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了研究腐蚀缺陷对管道的影响,通过ANSYS建立了不同尺寸的腐蚀缺陷,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研究了不同缺陷深度、长度、宽度对管道的Von mises应力影响,进而分析了缺陷深度和缺陷长度对于管道承载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道的Von mises应力受缺陷深度和长度影响较大,缺陷宽度到达一定值时,对管道Von mises应力几乎无影响;缺陷深度的增大,大幅度降低了管道承载极限,对于缺陷长度较大的管道,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对孔洞型损伤缺陷管道进行了受力分析,研究了腐蚀损伤沿管道壁厚分布规律,建立了孔洞型腐蚀损伤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模型,并对孔洞型腐蚀损伤缺陷进行剩余强度评价。结果表明:腐蚀深度一定时,极限压力随腐蚀损伤层长度增大而减小;腐蚀区长度一定时,极限压力随腐蚀损伤最大深度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管道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缺陷,主要以腐蚀造成的体积型缺陷为主。采用有限元弹塑性分析方法,基于Von—Mise屈服准则,对含体积型缺陷的压力管道进行非线性分析,研究腐蚀缺陷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对压力管道极限载荷的影响。与含腐蚀缺陷管道的水压试验结果及ASME B31G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证明有限元方法在分析腐蚀缺陷管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凹坑是埋地管道中常见的体积型缺陷,是一种破坏性较大的局部缺陷,而弯管是埋地管道中的重要管件。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含球型凹坑缺陷的燃气管道弯管在内压载荷作用下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中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根据腐蚀区的载荷-应变图,对模型的塑性极限压力进行了预测,并得出了缺陷尺寸对塑性极限载荷的影响及变化规律,得到了一些对含缺陷弯管的安全评定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腐蚀缺陷影响下燃气管道运行的应力集中现象,防止管道应力过大而失效,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腐蚀深度和腐蚀直径下,管道的应力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在腐蚀深度一定时,腐蚀直径增大应力集中现象逐渐减弱,呈反比趋势;当腐蚀直径一定时,腐蚀深度对管道应力影响较大,是导致管道失效的主要因素。管道防护可通过在缺陷周围焊上补强圈,增大缺陷周围的壁厚,减小腐蚀深度,降低腐蚀应力。  相似文献   

6.
管道非破坏腐蚀监测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破环监测技术对管道的腐蚀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对腐蚀缺陷进行及时修补是保证管道安全的重要措施。文中总结了目前国外较先进的管道非破坏腐蚀监测技术及其装备,对其原理、监测精度和应用场合进行了重点介绍,同时对管道非破环腐蚀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管道非破环腐蚀监测技术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了验证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技术在埋地管道腐蚀评价中的有效性,分析了金属磁记忆原理、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程序,对实际检测效果进行开挖验证,对检出缺陷评定结果与超声波测厚数据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出埋地管道的金属腐蚀和机械损伤缺陷,通过磁异常综合指数对检出缺陷的等级划分与超声波测厚结果一致。可以采用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技术,在不开挖状态下对埋地管道进行腐蚀检测,并给出与实际相符的腐蚀评价。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不停输的状态下对原油管道进行腐蚀检测,开发了漏磁管道内检测技术,并成功在多条管线上进行了应用。文中介绍了该检测技术在甬沪宁原油管道上试验过程及结果,并在检测结果中选取了4个腐蚀点进行了开挖检测,验证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通过该次检测,管线全段共发现了缺陷点308处,其中3个缺陷点腐蚀比较严重,需要立即进行维修,该次检测结果为管道的后期维护提供了依据。最后通过对该次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了影响检测结果精度的因素,为后期检测技术的升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管道完整性管理和合于适用评价的管理理念,重点介绍了6种评价腐蚀管道体积型缺陷的方法,并对他们在流变应力、缺陷形状、鼓胀修正因子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介绍了一种国内科技工作者研究的评价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弯矩、拉伸的组合作用,可科学准确地计算出腐蚀管道的剩余强度.便于评估人员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确保管道安全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0.
采用管道失效评估方法可评估静载荷作用下缺陷是否满足适用要求。但在内压等交变载荷作用下,输油管道环焊缝仍存在疲劳破坏的可能。为评估管道环焊缝缺陷的疲劳寿命,进行管道母材和环焊缝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并分析和统计管道实际运行压力数据以及环焊缝缺陷开挖验证数据,采用BS7910标准方法计算疲劳寿命值。结果显示在仅考虑管道内压波动情况下,管道环焊缝平面型缺陷的疲劳寿命结果满足管道设计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注汽管道承压能力评估和实物试验验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失效评估图技术对某注汽管道进行了承压能力评价,给出了管线在不同腐蚀壁厚情况下的极限承压能力和极限裂纹尺寸。并利用实物爆破试验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对爆破断口进行宏观和微观分析,发现管段的开裂属于脆性开裂。  相似文献   

12.
在用工业压力管道在运行期间存在内腐蚀和外腐蚀等腐蚀缺陷,威胁管道结构的完整性。根据TSG D0001-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的要求,应对压力管道进行定期检验,从而发现管道上存在的腐蚀缺陷,减小事故的损失。在对各个无损检测新方法基本原理介绍的基础上,给出了无损检测新方法的关键点解析,最后总结了定期检验中的检验方法,为在用工业压力管道的定期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介绍了3种常见管道腐蚀缺陷及2种腐蚀失效模式,简要分析了油气管道腐蚀预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油气管道腐蚀预测模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对油气管道的腐蚀预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用于检测管道腐蚀缺陷的漏磁检测方法已运用多年,但传统的轴向漏磁检测方法无法检测到狭长的轴向腐蚀缺陷,使用周向漏磁检测则能很好地弥补轴向漏磁检测的不足。周向漏磁检测及其信号分析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采用ANSYS仿真软件建立了周向漏磁检测模型,并进行了电磁场模拟;对仿真模型提取的漏磁信号与腐蚀缺陷的尺寸信息进行了定性分析,提出应用BP神经网络定量分析油气管道腐蚀缺陷与漏磁信号的关系。结果表明:漏磁信号能定性地判断腐蚀缺陷,而使用BP神经网络方法可以定量地确定管道腐蚀缺陷尺寸,有助于提高检测的精度,同时也为油气管道安全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含轴向内表面裂纹管道极限载荷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获得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是结构极限分析的基本任务。利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技术,通过新的极限载荷确定方法一停机点法,对内压作用下含轴向内表面裂纹管道的极限载荷进行了系统的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无量纲极限内压(pB/pP)主要和裂纹深度与管道厚度比(A/T)、管道厚度与直径比(T/DO)有关,裂纹长度与管道直径比(L/DO)对其影响可以忽略。建立了含轴向内表面裂纹管道无量纲塑性极限内压数据库,可供缺陷管道安全评定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城市排水管道质量评估的准确性,保障后期保养修复的适用性,直观反映管道运行状态及存在问题,引入CCTV管道内窥检测技术。文中介绍了其设备组成、检测技术、工作原理及技术规程,阐述管道状态评估影像判读和计算方法;并根据某工程检测结果,结合环境地质等因素分析计算,判定管道缺陷等级,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管道维护提出建议,为排水管道养护、改建、修复、运行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金属管道材料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电化学或物理作用成为金属化合物,造成管道金属体受损,甚者可能造成管道穿孔,使油气发生泄漏,影响正常输油气生产,造成环境污染等事故。文中介绍了长输油气管线外腐蚀类型,对外腐蚀缺陷的定义及现行的输油气管道外腐蚀缺陷修复的主要技术做了说明,对各种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做了比较,以表格的形式对不同的外腐蚀缺陷类型的修复方法做了汇总,并通过实例说明了部分方法在管线外腐蚀缺陷修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油田勘探开发技术不断发展,开采深度广度不断提升,管道腐蚀问题呈现复杂性、多样性、不确定性。文中针对此问题开展了油田压力管道典型缺陷的致因分析方法研究,通过对缺陷管道的无损检测,宏观、微观形貌及金相分析,化学分析,力学性能测试,仿真模拟分析确定产生缺陷的原因,从而提出预防腐蚀、减小风险的方法,提高管道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基于该方法对缺陷致因分析开展了实际应用,并能有效解决相应的腐蚀问题。  相似文献   

19.
管道敷设并运行后,往往会存在一些缺陷,这就需要通过各类检测手段及时发现缺陷并评价其对管道安全的影响.管道外检测是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是保证管道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外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管道存在的外腐蚀和防腐保护系统缺陷,避免因外腐蚀导致的各类管道事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介绍了管道外检测技术的主要内...  相似文献   

20.
多数现行的管道设计方法都是以应力为基础的,但它不能完全有效解决管道设计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地面变形等位移载荷控制下的情形.从国内外管道设计标准和最新的研究进展出发,对处于极限状态的拉伸应变极限的标准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管道拉应变极限的多种控制因素.同时,使用裂纹驱动力的理论,初步分析了拉应变极限估算方法,提出了基于应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