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6 毫秒
1.
以双轮毂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的电动汽车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一种基于速度的无刷直流电机协调控制策略,通过协调控制模块,使左、右电机间均有反馈信号进行相互传递,整个系统处于闭环状态;在Simulink环境下创建了无刷直流电机PID速度闭环控制系统和电机协调控制系统,对双电机协调控制系统在不同负载下转速的抗干扰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构建了基于dsPIC33FJ64MC804、STM32F103RBT6的电机驱动控制器和车辆协调控制器,并实现了控制器上车试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论述了运用隶属度方法设计半挂车机械-液压复合传动系中模糊控制器的方法,以实现复合传动半挂车液压区驱动桥的自动控制,增强重载半挂车在陡坡及低附着系数道路条件下的驱动能力,研究表明,采用牵引车前,后轮转速的差值及其变化率作为模糊器偏离量的输入,可以大为简化控制系统,为实现半挂车复合驱动的自动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无刷直流电机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通过基于模型设计的方法研究BLDC电机的调速控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无刷直流电机模糊PID调速控制模型,并通过RTW技术生成C代码,再通过CodeWarrior编译成机器码刷写入ECU中。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能够改善BLDC的调速性能。  相似文献   

4.
吴俊陈刚 《汽车工程》2018,(10):1215-1222
为实现不同驾驶工况下精确的车速与轨迹跟踪,提出了一种驾驶机器人车辆多模式切换控制方法。通过分析驾驶机器人操纵自动挡车辆踏板与转向盘的运动,建立了驾驶机器人加速与制动机械腿和转向机械手的运动学模型和车辆纵横向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加速/制动机械腿切换控制器、模糊PID/模糊PID+Bang-Bang车速切换控制器和模糊PID/模糊PID+Bang-Bang转向切换控制器。加速/制动机械腿切换控制器以目标车辆加速度为切换规则,协调控制加速和制动机械腿,车速切换控制器以车速误差作为Bang-Bang控制器的模式决策准则和模糊PID控制器的输入,转向切换控制器以轨迹跟踪侧向误差作为Bang-Bang控制器的模式决策输入,并以当前与下一个控制时刻横摆角速度之差作为模糊PID控制器的输入。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控制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起步过程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的关键问题--离合器的控制进行了研究.为缩短起步时间和保证两个离合器片的寿命基本相同,起步控制时采用两个离合器同时接合,使变速器的1挡和2挡同时挂上的办法,当1挡离合器的滑转率下降到某一阈值后,2挡离合器开始慢速脱开,而1挡离合器继续工作完成起步.以驾驶员意图、离合器主从动盘的转速差和发动机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值为输入,设计模糊控制器,控制两个离合器的接合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法能实现离合器的快速、平稳起步.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不同驾驶工况下精确的车速与轨迹跟踪,提出了一种驾驶机器人车辆多模式切换控制方法。通过分析驾驶机器人操纵自动挡车辆踏板与转向盘的运动,建立了驾驶机器人加速与制动机械腿和转向机械手的运动学模型和车辆纵横向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加速/制动机械腿切换控制器、模糊PID/模糊PID+Bang-Bang车速切换控制器和模糊PID/模糊PID+Bang-Bang转向切换控制器。加速/制动机械腿切换控制器以目标车辆加速度为切换规则,协调控制加速和制动机械腿,车速切换控制器以车速误差作为Bang-Bang控制器的模式决策准则和模糊PID控制器的输入,转向切换控制器以轨迹跟踪侧向误差作为Bang-Bang控制器的模式决策输入,并以当前与下一个控制时刻横摆角速度之差作为模糊PID控制器的输入。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在DCT电控离合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电控离合器系统的强非线性、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等特点,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利用模糊控制器来调整滑模趋近律参数,从而削弱了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建立了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用该控制方法在MATLAB软件里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起步、换挡进行仿真,并与传统PID控制器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跟踪指令信号性能良好,抗干扰性能强于PID控制器。  相似文献   

8.
清扫车圆柱刷转速计算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谢立扬樊江顺圆柱刷也称滚筒刷或圆筒刷,是清扫车主要工作部件。以往在确定圆柱刷转速时,主要是根据这样一种观点而定:当路面垃圾量较少时,圆柱刷转速选择在高速范围,反之,转速选择在低速范围内。但此观点忽略了下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氢燃料汽车发动机双模式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以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和点火提前角转速自适应控制器串联组成的开闭环相结合的双模式控制系统用以实现对控制变量的分级控制。改进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的最佳点火提前角的仿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研究表明:该方法求解氢发动机的最优化控制模型具有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车辆冷却系统效能,首先在传统乘用车冷却系统的基础上引入矩阵风扇型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模糊控制器。然后通过联合仿真研究了在模糊控制器作用下,矩阵风扇对车辆冷却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瞬态工况下,采用模糊控制器的矩阵风扇系统能将发动机出水口温度波动幅值减小约76%,将风扇系统能耗降低31.2%。矩阵风扇多模式运行时,模糊控制器除能根据反馈信号调整风扇转速外,还能以最低能耗为目标实时调整运转风扇的数目,因此多运行模式下的模糊控制器对目标温度的跟踪能力更优,能耗更低,整个仿真过程的温度稳态误差比单运行模式平均小30.5%,风扇消耗功率比单运行模式平均降低18.8%。  相似文献   

11.
陈刚  吴俊 《中国公路学报》2019,32(6):114-123
为了实现不同行驶工况下车速的精确、稳定控制,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模糊滑模车速控制方法。考虑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对车速控制的影响,建立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无人驾驶机器人油门机械腿、制动机械腿的结构、机械腿操纵自动挡车辆踏板的运动,建立油门机械腿和制动机械腿的运动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油门/制动切换控制器、油门模糊滑模控制器以及制动模糊滑模控制器,并进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油门/制动切换控制器以目标车速的导数为输入来进行油门与制动之间的切换控制。油门模糊滑模控制器和制动模糊滑模控制器以当前车速以及车速误差为输入,分别以油门机械腿直线电机位移和制动机械腿直线电机位移为输出来实现对油门与制动的控制。模糊滑模控制器中,为了减少控制抖振,滑模控制的反馈增益系数由模糊逻辑进行在线调节。模糊滑模控制器中的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用于估计和补偿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的模型不确定性与外部干扰。仿真及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方法能够精确地估计和补偿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的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避免了油门控制与制动控制之间的频繁切换,并实现了精确稳定的车速控制。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中压共轨蓄压供油系统喷油定时的确定 ;提出了一种喷油定时的计算方法 ;分析了喷油延迟的影响因素 ,并进行试验绘制出喷油延迟MAP图。试验表明喷油延迟时间主要受共轨油压和转速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ISG型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动机和电机之间增加一个自动离合器,将其定义为节能离合器。针对该ISG型混合动力系统中节能离合器接合问题,进行了节能离合器控制策略研究,并对离合器接合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离合器控制仿真模型。分析了离合器接合量和接合速度随离合器主、从动盘转速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喷油泵与发动机配试中出现发动机转速波动而影响配试进程 ,分析了发动机转速波动的原因 ,并针对性地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装备自动变速器的越野汽车换挡控制系统对复杂路况的自适应能力,在基本模糊控制模块基础上,建立了具有两级递阶结构的越野车自适应模糊换挡控制系统.基本模糊控制模块将油门开度、车速和加速度3参数进行模糊化和模糊推理,实现挡位决策;自适应控制模块按照检测的车速和加速度对直线行驶阻力和附着力进行在线辨识,并由此进行量化因子的自调整.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糊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发动机试验台具有多变量、时变、非线性、强耦合等特点,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结合起来运用于发动机试验台电涡流测功机励磁电流控制中,建立了测功机励磁电流模型,确定了模糊控制规则,对发动机的扭矩、转速进行了控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精度高、动态响应快、超调量低,较好地解决了电涡流测功机控制的稳定性及测量的实时准确性问题,控制精度为4%。  相似文献   

17.
汽车驾驶员车速控制模式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魏朗  陈涛  高丽敏  代素珍 《汽车工程》2005,27(6):696-701,695
系统地对汽车驾驶员在一定行车环境中的安全性认知与车速控制的决策、推理过程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进行一系列勘测、测试和心理评价试验,应用模糊集合、模糊统计试验、模糊控制和模糊逻辑推理等分析方法,建立了描述汽车驾驶员在既定道路条件下行车时基于安全性考量的逻辑推理规则和车速控制模型,最后进行了相应的实测验证。模拟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研究所采用方法和建立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并建立车辆行驶速度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这一复杂的高阶、非线性、时变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车辆行驶速度模糊控制新方法,该方法较常规的模糊控制具有更优的控制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车辆行驶速度遗传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车辆行驶速度模糊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捷辉  万文彬  徐凌  黄建军 《汽车工程》2005,27(6):702-705,709
主要研究模糊控制理论在车辆行驶速度控制中的应用。介绍了一种参数自适应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并以柴油车为例,实现了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糊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电动汽车增程器系统的模块化控制仿真平台。将GT-Power中的接口模块与Simulink模块建立耦合模型,进一步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转速控制和空燃比控制模型,研究了增程发动机冷起动及稳定运行时转速和空燃比的控制策略,对比了传统 PID控制方法以及模糊 PID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模糊 PID控制在目标转速以及空燃比的响应速度和误差方面均优于传统 PID 控制;稳定运行时,增程发动机转速保持在最佳工况点 3 000 r/min 附近,实现发动机高效节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