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动态特性及悬置系统振动控制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对汽车的NVH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论述了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中的橡胶悬置、液阻悬置、半主动悬置和主动悬置的静态、动态特性,探讨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设计方法及隔振设计的5个方面(建模;振动频率和解耦率的优化;动力总成的位移控制;低频大振幅激励下,动力总成的振动控制;隔离发动机的激励传递给车身或副车架),从而降低转向盘的振动和减少车内噪声。  相似文献   

2.
轿车动力总成液压悬置及副车架系统隔振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裘新  林逸 《汽车工程》1999,21(3):151-157
本文建立了一种轿车动力总成液压悬置及副车架系统的非线性力学模型,进行了系统固有振动特性的模拟计算,并得到实验模态分析结果的证实,对液压悬置和橡胶悬置系统的隔振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液压悬置具有优良的隔振特性,此外还对副车架在动力总成隔振系统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Audi100轿车动力总成液压悬置结构及其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 汽车发展之初,动力总成直接用螺栓刚性地连接到车架上,这样动力总成振动与车架的振动和变形便在动力总成与车架之间直接传递,既严重影响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又容易引起动力总成失效。随着汽车上其他总成的不断完善,动力总成的振动逐渐显得突出。20年代初人们便开始利用橡胶悬置的减振特性来降低和吸收动力总成的振动,减少动力总成振动向车体的传递。橡胶悬置由于工艺简单,性能可靠,使用维修方便等优点,至今仍在绝大部分汽车上广泛应用。然而橡胶因受本身材料的局限性,无法在隔离动力总成振动时所要求的低动刚  相似文献   

4.
利用CATIA和ADAMS软件建立了某小型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6自由度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该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固有特性、耦合特性和电动汽车在起步与制动工况下的瞬态特性.考虑橡胶悬置元件的安装位置和角度,以悬置刚度为设计变量,以能量解耦为优化目标,利用ADAMS/Insight对悬置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能量解耦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轻型载货汽车驾驶室振动剧烈、室内噪声较大等问题,对其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测试悬置两侧的振动加速度及进行振动信号的频谱分析、相干分析和传递特性分析,找出了影响该车动力总成振动传递特性的主要因素.根据测试结果对该车发动机后悬置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其后悬置的隔振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汽车动力总成液阻型橡胶隔振器的研究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利荣  吕振华 《汽车工程》2001,23(5):323-328
本文对被动式液阻型橡胶悬置及动力总成-液阻悬置系统的设计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进行了较系统的述评和总结。首先介绍了汽车动力总成液阻悬置的应用概况,总结,阐述了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所要求的理想隔振特性,然后综述了节流孔型,惯性通道型,惯性通道-固定解耦膜型,惯性通道-活动解耦膜型等典型被动式液阻悬置元件的结构原理,集中参数模型,动态特性及其参数设计分析结果,同时综述了动力总成-液阻悬置系统隔振生能研究概况及设计分析方法,其中着重介绍了德国Freudenberg公司,美国Ohio州立大学,日本Nissan公司等主要研究者的研究工作及结果。  相似文献   

7.
朱锋 《时代汽车》2024,(5):156-158
随着汽车隔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汽车乘坐舒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各个汽车生产商也在逐渐增加这方面的投入。科学地设计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能有效降低车身和发动机的振动,在提升整车NVH性能的同时也给车内人员带来更舒适的体验。在悬置系统设计过程中悬置的固有特性和模态解耦是悬置系统设计的主要参数之一。本文对系统固有特性和模态解耦进行分析,为悬置系统隔振设计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8.
时培成  高立新 《汽车工程》2011,33(12):1057-1061
针对某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频率偏高和振动耦合严重的问题,建立了该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6自由度模型,并对悬置元件的主刚度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以分析找出的少量敏感参数为设计变量,结合振动解耦和固有频率匹配理论,对该悬置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前后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了台架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悬置系统隔振能力有了...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测量混合动力公交车动力总成的模型参数,在ADAMS软件中建立6自由度悬置系统振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频域的仿真分析,得到悬置系统的固有特性及减振特性,并从系统固有频率配置及振动解耦角度分析该悬置系统的振动特性。由于受整车布置的影响,本文以悬置的刚度参数和发动机前悬置的安装角度为设计变量,以能量解耦为优化目标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研究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是汽车振动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对改善汽车平顺性和降低汽车噪声有着很大的影响。回顾了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研究发展的历史,介绍了国内外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研究发展中重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及目前研究发展的动态和趋势。  相似文献   

11.
汽车动力总成液力悬置——一种新型隔振元件的结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立公  冯振东 《汽车工程》1994,16(6):340-347,339
动力总成液力悬置是国外70年代末在汽车上开始应用的新型隔振元件,是国际汽车隔振技术的重大突破,由于它具有优良的动特性,可明显降低汽车振动和车内噪声,因而它取代传统的橡胶悬置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本文回顾了液力悬置的发展历史,对其进行了分类,阐述了各种典型的液力悬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提高橡胶悬置装配状态下刚度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某型动力总成—橡胶悬置系统进行模态试验时,发现橡胶悬置的装配状态对刚体模态频率影响较大。针对该橡胶悬置结构进行了研究,找到了影响橡胶悬置装配后刚度特性的因素,并提出了改进方案。改进后的结构消除了装配状态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提高了悬置刚度的稳定性,对改善整车振动与噪声性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配置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汽车动力总成是汽车的重要振源之一,对乘坐舒适性有重要影响,合理选择动力总成是置系统,可明显降低动力总成和汽车的振动。本文根据汽车传动系的布置方式的不同,论述了汽车动力总成是置系统配置的一般原则、原理和规律,对于汽车动力总成是置系统的配置及悬置系统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车型系列中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固有特性优化和位移控制为设计要求,以悬置的静刚度和安装位置作为优化变量,提出了在共用一套结构相同的悬置基础上的车型系列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特性的优化方法.论述了车型系列中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位移控制设计思想,以车型系列中质量最大的动力总成作为基准,设计各个悬置的力-位移特性曲线,然后对其它动力总成悬置的位移进行核算.最后给出了一计算实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同一套结构的悬置在车型系列中各动力总成上均能获得良好的固有频率分布,同时能满足在不同行驶工况下,各个动力总成的位移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动力总成液力悬置,是国外80年代初在汽车上开始应用的新型隔振元件。它可以明显降低汽车振动和车内噪声,对Adui100轿车动力总成液力悬置三向动特性进行了实验分析,为对液力悬置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动力总成液力悬置,是国外80年代初在汽车上开始应用的新型隔振元件。它可以明显降低汽车振动和车内噪声。对Audi100轿车动力总成液力悬置三向动特性进行了实验分析,为对液力悬置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性能的评价方法,包含设计阶段的解耦目标分析、动力总成刚体模态分析,重点分析整车阶段基于试验的悬置系统隔振率与整车振动的关系,得出针对悬置系统隔振性能的较为有效、合理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EQ1030T轻型载货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并对该模型建立自由振动微分方程,进而得到了系统的惯性矩阵和网4度矩阵。应用Simulink动态系统仿真工具对该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了动态仿真和频谱分析,由此分析了悬置系统各自由度之间相互耦合的关系,以及引起汽车剧烈振动的主要输入方向。  相似文献   

19.
针对6700客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在路面激励下的隔振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估。建立了用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性能分析的13自由度整车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模态属性,重点讨论了考虑路面随机激励下的动力总成振动响应。对悬置系统隔振性能较差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到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车架和悬置子系统存在沿Z向激励下的模态耦合。  相似文献   

20.
基于MATLAB/ADAMS的燃料电池轿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料电池轿车采用新的总布置,引起整年参数改变,埘振动特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分析评价。以困产某型燃料电池轿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动力学建模和理论分析,分别利用MATLAB和ADAMS软件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并对悬置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