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着眼于我国铁路"走出去"对国际工程物流管理的客观需要,对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项目工程物流管理实践进行深入分析,从创新组织管理架构、日常单证基础管理、现场安全质量管控、全过程成本管控4方面论述拉合尔轨道交通项目国际工程物流管理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为相关境外项目工程物流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2012年12月27日,2012年度上海金融创新奖揭晓,太平洋保险集团的项目"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第三方安全评估"获得本年度金融创新一等奖. 为进一步确保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强化与完善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的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上海市政府明确将开展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第三方评估工作列为2012年的主要工作之一.太平洋保险集团受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委托,在国内首次作为独立第三方,于2011年底至2012年5月,对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开展全面的评估工作.其创新模式对国内主要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安全管理具有示范效应,也是政府部门职能转变的一次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1月2日~3日,轨道交通视频监控行业年度盛会"第7届轨道交通安全与视频发展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关村轨道交通安全与视频产业技术联盟主办,会议主题为"创新驱动智慧铁路迈入新时代"。本届论坛的与会者是来自轨道交通行业内外的领导和专家,以及联盟各成员单位的主管领导和技术人员,共计170余人出席了会议。业内嘉宾来自: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铁路运营、建设管理、工程鉴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信号工程是轨道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号产品的安全性和工程实施的正确性关系到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与效率,直接关系到广大乘客的生命安全.为了保证信号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在轨道交通线路投入载客试运营之前需要进行信号工程实施和安全认证,取得载客试运营安全授权.在北京轨道交通亦庄线示范工程中,探索了一种适合国内轨道交通发...  相似文献   

5.
正11月2—3日,轨道交通视频监控行业年度盛会"第7届轨道交通安全与视频发展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关村轨道交通安全与视频产业技术联盟(简称联盟)主办,会议主题为"创新驱动智慧铁路迈入新时代"。轨道交通行业内外的领导和专家,以及联盟各成员单位的主管领导和技术人员,共计170余人出席了会议。业内嘉宾来自: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铁路运营、建设管理、工程鉴定、质量监督检验、信息的职能部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3月9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在北京交通大学组织召开了"城市轨道交通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施仲衡,孙永福、柴天佑,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院士,北京交通大学唐涛教授,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  相似文献   

7.
介绍北京市近年来轨道交通建设中设备系统国产化完成情况,以及政府和建设管理单位建设示范工程,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化的思路和具体实施情况,分析了推进工作的条件、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8.
深圳轨道交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政府的财政压力加大,需要再次创新投融资模式.深圳轨道交通前四期经历了一元、多元化的投融资创新,五期将实施轨道与土地一体化发展的思路,而上盖物业开发是轨道交通投融资再创新的基石.基于深圳利用先行先试、引领示范政策的大好机遇,提出两种创新的投融资模式:"轨道交通PPP项目+上盖物业规划+浮动现金补贴"模式创新点为轨道项目公司基于TOD理念做好上盖物业规划,政府按规划方案招拍挂,全额收取地价,按照协议所定浮动比例补偿项目公司,项目公司通过上盖物业规划最大化获得浮动现金补贴;"轨道交通PPP项目与上盖物业开发捆绑招标"模式创新点为轨道交通PPP与上盖物业作为同一项目捆绑招标,地价款可以抵扣轨道建设成本,减少土地收入中央及地方计提等费用,实现轨道建设成本和地价的最优组合,项目公司通过上盖物业开发获得增值收益反哺轨道建设运营,物业开发又为轨道交通吸引了恒常客流,政府和企业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9.
对国内外绿色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及运营现状进行调研,提出绿色轨道交通工程的概念,对其特征表现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管理等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技术进行详细剖析,从技术集成、科技创新、装备研发及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对绿色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进行阐述,以期为绿色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2018轨道交通·杭州湾高峰会议于2018年11月27日在杭州盛大开幕,会议主题为"轨道交通迈向高质量发展"。会议由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轨道交通建设与管理协会、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会议围绕"中国智能高铁发展""中国轨道交通科技发展前沿与挑战""发挥轨道交通支撑引领作用""创新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实践和经验""携手共建绿色轨道交通—轨道减振技术创新与应用""温州市域铁路创新发展与实践""城市轨道交通动态检测技术与创新实践""规划建设市域铁路,支撑大都市区战略实施"等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CBTC互联互通发展趋势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经验,大力支持和推广基于网络化运营的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互联互通技术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攻克CBTC互联互通的关键技术难题,提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CBTC互联互通规范,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具有重大意义。以重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国家示范工程项目为例,阐述CBTC互联互通示范工程的实现方式、任务和目标、线路和工程条件、技术路线及重要里程碑成果。总结CBTC互联互通国家示范工程已取得的成果,对城市轨道交通CBTC互联互通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铁亦庄线是我国第一个国产CBTC系统的示范工程线,从工期计划和项目实施方面,阐述该示范工程顺利开通的全过程;通过亦庄示范工程开通后的运用指标和与招标合同的比较,可以看出亦庄示范工程的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标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现代有轨电车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专业多、涉及面广、投资大,不同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差异较大,已完项目造价指标为0.8~2.3亿元/正线公里,预计该指标每年将以6.2%的增长率继续增长。本文从天水市有轨电车示范线一期工程项目入手,同时参考国内其他有轨电车工程,通过分析各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数据,对现代有轨电车的投资构成及造价进行分析,为项目规划及可研阶段编制投资估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城际铁路选线设计中,沿城市道路选线是重要的选线思路。但在部分项目设计过程中,由于缺乏指导性原则,选线过程较为随意,导致项目施工过程中征地拆迁、管线迁改、环境保护等方面出现了大量问题,引起项目工期滞后、投资超限,为项目建设带来巨大困难。结合实际项目建设经验,就城际铁路沿路选线中的通道选择、通行道路技术条件论证、敷设方式选择、环境保护要求、迁改实施难度评估等方面原则进行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15.
干海子大桥为交通部西部山区科技示范项目依托工程,大桥下部结构多为钢管格构墩,对钢管格构墩的现场实际采取的安装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大秦线作为我国铁路发展的标志性工程、现代化煤运通道重载运输的示范性工程和既有线扩能改造的样板性工程,依靠重载技术的自主创新,在保持列车速度、密度不降低的同时,将列车重量由5 000 t提高到1万t和2万t。在电务技术方面,新技术、新装备大量开发运用,密集、复杂的信号设备改造大面积展开,信号设备联锁关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组织管内信号设备开通调试及处理设备电路问题,总结一些信号设备联锁试验容易发生问题需重点卡控的项目。  相似文献   

17.
长昆客运专线(湖南段)综合选线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昆客运专线湖南段是国家"四纵四横"客运专线沪昆客专的一部分,沿线所经区域环境敏感点多,地形、地质困难,岩溶、地下水系发育,选线设计方案复杂。通过对长昆客运专线湖南段选线设计中一些典型选线案例进行分析及施工运营验证,线路方案设计满足规划要求,同时防范重大工程风险、满足环保要求,做到工程经济合理。提出选线设计应符合通道内路网规划、功能定位,遵循环保选线、地质选线、规划选线、经济选线等综合选线理念,重视施工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被列为地铁建设BIM技术推广先行示范区。结合深圳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对流塘换乘站建模特点及制约因素、BIM建模原则、模型框架等进行介绍,运用Revit软件对车站建筑墙体、平台等建模,阐述了模型信息赋予、轮廓编辑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长沙磁浮工程为我国首条中低速磁浮交通运营示范线,对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高,针对长沙磁浮工程车辆段检修作业的安全性需求,设置了车辆段检修安全联锁管理系统,可有效解决车辆段检修专业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控问题,将传统作业流程形成闭环管理,建立程序化、网络化、可视化、标准化的安全保障体系,充分保障车辆段检修作业的安全。介绍该系统的组成和各模块的功能,以及该系统模式下的检修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和作业流程。  相似文献   

20.
太原地铁1号线对于太原市后续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因此需要慎重确定建设标准和工程技术方案。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对比分析、模拟计算等方法,对于1号线车辆选型和编组方案、长大陡坡地段的列车运行安全性及运行速度、太原站至南内环东街段线路走向及车站分布方案等几个重大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项目提供专业、科学的决策依据,对于推动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