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共享自动驾驶汽车是智慧交通和绿色交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但目前其相关研究仍不充分,影响用户使用共享自动驾驶汽车意愿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有待深入剖析.为此,本文首先通过引入感知风险、服务质量和社会影响三个潜变量,构建了扩展技术接受度模型.然后将扩展技术接受度模型的潜变量、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变量和出行方式属性变量整合到多项Logit模型,构建混合选择模型,并以用户选择共享自动驾驶汽车出行的概率衡量用户使用共享自动驾驶汽车的意愿.最后基于SP调查数据标定模型参数,得到潜变量关系及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弹性分析研究关键因素对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出行费用、感知易用性、等待时间的影响最为显著,对应的弹性值分别是0.0502、-0.0401、0.0385和-0.0350.本研究对相关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发展和推广共享自动驾驶汽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船舶安全管理的效率,需量化研究船舶港口国监控检查滞留与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问题。以液化气运输船舶为研究对象,提取得到3个外生潜变量和2个内生潜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辨别液化气运输船舶滞留主要影响因素、探究影响要素与滞留结果之间的路径关系。结合近十年全球主要备忘录液化气运输船舶滞留数据,识别和确认30条滞留影响路径,计算每一条影响路径对滞留结果的总影响值。分析研究表明:影响路径结构模型揭示影响要素与滞留之间存在影响路径关系。液化气运输船舶滞留影响路径关系的量化结果,有助于为主管机关及船舶运营者在船舶安全监督和管理过程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居住区私家车位共享是缓解停车供需矛盾的探索性方案,从居住区车位拥有者视角出发,对其私家车位的共享意愿展开研究。将对共享停车的了解程度、感知到的风险及其受到的社会影响程度作为潜变量,设计调查问卷,运用多指标多因果模型分析私家车位共享意愿的影响因素及敏感性,并对外生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车位拥有者对共享停车的了解程度及感知到的风险对共享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感受到的社会影响大小对共享意愿不具有显著影响;车位拥有者的年龄、学历、收入等外生变量对潜变量具有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辨别不同时段不同地区影响单车出行的关键因素,认识共享单车与用户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基于对城市多源数据的分析,从用车环境、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公共交通变量和土地利用变量4方面选取共享单车出行影响因素,并以此为输入性指标建立全局回归分析初选模型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GWR),初步分析各因子的空间非平稳性。通过地理差异检验得到具有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因子,然后采用空间可视化分析方法进一步探究单车出行分布与关键因子间的作用机理。以西安市建成区共享单车出行数据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工作日早高峰和晚高峰时段,共享单车设施分布密度对共享单车出行起点分布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企业密度在工作日早高峰时段、餐饮类分布密度在工作日晚高峰时段对共享单车出行终点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GWR模型对单车起终点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的拟合优度R~2相比全局回归模型分别提高了0.428, 0.378, 0.208和0.309,且修正后的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值(AICc)与残差平方和均有所降低,表明GWR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变量之间的空间异质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抽象的构念进行估计与检定,将观测变量与潜变量关系、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进行处理,分析了移动支付企业用户使用意愿的特征,综合测定了不同影响因素对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系数。最终得出结论:社群影响对用户的使用意愿影响最显著,使用成本则是对使用意愿影响最小的因素。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移动支付企业用户使用意愿的特征,综合测定不同影响因素对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系数。最终得出结论:社群影响对用户的使用意愿影响最显著,使用成本则是对使用意愿影响最小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解析建成环境对共享单车不同时段借还车量的非线性作用,本文以2016年上海摩拜共享单车和网络公开数据为基础,利用梯度提升决策树,建立共享单车工作日,非工作日及工作日早、晚高峰借还车量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变量影响程度方面,街道至市中心距离对4个时段共享单车借还车量具有稳定且突出的作用,相对重要度超过17%;路网密度、非机动车道占比、人口密度影响次之,但在4个时段作用波动较大。非线性关系方面,街道至市中心距离、非机动车道占比、人口密度、就业POI(Point of Interest)密度与各时段共享单车借还车量呈复杂非线性关系,阈值效应显著;路网密度、住宅POI密度则与之总体负相关和正相关。同时段下,建成环境对早晚高峰时期的共享单车借还车量非线性作用差异明显,与高峰时期单车骑行的潮汐性特征相一致,非机动占比与街道中心邻近度、就业POI密度对高峰时段单车骑行作用有明显的协作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共享单车迅速发展,已有研究较少从微观角度来阐释共享单车的选择行为.本文基于随机效用理论,构建Nested Logit模型,选取出行目的、接驳时间、在车时间、停车时间、费用等出行特征变量,选取下雨(雪)、空气质量、气温、风力等级等天气状况变量,选取年龄、性别、收入等社会经济变量作为效用函数的特征变量,采用D-optimal法设计问卷,在济南市开展共享单车实证调查.基于收集到的样本进行参数标定,找出影响共享单车及其他出行方式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对共享单车的乘车费用与接驳时间进行弹性分析,明确了共享单车乘车费用与接驳时间变化对短途出行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上海市摩拜单车一个星期的骑行数据,从时间角度深入挖掘骑行数据背后隐藏的行为模式和规律. 统计结果显示,工作日和周末的骑行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工作日呈现两个明显骑行高峰时段,周末的骑行分布则比较均匀. 在区分工作日和周末的基础上,根据骑行行为对每日的骑行者进行分类,每组骑行者均表现出独特的骑行开始时间和骑行时长. 基于周中的一天与骑行开始时间,以及周中的一天与骑行时长这两个组合分别计算赫希曼指数 (HHI),证实共享单车骑行高度的时间规律性;周中的一天与骑行开始时间组合的HHI值具有更大的标准差,显示了共享单车的灵活性. 对共享单车骑行模式的探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交通系统的持续改善,吸引更多出行者使用绿色交通方式.  相似文献   

9.
以大连地铁服务质量与乘客满意度的调查结果为依据,基于SEM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对乘客满意度的影响.首先,建立解释变量也称为潜在变量(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有关的经济性、便利性、舒适性、安全性)与观测变量也称为显变量(调查问卷设置的相关问题)组合的测量模型,验证模型与数据的契合情况并探究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其次,建立外因变量(经济性、便利性、舒适性、安全性)对内因变量(乘客满意度)作用的结构模型,进行路径分析.研究发现,安全性最能影响乘客满意度,其次是舒适性.通过重点改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使乘客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更加满意,从而提升乘客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高铁服务质量,从而获得更多的客流,将列车运营服务质量、列车响应性服务质量、车站服务质量作为外生潜在变量,再搭乘意愿作为内生潜在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 高铁服务质量和乘客再搭乘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而通过问卷调查搜集数据,利用AMOS20.0 软件对初始模型和实证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运营服务质量、车站服务质量、列车响应性服务质量对高铁乘客再搭乘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列车运营服务质量对再搭乘意愿的影响程度最 大,其次是车站服务质量,最后是列车响应性服务质量,并且列车响应性服务质量对列车运营服务质量、车站服务质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第一,从乘客需求出发,坚持乘客至上的理念,加强各项配套设施的完善,提高列车运营服务质量;第二,改善车站候车环境,完善车站设施设备,提高车站服务质量;第三,加强与乘客的交流沟通,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提高列车响应性服务质量,从而达到提高乘客再搭乘意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长逢沟隧道为一座左、右线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长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围岩软弱破碎,总体较差,Ⅲ级围岩仅占32.86%,Ⅳ、Ⅴ级围岩占67.14%,且穿越3个大断裂带,埋深较浅.根据新奥法施工原理及隧道施工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地、系统地采用监控量测技术指导施工,以现场监控的围岩观察、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地表下沉等数据...  相似文献   

12.
在内陆地区借助专用装具模拟海上浮动目标进行射击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现役部队官兵和预备役指战员的实战技能。浮动靶标的研发成功地实现了这一预想。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粉煤灰改善混合料结构的理念,通过替代细集料的方式对3种不同级配设计的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试验,研究分析表明:级配1混合料形成了较大程度的嵌挤密实结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而采用了骨架密实结构的级配2混合料形成了不密实的多孔结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最低,悬浮密实型的级配3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略低于级配1。  相似文献   

14.
针对视频图像车辆智能跟踪问题,提出了利用帧间差异积累动态矩阵进行自适应背景建模算法,采用背景差提取运动目标区域,设计了一种基于知识的多Agent智能系统进行目标分割、轮廓提取和空域滤波,增强了抗背景干扰能力,使获得的目标区域具有更好的空域连通特性;通过自适应核窗宽改进了MeanShift算法的收敛速度,利用SSD算法实现了快速初始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自治能力强,跟踪目标快速准确,实时有效。  相似文献   

15.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防治和相应设备使用工艺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当前道路的主要形式,基于工程实践,对其常见病害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处理这些病害的工艺及适用设备。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5个方面的因素,提出了公司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科学性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现场失稳岩质边坡的调查,简述了边坡存在的隐患,对其进行了失稳机理分析,根据工程特点设定了治理目标及治理方案,并简要阐述了施工工程布置方案,对类似的工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稳定碎石在我国公路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以成型原理、试件最大干密度、试件强度为切入点,充分证明了室内采用振动压实法对提高半刚性基层的路用性能有明显的作用,最后结合试验路工程,总结了水泥稳定碎石振动压实法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9.
结合山区地形,按照"以人为本"和"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新理念,对典型路段的路线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比选分析,最终选择最佳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20.
具体介绍了掺加硫酸钠的几种半刚性基层材料的选择和试件成型的方法,以及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方法和步骤,得出了在最佳含水量下的几种含硫酸盐的半刚性基层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回归方程。从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掺加硫酸钠能显著增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且含盐量不宜过大;在硫酸盐渍土中,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石灰含量、粉煤灰含量、初始干密度、冻融循环次数、含盐量等会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大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