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潮汐区船闸需要采取防咸措施的原因入手,比较系统地论述、分析了几种船闸防咸措施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并对不同防咸措施的适用范围和船闸防咸措施的选取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船闸是东北三省唯一的通航建筑物,同时也是全国封冻河流上的第一座船闸。通过研究河冰对船闸建筑物的破坏,对船闸运转及结构的危害,结合国外已研究的多种防冰方法说明封冻河流船闸的防冰措施。  相似文献   

3.
周华兴  郑宝友 《水道港口》2004,25(Z1):42-47
将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建所30年来,在通航船闸水力学方面的试验研究成果,包括船闸输水系统布置、船闸防咸、船闸中间渠道和船闸基础理论作一总结性的回顾。同时,对船闸的研究水平、发展趋势和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4.
船闸是连接内河和外海的重要通航建筑物,闸内水位变化幅度大,过闸船帕类型多样,造成船闸对防冲设备性能的要求很高。聚氨酯护舷作为一种新型的防冲设备,它合理的选型、布置和安装能够有效的避免过往船舶和闸室岸壁的碰撞损伤,降低船闸的日常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5.
船闸构造复杂,运行工作环境特殊,对砼浇筑质量的要求尤其严格。文章围绕船闸砼料、大体积砼体防开裂、施工浇筑以及浇后养生的质量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对建设牢固安全的水工船闸工程,有技术借鉴和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松花江干流大顶子山航电枢纽是我国在平原季节性冰冻通航河流上建设的第一座航电枢纽工程。随着枢纽船闸的建成运行,闸门受冰冻的影响比较突出,但由于国内有关船闸闸门防冻防冰方面的研究很少,也没有专门的规范标准和成功的运行经验可以借鉴。文章通过现场观测、模型试验、理论分析等手段和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提出了船闸闸门的防冻防冰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7.
在省水船闸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过程中,输水系统水力学问题是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相较常规船闸,省水船闸输水操作过程更为复杂。在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系统论述省水船闸类型及水力特点、输水系统形式、阀门启闭方式以及输水水动力特性等,总结分析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今后可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省水船闸分散输水系统支孔出流分配规律,双线船闸互通输水廊道形式、数量和截面类型,阀门启闭组合方式,省水船闸防咸效果等。  相似文献   

8.
曹建明  冯德柱 《水道港口》2002,23(Z1):232-233
船舶通过船闸首先要将闸室内外的水位调平 ,以往调平闸室内外水位的工作由人工用目测来完成 ,水位观测的精度差及观测结果不及时 ,影响船舶进出船闸的安全及延长船舶的过闸时间。为此开发了水位自动检测系统 ,它能及时、精确地测量船闸内外的水位差及海侧海潮的即时水位 ,为船舶及时通过船闸及船闸防海潮提供了精确的水位数据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在大坝泄洪区建设船闸围堰,面临着泄洪水流大、水位落差大的难题,这对围堰的防冲刷稳定、防渗等技术性能要求很高。因此必须把握住围堰的设计和施工要点。介绍富春江船闸扩建改造工程围堰设计和施工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船闸运行过程中伴生的闸室异物沉积现象,分析闸室异物对人字门设备运行和通航效率的影响。通过研制人字门底止水防卡阻装置,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防止异物掉落卡阻人字门的结构形式。在三峡船闸现场安装后,证明该装置可有效保护人字门运行安全,提高通航效率。该成果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可促进船闸行业人字门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态物理模型研究湘江株洲航电枢纽扩建二线船闸工程对一线船闸通航条件的影响。分析工程前一线船闸通航水流条件,二线船闸建设对原有边界条件的改变,工程后一线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航道的横、纵向流速等水力参数变化规律,以及口门区现有导流建筑物对新建工程的适应性等。结果表明,二线船闸建设使得一线船闸通航水流条件稍有恶化,但水流条件的改变对船舶航行条件影响不大,工程前后船舶进出一线船闸的航行条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随着货运量的增大,目前我国正大规模改扩建多线船闸,受枢纽已建建筑物和地形条件限制等多因素影响,新建多线船闸多与已建船闸并排布置,共用引航道。双线船闸共用引航道时,一线船闸充泄水将会影响到另一线船闸引航道水流条件,危及另一线过闸船舶安全及船闸结构安全。结合北江飞来峡船闸水力学模型试验成果,探讨同尺度船闸共用引航道的布置及其对通航水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船闸在错开运行时,通过增大中间辅导墙的扩散角可使水流快速扩散,减小非泄水船闸引航道回流范围和回流强度,可通过优化主辅导墙及下游消能工形式,改善双线船闸引航道水流条件。  相似文献   

13.
船闸通过能力是船闸工程的重要经济指标,其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基于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船闸通过能力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确定各因素对船闸通过能力影响的权重值。结果表明,对船闸通过能力影响较大的因素有船闸运行水位、船闸级数和线数、闸室有效尺度、各类船舶的尺度、船舶装载系数。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推进船型标准化是提高三峡船闸实际通过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定量研究船型标准化程度对船闸实际通过能力的提升效果,在研究三峡库区船舶过闸流程的基础上采用系统仿真方法构建三峡库区船舶过闸仿真模型,模拟不同船型标准化率下三峡船闸的实际通过能力。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仿真模型可以真实地反映三峡库区船舶过闸情况;船型标准化率达到90%以上时,标准船型对提升船闸运行效率的优势凸显。相比于对船闸实际通过能力的提升,船型标准化率的提高对船舶过闸服务质量的改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杨欢  符业晓  黄勇 《水运工程》2023,(10):142-145
船闸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提升是船闸工程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船闸工程美化的关键因素。为了解决船闸混凝土外观质量存在的问题,采用实验室试验和现场应用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仿清水混凝土保护材料的物理性能、耐候性能、耐污染性能和装饰效果,总结其涂装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并以岷江龙溪口船闸主体工程为例,验证该材料在船闸工程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清水混凝土保护材料能够渗透、防水、封固、抗老化,有效提高船闸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美观性,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6.
葛洲坝船闸水工建筑物的质量直接影响水利枢纽的使用寿命。葛洲坝船闸运行38年以来,严格执行国家、部颁法律法规及标准对其水工建筑物进行运行维护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维护管理体系,加强日常巡查、仪器监测、日常维护和监测数据管理,采取船闸监测设施自动化改造、结构缝渗漏处理等工程处理措施,创新船闸检修施工方法、工艺和技术,构建船闸快速检修体系,组建专业船闸检修队伍,不断提升运行维护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从而确保葛洲坝船闸水工建筑物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7.
依托湘江株洲航电枢纽扩建二线船闸工程,采用定床物理模型,从船闸通航条件角度对扩建二线船闸与一线船闸相邻布置时两线船闸轴线间距选择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扩建二线船闸不同轴线位置对两线船闸上、下游口门区和连接段航道的通航水流条件影响规律,提出了新老两船闸轴线间距在满足两线航道宽度要求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的轴线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18.
黄岩  王杭州  蔡素文 《水运工程》2017,(12):145-147
船闸规划通过能力是确定船闸建设规模和标准的重要依据。由于在船闸规划阶段对船型、船闸上下游水位差以及货物流量、流向等3个关键参数选用与实际情况通常存在较大的偏差,导致预测结果出现严重的偏离,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到船闸规模和布局论证的准确性。以江苏某船闸实际运行数据为例,运用船闸设计规范推荐的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对船闸上述3个参数在规划设计和实际运行两个不同阶段的差异进行分析对比,并对停泊条件做了符合性验算。结果表明:船闸设计参数对船闸通过能力分析结论影响巨大,按规范推荐船型和水位组合计算的船闸通过能力结果严重偏保守。在船闸规划设计阶段应该对船型及水位组合做进一步分析论证,才能提高船闸通过能力规划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摘要:总结三峡船闸近五年的运行情况及运行数据指标,对进一步提升船闸通过能力和船闸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通航设施不能满足现实需求、过闸船舶类型复杂多样以及复杂的自然环境是影响三峡船闸效率及其通过能力充分发挥的主要因素。提出设置待闸闸室、船型标准化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船闸通过能力与日平均过闸次数、一次过闸吨位、年通航天数、船舶装载系数以及运量不均衡系数有关,在船闸运营过程中这些因素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对船闸通过能力的计算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消除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采用基于MC法的计算机仿真研究船闸通过能力,并以新夏港河船闸年过闸货运量作为研究对象予以说明。运行结果表明,计算机仿真能够较好地应对不确定性问题,为船闸工程建设中船闸通过能力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