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尔科夫残差修正灰色模型及其在公路网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指出灰色模型的残差是一种马尔科夫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马尔科夫残差修正灰色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公路网规划中的运输量的预测,比较了该方法与灰色预测模型的精度,实例表明该修正模型不仅可以弥补马尔柯夫预测的局限,又可弥补灰色模型的不足,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在无偏灰色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模型 ,该模型消除了传统模型和无偏模型中由于使用大量现有数据建模而带来的偏差 ,而是选用对预测值影响最大的几组数据进行建模 ,因而可称为无偏最优维数灰色预测模型。利用此模型对我国公路货物运量的发展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货运价格的波动特征的基础上,认证运价指数符合马尔柯夫过程的条件。利用二状态一阶马尔柯夫过程对2007年1月~2008年6月全国公路货运价格指数的变动进行刻画,利用马尔柯夫链预测对2008年7月~10月的指数进行区间预测,其实际值基本落入预测区间。从而检验了马尔柯夫链预测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以为科学制定运输规划提供良好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误差,提高预测精度,在分析传统的灰色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构建了灰色神经网络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模型,该模型充分发挥了灰色模型所需初始数据少和BP神经网络非线性拟合能力强的特点。以实际数值作为初始数据,各种灰色模型的预测值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值,神经网络的输出值为组合预测结果。通过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预测结果比较理想,优于单一预测模型,因此,该模型用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灰色预测模型中,白化微分方程的初始条件和辨识参数一旦确定便不再改变,这不太适合于动态及长期的数据预测.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能动态选择最优初始条件及相应辨识参数的新型灰色GM(1,1)预测模型.该模型先对每个预测初始值都用GM(1,1)进行预测,并计算平均相对预测误差,使平均相对预测误差最小的那个观测值即为微分方程的最优初始条件.然后将用此初始条件预测的新信息数据替换原来最老的那个数据,算出新的参数,即动态求解辨识参数.将此模型用于时程数据的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6.
由于过去交通量统计资料的缺乏、观测数据的离散性等原因,惯常的交通量预测理论与方法得到的预测结果相关系数比较低。本文提出的不等维递推灰色模型在交通量预测中可以有效的处理贫信息、离散信息,得到较好的预测结果,并且在交通量的中、长期预测中要优于常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7.
采用传统灰色GM(1,1)模型预测道路交通事故这类随机性、波动性较大的数据,存在拟合较差、精度不足等问题。运用马尔可夫模型对预测结果进行优化,并建立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1998~2007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来预测2008年事故次数,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预测精度达到96.9%,明显优于单独使用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灰色理论和马尔科夫理论,建立传统的灰色预测模型和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对西安地铁客流量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然后对原始数据序列滑动平均处理,再用无偏GM(1,1)模型拟合系统的发展变化趋势,将修正后得到的模型与马尔科夫模型进行结合,提出改进的灰色马尔科夫模型预测方法。利用改进后的新模型对地铁客流的预测结果与传统的灰色马尔科夫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灰色马尔科夫模型预测精度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灰色预测模型、BF神经网络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灰色PSO-BP的公路客运量预测模型。并根据陕西省近10 a的公路客运量数据,对GM(1,1)、BP神经网络、灰色PSO-BP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基于灰色PSO-BP的客运量预测模型能充分发挥各种算法的优势、提高预测精度,更适合运用在公路客运量预测的领域中。  相似文献   

10.
马尔柯夫决策规划随机误差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联系实际对马尔柯夫随机过程、转移概率矩阵的建立以及稳定状态概率的计算等理论与方法,进行简明论述;针对马尔柯夫决策中的大量随机因子使转移概率失真而产生的随机误差进行研究,提出了新的见解,并提出将马尔柯夫决策规划与敏感性分析相结合的科学、合理、可行的预测决策技术;充分运用案例,对基抉择过程和步骤作了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路网通行速度预测方法存在的中长周期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不足、自适应路网拓扑空间关系建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以多尺度卷积算子及门控循环单元为核心单元,提出一种面向路网通行速度预测任务的多周期组件时空神经网络模型。首先,根据路网交通感知数据的周期特性,将其规约为周、日和近期这3种不同粒度的时间-空间-特征三维矩阵,并输入至3个共享网络结构的周期组件。其次,在每部分组件中,利用多尺度卷积核捕获多因素非线性相关性与不同空间视野大小的路网节点空间相关性。然后,对每个路网节点的时序特征使用门控循环单元提取交通数据长时依赖关系,引入残差学习框架,提高网络训练效率并防止梯度弥散。最后,自适应加权融合通过预测卷积层的每部分周期组件预测结果生成预测时段内路网交通通行速度。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基于两个公开的交通状态数据集进行实验分析,并选取当前主流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作为对比基线模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可接受的执行时间内,在两个数据集上平均绝对误差、平均平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 2.55、3.94 和 10.75%,1.57、3.52和3.44%,在预测准确性与中长时多步预测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其他基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智能交通系统中,短时交通流预测是实现先进的交通控制和交通诱导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目前马尔科夫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在精度方面的不足,以及交通流量随机性、波动性的特点,提出马尔科夫粒子滤波交通流预测模型.一方面,将对交通流量预处理后的样本数据应用于马尔科夫模型中预测未来交通流量,能够较好地描述交通流量的变化趋势;另一方面,针对该预测结果精度的不足及对非线性预测不稳定的缺点,引用粒子滤波算法,将预测结果及权值进行不断更新,以及样本重选样过程,经过多次迭代,使样本粒子更加逼近真实预测值,从而提高预测精度.最后,以北京昌平区某检测器检测到的交通量进行仿真,将预测结果与传统马尔科夫链进行误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马尔科夫粒子滤波交通流预测模型 5 min间隔误差为6.14%、1 h间隔误差为6.04%,预测精度高,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降雨给城市道路行程时间的计算和预测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以出租车GPS数据为研究对象,在考虑降雨数据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基于非最小路段的行程时间计算方法,建立基于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循环神经网络的行程时间预测模型进行算法验证. 最后,以北京市中关村西区出租车行驶的10 d 的GPS数据进行方法验证. 结果表明,加入降雨特征预测的结果比未加入降雨特征拥有更高的准确率. 并与应用较为广泛的BP 神经网络和 SVM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满足数据精度的前提下,本文应用的算法和预测模型有较高的训练速度和预测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交通流短时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点问题,预测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控制和诱导的结果,是实现先进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简要介绍了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的概念,利用序列的协整性来进行交通流组合预测模型的有效性验证,并利用误差修正模型提高组合预测模型的稳定性. 我们利用北京市二环路上采集到的交通流数据进行了模型的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协整理论的交通流组合预测模型可以取得很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TEI@I理论框架,本文提出了适用于港口物流货运复杂系统的TEI@I的综合集成预测模型,并基于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数据,预测和分析了TEI@I的港口物流货运量的集成预测理论框架的各部分.预测结果表明,基于TEI@I集成预测模型的效果远远优于单独模型的预测结果,方向变化统计量(Dstat)的评价结果从66%-77%提高到了100%,对主要决策者方向性的判断更有实际意义.其次,TEI@I方法论中将数据“先分解后集成”的思想,引入了对数据的非线性部分的分析和预测,该方法不仅提供了分析外部冲击对具体数据序列的影响程度,影响周期的分析思路,而且将分析后的序列集成,对不同模型的预测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量预测模型在构建特征时容易忽略客流变化周期依赖性的不足,提出一种考虑多时间尺度特征的混合深度学习模型(GRU-Transformer),该模型由添加注意力机制的 GRU(Gate Recurrent Unit)神经网络(Attention- GRU)和改进的 Transformer(ConvTransformer)两模块并行构成。首先,对周周期、日周期及相邻时段这3种时间尺度下的客流数据分别进行建模,并合并各周期数据作为模型输入。其次,搭建Attention-GRU和Conv-Transformer模块分别挖掘数据连续性与周期性特征,融合特征后输出预测值。最后,采集上海市地铁2号线两站点AFC(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客流数据,预测5 min时间粒度下的进出站客流量。为分析各模型参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开展模型精细化调参实验,基于所得最优参数组合验证和评估模型 。 结果表明 ,相较于5个基线模型(BPNN(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CN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GRU、CNN-GRU 及 Transformer)和4个GRU-Transformer消融模型,本文提出的GRU-Transformer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y System,AIS)数据可以实时体现船舶当前时刻的具体动态,采用传统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的船舶轨迹分析预测方法,在计算中直接将航艏向数据纳入模型,没有考虑船舶航艏向在零度附近变动时带来的实际方向变动幅度与数据变化幅度存在较大偏差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在BP神经网络基础上,引入双三角函数变换,同时将正弦值与余弦值纳入模型,将两者相结合,从两维度体现航艏向情况;在拟合预测后进行反三角函数变换和平均处理,构建一种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算法的船舶AIS轨迹预测模型。选取实例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比不考虑差异方法的误差均方差更小,大幅降低误差幅度,可更精确地预测船舶轨迹。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未来智能网联环境下精细化交通流预测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深度学习 (Hybrid Deep Learning, HDL)的车道级交通流速度预测模型. 模型以智能网联系统强大的数据采集和计算能力为基础,采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将原始速度序列分解为多个固有模态函数分量和残差分量,并将所得分量重构为模型输入;利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构建深度学习模型框架;为检验模型预测精度和可靠性,选择北京市二环路多个连续车道断面速度数据进行算法验证. 结果表明,HDL模型在不同车道均有理想的预测结果,单步和多步预测精度均显著优于对比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预测高速公路交通流,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现象,本文提出一种考虑多特征的高速公路交通流预测模型。首先将高速公路当前道路与上下游的交通流、天气等数据转化为一个二维矩阵,并利用滑动窗口模型获得输入样本的最佳长度;然后将样本数据输入集成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并提取交通流数据的特征,随后输出预测结果;最后,将某高速公路交通流数据用于工作日和节假日两组实验。结果表明:集成深度学习模型比单一模型预测高速公路交通流的效果要好,工作日的高速公路交通流预测精度远高于节假日,本文模型将平均绝对误差由 6.40辆·(20 min)-1 降到5.450辆·(20 min)-1,说明考虑多种因素可以提升高速公路交通流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0.
智能交通系统是缓解交通拥堵行之有效的手段,精准的交通流预测是其实现的关键所在. 本文考虑路网拓扑结构和交通流时空相关性,提出基于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 Network,GCN)的大规模城市路网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测效率和现实解释意义;采用真实大规模城市路网浮动车数据对GCN模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GCN模型相对于现有模型,在预测性能上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