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州市某船闸工程已建成通航四十多年,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结构、设备破损老化,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已影响到船闸的安全运行,为保证船闸运输畅通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该船闸工程进行扩容改造工作。为研究软土地基上扩容改造船闸工程上闸首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根据相关地质、地形及设计资料,建立了该船闸上闸首结构连同软土地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该上闸首的应力变形特性,确定了闸首沉降符合一般变形规律,闸首底板拉应力值较大,超过混凝土允许拉应力值,应力分析成果为配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为类似闸首设计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三河船闸拆除重建工作,分析长期超负荷运行、严重老化的三河船闸在其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设计标准与航道条件不配套、制约金宝航道效益发挥等问题,从5个方面阐述三河船闸拆除重建的必要性:是解决船闸自身安全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保障过往船舶通航安全的需要;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是充分发挥金宝航道功能的前提;是管理部门提档升级的前提。为确保船闸运行安全,提升航道通行能力,充分发挥金宝航道的综合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三河船闸的拆除重建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杭州三堡一线船闸自1989年初开通运行以来,已超负荷运行了10年.设计年过闸能力300万吨,实际平均每年过闸750万吨.经检查,闸室部份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浆砌块石闸室墙体严重漏水,墙后回填土大量流失,导致墙后道路下陷,减压排水管被淤塞,无法及时降低地下水位.运行时闸室内水位一旦下降就有一股股墙后水从块石缝隙中泻出.系缆钩环严重损坏,危及过闸船舶的安全和闸室自身安全.  相似文献   

4.
三河船闸的安全检测与加固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河船闸建成于1970年,为典型的"三边"工程,工程设计标准较低.经过30多年的运行,建筑物老化病害、设备设施损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对其土建结构、钢结构进行安全检测和复核后,被鉴定为三类闸.介绍三河船闸加固改造的主要项目和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好三峡船闸的关键技术问题,充分借鉴葛州坝船闸的实践经验,在重点调研葛洲坝船闸运行管理中重大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三峡船闸的引航道口门位置,引航道尺度,船闸水力学,船闸联动运行、船闸维修和保养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三堡船闸是京杭运河沟通钱塘江的枢纽;由一线和二线船闸组成.一线船闸于1989年2月建成通航,总投资1100万元,设计年过闸量为300万吨;它的建成结束了江河相望、咫尺不通的历史,拓展航程400千米.随着货运量的不断增加,一线船闸超负荷运行.于1993年开始兴建二线船闸,1996年12月投入运行,总投资1.5亿元,设计年过闸能力为550万吨.两闸室轴线水平距离100米.  相似文献   

7.
针对船闸设计中的水资源利用问题,从省水技术角度出发,总结了国内外发展趋势.重点围绕巴拿马运河船闸中运用到的省水技术展开概念性分类论述,并结合船闸多目标优化设计理念研究各省水技术的应用特点.巴拿马运河船闸省水技术依靠重力实现,且省水效益与省水技术及运行方式直接相关,本质上是水的空间存储的优化设计.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  相似文献   

8.
针对江苏省高邮运东船闸原有一线船闸处于超负荷状态开展扩容工程研究。从地形地貌、城市规划、投资成本,以及施工难易程度等方面对扩容工程闸位进行综合比较,优选出最佳闸位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杭甬运河的通过能力,分析新坝船闸过闸现状,指出船闸存在超负荷运转问题,提出新建新坝二线船闸、改建浙东引水萧山枢纽、拓宽新坝船闸闸室宽度等3个方案。要解决新坝船闸过闸能力瓶颈,应先改造现有新坝船闸,增加闸室宽度,待日后条件成熟,考虑建造二线船闸。  相似文献   

10.
近日,杭州港航管理局对一线船闸进行了彻底的“全身体检”。三堡船闸是沟通京杭大运河和钱塘江两大水上主通道的枢纽,承担着杭州市水上交通运输的重担。自1989年投入使用以来,一直没有机会进行维修,各类设备、设施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此次运河输水通  相似文献   

11.
船闸三角闸门可双向挡水和动水启闭,具有开通闸运行和门缝输水的突出优势,能够显著提高船闸的运行效率。针对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多座新建船闸开通闸运行技术需求,系统总结了三角闸门船闸开通闸和门缝输水实际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阐述了影响其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分析目前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将运行经验与相关技术指标观测研究相结合,构建开通闸和门缝输水运行的基础理论与规范标准,为其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联石湾船闸位于中山市坦洲镇中珠联围坦洲堤段联石湾涌入口处,是目前进出前山水道的唯一船闸,至今已有28年的历史,目前船闸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需拆除重建。由于船闸主体建筑物(闸首、闸室)的建基面较深,根据工程总体布置,新建船闸与现状船闸相距较近,为不影响现状船闸的运行,必须对新建船闸基坑进行支护。而本工程基坑深度较深,淤泥层厚,基坑支护结构型式的选择对工程的安全及投资影响非常大,因此有必要对联石湾船闸工程的基坑支护工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陆俊 《水道港口》2006,27(4):249-252
随着长三角感潮河段船闸船舶量的迅猛增加,研究新型口门船闸布置与运行方案很有必要。结合南通船闸的运行特点及存在问题,经研究提出了新的船闸布置方案,即在现船闸下游适当的位置增设一个闸首,使现船闸具有3个闸首、2个闸室及2个引航道,提出了新的通闸运行方案和新船闸方案的主要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秦淮河及下坝船闸建成时间较早,受当时技术和经济条件所限,船闸主体及附属设施存在一些缺陷和隐患。针对在管理过程所发现的问题,列出船闸的闸门、靠船墩、阀门、照明等船闸设施结构的设计和建造弊病,研究分析成因和技术革新,为船闸大中修、技术改造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在役船闸因采用同步移泊方式提升运行效率而需要增加或延长导航墙的问题,介绍在役船闸增设2种导航墙结构与其施工方案。以葛洲坝2#船闸和三峡船闸为例,对在役船闸增设2种导航墙结构及其施工流程进行详细阐述。结果表明,对比于传统导航墙结构与施工方式,这2种导航墙结构与其施工方案能够满足运行需求,同时有效减少工期且不影响施工期船舶通航,为大多数在役船闸增设导航墙提供对自身运行影响更小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针对通过能力日益增长背景下的多线船闸输水系统设计问题,以西江长洲枢纽四线船闸群为例,总结了不同阶段通过能力需求引起的船闸设计规模变化。针对二线船闸规模小、一线船闸闸室宽度大、三线四线船闸并列布置同步建设且规模巨大的特点,分别介绍了各船闸输水系统的设计理念。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手段,提出了二线船闸采用消力槛强迫消能、一线船闸采用双明沟消能、三线四线船闸采用互通省水布置等创新成果,并通过原型观测验证了创新成果实效性。提出两条建议:多线船闸总体布局应将高等级船闸布置在河心侧、低等级船闸布置在河岸侧,输水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结构形式、水力指标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由于枢纽船闸引航道口门区特殊的水流结构,口门区泥沙淤积问题是影响河流船闸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枢纽船闸引航道口门区三维水流的结构特点,开发了可高效高精度模拟该区域水流结构的完全三维非静压数学模型,对其水流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消除回流和归顺口门区航行水流的角度,提出了可有效减缓引航道口门区泥沙淤积问题的工程措施,为枢纽通航运能提升和船舶安全高效运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三峡船闸试通航半年简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雄 《水运工程》2004,(5):64-68
三峡船闸试通航半年有关数据表明,船闸设备设施技术状况良好,船闸运行总体表现为较高水平,船舶待闸积压是试通航阶段和当前航运市场条件下难以避免的现象,需要采用综合措施逐步解决。本文对三峡船闸提高通过能力和建立疏通机制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葛洲坝船闸水工建筑物的质量直接影响水利枢纽的使用寿命。葛洲坝船闸运行38年以来,严格执行国家、部颁法律法规及标准对其水工建筑物进行运行维护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维护管理体系,加强日常巡查、仪器监测、日常维护和监测数据管理,采取船闸监测设施自动化改造、结构缝渗漏处理等工程处理措施,创新船闸检修施工方法、工艺和技术,构建船闸快速检修体系,组建专业船闸检修队伍,不断提升运行维护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从而确保葛洲坝船闸水工建筑物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加大了对于水运工程建设投资力度,在实际的水运工程建设施工中,船闸工程作为水运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各方对于船闸工程质量问题非常重视。同时,因为船闸工程结构比较复杂以及施工周期比较长,通常需要在结构施工当中就需要加强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视,但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当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相应的问题,其中裂缝问题就比较常见,这对工程的正常运行非常不利。本文结合内河湘江沿线近几年船闸建设所反应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质量通病,针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以及控制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这相对于船闸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