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云贵川高原潮湿山区冬季受经纬、海拔、温湿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形成冻雨凝冰灾害,导致路面的抗滑性能降低,严重时造成公路交通中断。冻雨凝冰具有"面积大,硬度高,厚度薄,不易铲除"等特点,对农业、林业、电力、交通等具有严重的危害。在2008年初的春运冰雪灾害中,由于凝冰而导致的道路受阻、交通不畅给企业生产、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基于此,国家科学技术部立项《云贵川高原潮湿路面凝冰(暗冰)防治技术研究》课题以解决道路凝冰问题。  相似文献   

2.
日前,记者在贵阳召开的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云贵川高原潮湿山区路面凝冰防治技术研究"的启动会上获悉,该项目的启动实施对于解决我国高原潮湿山区冬季道路行车安全问题,确保道路及其附属构造物的使用性能,降低交通事故率和减少交通事故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潮湿山区路面凝冰机理、凝冰的物理特性,以及凝冰路面抗滑性能的研究意义,介绍了国内研究概况,提出并初步探讨了关于路面凝冰机理和凝冰路面方面应进行研究的重点内容和相关的试验方法.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可知,关于路面凝冰机理和凝冰路面性能的研究需要更深入更具体,其研究内容应着重考虑研究路面凝冰形成机理、路面凝冰物理特性,以及凝冰路面抗滑性能.  相似文献   

4.
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地基处治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贵州省高原潮湿山区软土路基地基处理实体工程,详细阐述了贵州高原潮湿山区软土路基地基沉降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因地基沉降导致路基破坏的原因及破坏形式,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软土地基强夯法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为解决贵州高原潮湿山区软土路基的地基处治积累新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5.
选用抗凝冰性能更好的履信Ⅱ型缓释抗凝冰剂,使抗凝冰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以及经济性,总结出黑龙江省履信Ⅱ型抗凝冰技术的配合比设计、铺装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针对贵州抗凝冰路面,利用ANSYS建立了2种导电碳纤维抗凝冰沥青路面有限元模型。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分别计算了2种路面在200,300,400,500,600 W/m2的输入功率时的升温性能及升温曲线,并将碳纤维-玻纤格栅抗凝冰沥青路面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与实体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将2种抗凝冰路面发热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碳纤维-玻纤格栅抗凝冰沥青路面升温效率更快、热能利用更高。  相似文献   

7.
传统热拌沥青混合料对受损沥青路面的修补具有受季节影响、施工条件要求高等局限性,为及时解决冬季沥青路面养护及修复问题从而不影响交通,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冷补材料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回顾了沥青路面冷补材料的发展历程,对国内外典型的冷补材料进行了评述,深入分析了每种材料的优缺点;并针对我国高原潮湿地区冬季路面凝冰问题,特别是类似2008年初的南方雪灾对沥青路面造成的损伤,提出目前沥青路面冷补材料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研究发展方向,为以后冷补材料的研究提供参考,以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冬季路表的凝冰问题,提高行车安全性,采用履信I型抗凝冰材料,在5%的掺量下,以U-PAVE10超薄铺装作为载体,设计开发了具有缓释效果的抗凝冰超薄铺装。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抗凝冰U—PAVE10的各项路用性能均可满足规范要求,动稳定度指标可达到11 000次/mm,在抗凝冰效果方面,可以降低路表冰点到-5℃以下,减弱冰层和路面之间的粘结力50%以上。最后,结合2016年连徐高速公路的养护工程进行了工程示范,现场观测的结果表明,抗凝冰超薄铺装在大雪工况下可以有效地延缓路表积雪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路面凝冰对道路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对掺加Mafilon(抗凝冰材料)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研究其技术性质、集料级配设计、最佳油石比、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抗剥落性等.结果表明:掺入Mafilon后SMA-13型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稳定度及流值等各项性能指标均有提升.该材料应用于乌鲁木齐三屯碑路西延新建工程中,表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试验和工程应用,探索大空隙降噪沥青路面+ 抗凝冰涂层复合结构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融冰降噪复合功能型沥青路面结构可操作性强,融冰涂层涂刷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下渗,仅对路表孔隙产生覆盖,路表无明显渗水,摩擦系数降低程度不显著,在行驶车辆的摩擦作用下,覆盖现象逐渐减轻,该复合路面结构的抗凝冰、降噪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郑文博 《交通标准化》2014,(18):130-132
在山区进行高速公路修建时,将面临更加严格的要求,往往会遇到长大纵坡的问题,而在长大纵坡路段进行沥青路面的施工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鉴于此,结合具体的高速公路施工实例,简要探讨高速公路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隧道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高速公路由平原微丘区向山岭重丘区发展,高速公路上的桥梁和隧道里程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如何在桥梁群、隧道群、长大隧道中施工好沥青路面,对施工组织管理技术提出了很高要求.  相似文献   

13.
结合我国南方多雨潮湿地区改性沥青抗滑表层的应用情况,并依托工程实际,提出了符合我国现行规范中AC-13型矿料级配要求范围且适用于改性沥青抗滑表层的矿料级配设计范围,同时针对改性沥青抗滑表层抗水损害能力和表面构造深度的要求,提出了矿料级配设计的基本思路和与之相适应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结合我国南方多雨潮湿地区改性沥青抗滑表层的应用情况,并依托工程实际,提出了符合我国现行规范中AC-13型矿料级配要求范围且适用于改性沥青抗滑表层的矿料级配设计范围,同时针对改性沥青抗滑表层抗水损害能力和表面构造深度的要求,提出了矿料级配设计的基本思路和与之相适应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速公路向着山区推进,连续陡坡路段的路面出现的早期损坏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车辙病害尤为突出。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及试验研究袁明,通过改进沥青胶浆性能的途径可实现混合料的高模量,从而增强路面的抗车辙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速公路向着山区推进,连续陡坡路段的路面出现的早期损坏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车辙病害尤为突出。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及试验研究表明,通过改进沥青胶浆性能的途径可实现混合料的高模量,从而增强路面的抗车辙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相应的施工技术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是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的重要工作.结合公路沥青路面建设的实际情况,主要探讨分析了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有关问题,包括施工准备、混合料配合比及质量控制、路面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检测与评定等几个方面,可为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橡胶粉改性沥青为研究对象,对其改性机理、应用要求、改性后的性能以及施工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可有效地指导橡胶粉改性沥青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结合润扬大桥南互通区接线拓宽改造工程从配合比设计到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分析改性沥青SMA技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刘军  冯五一 《交通标准化》2009,(19):162-165
成渝环线重庆江津至四川合江段高速公路所在区域夏季气温高、高温持续时间长,并且雨量充沛,鉴于此,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提出很严格的要求,结合实例对高温多雨山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进行研究.可为山区新建或改建公路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