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事消息     
《水上消防》2013,(3):42-43
交通运输部发布国内水路运输管理工作要点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出通知,明确2013年国内水路运输管理工作要点,要求进一步做好国内水路运输管理,促进水路运输业平稳健康发展。其中,理顺水路运输管理机构职责成为今年工作重点。通知指出,今年要按照《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要求,理顺交通运输主  相似文献   

2.
汤科达 《水运管理》2008,30(7):33-36
为加强水路运输行政管理工作,保障公民水路运输行政权益,维护水路运输市场秩序,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路运输资源,提高水路运输行政许可实施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通过对买施水路运输行政许可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提出:(1)通过完善行业法律、法规.确立航运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2)重新对许可权限进行科学、合理分配;(3)设置专门的行政许可监管机构;(4)建立水路运输行政许可监管体系;(5)丰富许可申请方式,提高行政许可效率,降低行政许可成本,方便行政相对人;(6)在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建立一种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公约》生效对我国海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影响,并分析了目前我国海事行政管理在海洋维权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履约能力提升和海洋维权进行全方位思考,提出了完善我国海事行政管理中海洋维权工作的构想以及作为IMOA类理事国的履约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船检》2007,(1):84-85
根据《行政许可法》和《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为实施对水路运输市场的有效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经营资质管理规定.维护水运市场秩序.打击非法经营.保护合法经营者利益.巩固近年来整顿和规范航运市场的成果,规范从业者的经营行为,促进我国航运业健康有序发展,经研究.决定从2001年1月1日至4月30日.在全国集中开展2007年度国内水路运输业及水路运输服务业核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涂建军 《珠江水运》2011,(24):46-48
本文基于水路运输行业监管中的诚信管理问题,从行业企业、政府主管部门、社会市场三个层面对加强水路运输企业诚信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广东省水路运输企业诚信管理的状况,分析了广东省水路运输企业诚信管理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推进广东省水路运输企业诚信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阐述我国水路运输发展、用能现状及面临任务的基础上,分析水路运输节能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与措施,为相关单位开展节能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路运输呈现了全新的面貌,这种变化也是顺应经济飞速发展的产物,以及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随着水路运输自身快速发展而来的安全问题以及内部矛盾却不容忽视,不得不承认,如果这些得不到及时地应对及有效地改善,水运业将面临着重大危机。本文从水路运输自身的特点、发展的现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及研究。  相似文献   

8.
一、水路运输执法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行政处罚法》业已颁布实施,但目前水路运政执法现状却不容乐观. 从客观方面看,突出表现为:(1)部门之争.对水路运输行业的某些行政管理事务,出现了有利群起争之、无利互相推诿的现象.(2)管理体制不顺.运政、港监、船检有时不能协调管理,政出多门,造成水路运输行业管理政令不统一.其它相关部门也插手管理.(3)执法环境欠佳.  相似文献   

9.
强化水运服务业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  张建 《中国水运》2000,(9):19-20
现状与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路运输中介代理逐步取代了行政指令,水路运输服务业的兴起已成为水路运输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水路运输行业特别是危险品运输的快速发展,水上消防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水上消防行政执法管理工作的环境也日趋严峻,必须进一步强化水上消防行政执法管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促进依法行政,以营造一个良好的水上消防行政执法环境。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水上消防行政执法工作的现状进行探讨,主要对水上消防行政执法管辖中的冲突、造成当前水上消防行政执法管辖不清等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如何解决我国水上消防行政执法管辖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余小三 《中国水运》2006,6(8):170-171
我国水路运输立法明显滞后于水路运输事业的发展需要,加决水路运输立法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在本文中探讨了我国水路运输立法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我国水路运输基本法的命名以及现行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的修改意见,以期对我国的水路运输立法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水路运政管理是交通行政管理机构对于水路运输行政事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是水路运输行业的综合性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3.
信息公告     
《中国海事》2020,(3):79-80
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国内水路运输证件办理工作》的公告2月12日,为便利行政相对人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办理国内水路运输、船舶管理相关经营证书,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国内水路运输证件办理工作的公告》(简称《公告》)。《公告》要求: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者的《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船舶营业运输证》和国内船舶管理业务经营者的《国内船舶管理业务经营许可证》在疫情防控期间到期的,可暂不换证,证书有效期统一延长至2020年6月30日。  相似文献   

14.
加强危险货物管理确保水路运输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之际,交通部水运司于前不久在深圳市召开了全国水路危险货物运输工作座谈会,与有关交通主管部门和港航企业从事危险货物运输和管理的领导、专家一起研究、探讨加强水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问题的思路和政策性措施,交流有关水路危险货物运输的情况、管理技术和经验,对于帮助我们认识我国水路危险货物运输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一步研究和掌握危险货物运输技术发展态势及发展规律,从而加快我国水路危险货物运输的立法进程,进一步加强危险货物管理工作,确保水路运输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水路运输作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梳理整合甘肃省水运发展的相关资源数据和信息,总结评价甘肃省水路运输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甘肃省水路运输发展的需求和制约因素,初步提出了水路运输发展策略,即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强航道管理、建立相关的协调机制,加强航电枢纽建设研究,加强水路运输市场监管,加强水上安全管理等,充实和补充甘肃省水路运输相关的研究和数据信息,以期激发我国西北地区对水路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深度思考,为路衍经济发展及实践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 去年年底的全国港口管理工作会议和今年年初全国交通厅局长会议,不但对今后我国港口行业行政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工作目标要求进行了分析阐述,而且对今年各级港口行业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做好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可以说目标和要求都十分明确。今年是省、地两级人民政府在我国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之后正式履行对下放港口行政管理职能的第  相似文献   

17.
王沐昕 《水运管理》1997,(12):16-17,4
无效合同系指因违反法律规定而不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合同,也即因欠缺有效条件而不受法律承认和保护的合同。我国的航运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出现丁许多问题,特别是在运输合同的主体资格问题上,人们的认识不尽相同。下面仅就我国的法律、法规来谈谈我国对海运无效合同的具体规定。 一、无效合同的法律依据 《经济合同法》第七条规定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合同为无效合同,无效的经济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条规定:“各部门、各单位要求设立水路运输企业或以运输船舶经营沿海、内河省际运输的,应申报交通部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服务业管理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水路运输服务企业不得以本人名义为他人托运或承运货物,收取运费差价。”  相似文献   

18.
<正>《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是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其法律阶位低于法律,而高于部门规章、省市行政法规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是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出台的规章、管理办法之上位法,是国内船舶运力许可、海事执法、水运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其主要立法目的在于调节国内水路运输行政关系以及部分水路运输民事法律关系。原《水条》颁布于  相似文献   

19.
水路运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对作为水路运输工具的船舶进行有效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船舶登记就是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本文从船舶登记实际工作存在的各类问题出发,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符宣宗 《珠江水运》2023,(11):21-23
我国拥有着广阔的海岸线,且河流众多,水路运输拥有着先天良好的发展优势。针对我国整体运输方式来看,水路运输能够缓解陆路运输的压力,同时也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新时期,水路运输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化解水路运输面临的各项问题,深入挖掘水路运输的各项机遇,并充分发挥机遇带来的优势,从根本问题出发,结合水路运输的发展现状,不断优化水路运输管理体系,以此推动新时期水路运输的现代化、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