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目前电动自行车品种、数量急增,但安全性差,电动自行车在道路行驶中违法行为突出,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呈明显上升势头,主要由于许多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动摩托车上路行驶,缺乏对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具体政策法规,以致管理失控。  相似文献   

2.
在电动自行车广泛使用背景下,探究电动自行车出行者的安全风险认知特性对制定相关管理策略和道路设计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电动自行车使用者风险行驶形式和相关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进行情景式调查,并从风险行驶认知、风险行驶意向及风险行驶原因三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当道路等级及机动车流量越高时,电动自行车使用者的安全风险认知水平越高,风险意识越强;电动自行车车流量越大,风险行驶意向越强;“不方便”是风险行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动自行车的快速增长,在当前的城市非机动车构成中,电动自行车的数量已经与自行车数量相当甚至是超过了自行车的数量,电动自行车与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行驶时形成混合交通流。与自行车相比,电动自行车的速度快,重量大,制动时惯性大,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因此,借鉴机动车道的车道划分思路,从交通安全的角度,提出对非机动车道进行划分,使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各行其道。在分析电动自行车和普通自行车行驶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提取车辆长度,期望车速分布,横向超车距离等驾驶属性作为输入参数,利用微观仿真软件VISSIM分别建立混合车流和车道划分模型,采用车速差,变换车道次数等多种安全评价指标确定不同车道划分方案的安全效果,同时也对方案的交通效率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4.
电动自行车交通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电动自行车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安全角度出发,分析了电动自行车行驶稳定性和碰撞特性,提出了对其实行严格依法管理、牌证管理制度、准驾制度等对策,以促进电动自行车交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电动自行车风雨天的安全行驶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刮大风时,有些行人会用围巾及风衣帽捂头盖脸,行走时视野势必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有些行人会加快脚步狂奔乱跑,往往难以顾及路况的变化。因此,骑行电动自行车时必须严密注意,尽可能地降低电门车速,多观察行人及自行车。否则,极易引发交通事故给行人和自己带来伤害。尤其是在十字路口,有些骑自行车的人低着头只顾拼命往前骑,此时最好以低速滑行骑行,并随时准备应急制动停车,以防备自行车与电动自行车迎面或侧面相碰撞。  相似文献   

6.
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出行工具,已在许多国家被广泛使用,但对电动自行车微观行为的研究仍十分有限。在上海海事大学对电动自行车驾驶行为进行观测实验,提取电动自行车轨迹数据,以纵向间距、速度差、侧向净距、水平间距作为特征变量,利用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决策树分类结果建立电动自行车骑行决策行为规则。然后,基于社会力模型,分别引入超越力、跟随力等改进行为力模拟电动自行车的超越、跟随等骑行决策行为。考虑公式超越力、固定值超越力和临时目标点超越力这3种超越力形式,通过实际观测数据和仿真结果比较进行参数标定和模型验证,选取单向流电动自行车行驶场景开展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临时目标点超越力的改进社会力模型在超越过程中的轨迹误差最小,电动自行车超越时所需要的横向间距与超车时横向速度、超车完成时间成正比,最佳超车横向间距为2 m。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电动自行车骑行者的视觉行为特征,明确其对电动自行车行驶安全的影响,采用德国SMI IVIEW X帽子式眼动仪对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在包含机非混行、行人非机动车混行、机非隔离3种类型的固定路段开展了眼动实验,获取了骑行者在不同的道路环境中的眼动参数,包括眼动时间、视角分布、注视持续时间和注视点分布等。根据数据结果,结合现状电动自行车路段行驶状况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建议: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当尽量将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分离,设置合理的非机动车道和路边停车带,减少机动车对非机动车骑行的影响;同时应将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分离,减少电动自行车和行人之间的冲突隐患。  相似文献   

8.
电动自行车交通发展的主要趋势——近10年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动自行车是交通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2012年总销售量超过3100万辆.相关研究的数量不断上升,鉴于此,对过去蓬勃发展的与电动自行车最相关的主题进行综合分析.将研究重点放在电动自行车交通及需要注意的最关键的研究缺口方面,而非休闲娱乐.中国的电动自行车销量在世界占领先地位,荷兰、德国紧随其后.电动自行车能够以较少能耗保持一定速度,也有研究发现电动自行车能增加自行车使用率.电动自行车有潜力取代传统机动交通方式(内燃式),但在取代传统自行车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仍存在争议.电动自行车不仅有益身体健康,并且相同行驶里程下,碳排放水平显著低于小汽车.在某些地区,安全问题上升到政策层面,目前电动自行车的数量已经足以搜集到丰富的安全数据.尽管如此,关于电动自行车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萌芽阶段.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不断上升,为了向政策制定者以及整个行业提供必要的数据,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需求也日益增长.  相似文献   

9.
电动自行车具有轻便、省力和快捷等特点,相当程度地满足了公众的出行需求,因而近年来发展很快。但电动自行车也给我国城市带来了很多交通安全问题,必须科学引导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接上期)(二)车辆——技术性能超标严重1999年国家出台《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明确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范畴,设置了最高车速不超过20公里/小时、车重不大于40公斤、具有脚踏骑行功能(30分钟脚踏行驶距离不小于7公里)3个核心约束指标。但受市场利益驱动,超标生产、销售、改装电动自行车层出不穷。根据同济大学《上  相似文献   

11.
正交通大整治已持续一年多了,主要针对的是机动车的交通秩序,对机动车驾驶员要求越来越严格,但是,对以电动自行车为主的非机动车管理还是不够严格。目前,电动自行车的数量据不完整统计已超过600万辆。相当一部分交通事故是由电动车的行驶不规范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正12月14日8点21分,208路线驾驶员殷运君驾驶粤T08496D号公交车,与乘务员刘海靖一起由市博览中心发车开往黄圃公交枢纽站。9点22分左右,当车辆行驶至三宝沥大桥时,发现前方桥梁边停着一辆正在起火的电动自行车,旁边有一位中年男子站在着火电动自行车附近,神色慌张地看着着火的电动自行车,浓烟滚滚,并不断迸出火苗。刘海靖见此情况,马上和殷运君说:"有一台电动自行车着火了,快靠边停到安全地带"。殷运君第一时间将公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80年代第一辆电瓶助力自行车发明以来,到今天高科技电动自行车的迅速发展,电动自行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但由于早期的电动自行车是以电瓶为动力,体积较大,续航能力短,有噪声,再加上当时摩托车的迅速发展,使得电动自行车只能在夹缝中生存。直到90年代电动自行车在中国的拥有量还不到3万辆,并且其中绝大多数是非正规厂家生产,而是由个人在原有自行车的基础上改造而成。但自90年代新型电动自行车问世后,电动自行车才有了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电动自行车对城市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电动自行车是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具有环保、方便、快速的特点,但是其对交通安全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应合理控制其发展规模,采取措施解决电动自行车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引导电动自行车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电动自行车体小质轻,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小,行驶中稳定性极差,一个小坑、一块不起眼的顽石就可致其失去平衡而摔倒;当其载重量过大或行驶速度过快时危险性更大.时下,很多城乡年轻女性只看到电动车轻盈便捷的一面,而对其行驶中潜伏的危险性知之甚少.笔者在执法途中就多次发现,正在车流中疾速穿行的电动车后座上昏昏欲睡的幼儿“摇摇欲坠”,而前面骑车的年轻母亲却浑然不觉,让人直捏一把汗!据笔者了解,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只规定摩托车后座不得乘坐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轻便摩托车不得载人;而对于电动自行车载人问题没有统一而明确的规定.如笔者所在区域施行的《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中有“电动自行车在城市市区道路上不得载人,其中安装有固定安全座椅的,可以附载1名12周岁以下的儿童;在其他道路上载人不得超过1人”的规定.但是,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电动自行车上绝大多数所谓的“固定安全座椅”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扶手而已,根本起不到意外情况下保护幼儿免受伤害的作用.为确保婴幼儿乘车出行安全,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一峰 《交通与运输》2008,24(4):31-31
一位在房产中介公司工作的经理,他目前上班距离较长,乘公交车不方便,平时还要经常外出,只有使用助动车比较方便。但上海已限制燃油助动车的购置,电动自行车一次充电行驶距离只有50~60公里,而且充电不方便,因此选用了燃气助动车。买车加牌照7000元,审照2年一次,一次加气可以行驶80~90公里。现在每月行驶1000公里左右,每3天左右加一次气,还是比较方便的,加上维修保养每月大概花费200元。  相似文献   

17.
论中小城市电动车禁行必须缓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城市电动自行车的发展面临很大困难,各城市对其都采取了越来越苛刻的限制措施。本文提出我国中小城市有发展电动自行车的余地与必要,并相应提出了中小城市对电动自行车迅猛发展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8.
电动自行车给居民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城市交通管理带来了难题。通过对电动自行车管理问题和引发原因进行剖析,得出电动自行车定性不准、管理滞后、道路资源分配不均衡是主要原因,应通过完善电动自行车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引导和管理电动自行车,保障非机动车路权等措施使电动自行车发挥其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95年,清华大学研制出我国第一辆轻型电动自行车。近20年间,我国已发展成全球最大的电动自行车产业。新能源发展的脚步有力地推动锂电池产业,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产销量占全球的95%,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国。预计2017年,中国电动自行车产量为4 000万辆,比2013年增长14%,年均增长仅为3.4%。锂电电动自行车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交通》2010,(2):98-99
日本东京开设了2个可以供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太阳能停车场”,停车场内停放的电动自行车可供当地社区居民租用。这种停车场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每个停车场可以供100辆电动自行车充电。除可以充电外,这种太阳能停车场还有足够的电能供给用于停车场夜间照明的节能灯,并在紧急情况下为电力外部设备预留接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