Fe2O3一次颗粒粒径约为20 nm,颗粒间排列紧密,二次颗粒呈链状,有形成一个封闭空间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对掺橡胶颗粒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冻性能等物理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试件中采用掺量为细集料质量的0.5%、1%橡胶颗粒,以考察橡胶颗粒掺量和粒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超声波作用下,使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纳米Y2O3:Eu3+荧光粉,考察反应物配比、溶液pH值、反应时间、煅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产物品粒尺寸及产率的影响.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透射电镜(TEM)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表征产物,结果表明,该法制得的纳米Y2O3:Eu3+荧光粉颗粒为球形,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30 nm.与微米晶相比,该纳米晶的激发光谱发生明显红移,电荷迁移态最大值(CTS)红移12 nm,发射光谱中发射主峰蓝移8 nm.  相似文献   

20.
选择两种粒径的陶粒与聚合物共同完成吸声体试件的制作,并沿吸声体试块径向进行切割,对切割后的上、下试块进行空腔结构设计,测试试件的降噪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粒径接近的陶粒对降噪性能的影响不大;切割工艺对试件的降噪性能影响较大。在切割后试件的背后增加一定厚度的空腔,有助于改善试件的低频吸声性能,其影响类似于增加吸声体试件的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