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纤维沥青混合料在我国推广应用较晚,目前尚无完善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特别是与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相比,要考虑纤维加入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纤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纤维类型选择和纤维剂量确定、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确定和生产配合比验证四个阶段。鉴于目前马歇尔法应用最为普遍,因此纤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仍然采用该方法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Superpave沥青混合料在湖南桂武高速公路应用,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对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进行设计及验证,分别对原材料、矿料级配设计、旋转压实试验验证、马歇尔试验验证、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性能检验进行了研究,同时根据目标配合比设计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为Superpave沥青混合料沥青路面规范化和标准化施工提供理论依据,最终实现施工"专业化+模块化"。  相似文献   

3.
浅谈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的配合比设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4.
浅谈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注意事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照辉 《北方交通》2004,(10):18-20
浅谈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的配合比设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5.
使用岩沥青改性后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抗车辙能力加强,且具有很强的抗剥落性能。针对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着重介绍岩沥青在西攀高速公路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试验段中的应用情况,对试验段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的设计过程进行分析,最后介绍干拌法施工时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性能优良在法国应用广泛,但对我国来说是一种新技术。本文主要研究高模量混合料的室内配合比设计,按照法国配合比设计的要求,从原材料选择、级配和沥青用量确定,到最终的性能试验。所有试验满足要求后再进行我国性能试验验证,确保适合在我国使用,最终确定室内配合比,为生产配合比调试做准备。  相似文献   

7.
对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在室内试验和生产中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质量控制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结合保阜高速公路应用实际,从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配合比验证等几个方面对Superpave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原理、方法、成果进行阐述,可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给定之后,针对间歇式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设备的工作特点,在振动筛倾斜角和振动筛振动频率等已知条件下,根据现有矿料初次筛分,再经过热料仓取料二次筛分、矿粉含量优化等过程后,准确确定生产配合比。通过进行此配比的沥青混合料的抽提和马歇尔试验,表明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从根本上保证了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及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温拌沥青混合料(WMA)在河南省郑州至石人山高速公路具茨山隧道上的应用,介绍其配合比设计过程,并根据配合比设计和路用性能测试,与相同类型的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WMA和HMA的路用性能基本相同,且能满足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1.
SMA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高新技术,其混合料是一种新型沥青混合料,其组成特点为三多一少。SMA混合料设计要通过原材料的选择、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验证三个阶段来完成。本文对SMA混合料设计的过程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王涛 《交通标准化》2010,(3):124-127
废旧沥青混合料热再生的关键是设计出的再生混合料要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通过阐述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内容和设计流程,应用马歇尔设计方法对再生沥青混合料AC-20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并进行路用性能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用马歇尔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天山公路即国道217线独-乔-那-库公路改建工程实践,全面总结了在高海拔地区沥青面层在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从原材料、混合料级配与油石比的选用,试验室及生产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工艺不断完善和验证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结合天山公路的具体情况,探讨山区公路沥青面层质量控制,完善施工工艺,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4.
纤维沥青混合料在我国推广应用较晚,目前尚无完善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特别是与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相比,要考虑纤维加入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纤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纤维类型选择和纤维剂量确定、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  相似文献   

15.
结合道路工程,探讨沥青玛蹄脂碎石(SMA)在公路工程中的适用性,并以SMA—16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为例,对混合料的材料选择、级配确定、目标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设计进行详细分析,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生产实例详细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的全过程,重点论述了沥青拌和楼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并确定出沥青混合料标准配合比,用于指导沥青混合料生产,提高路面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间歇式拌合站应具备的条件、施工前准备工作、生产配合比设计、主要参数确定及混合料生产流程和混合料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的分析,对沥青拌和站常见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以期对混合料的生产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生产配合比设计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一个必备阶段,设计成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本文结合昌九高速公路技术改造的施工经验,从原材料选用、集料级配试配、沥青含量设计、马歇尔试验、最佳油石比的确定等方面,介绍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好坏,沥青混合料出厂质量是重要因素,其中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沥青混合料出厂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介绍汕头市宕石大桥钢桥面铺装沥青混合物设计过程及验证,为今后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