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水道港口》2017,(4):416-420
对于不能采用重力自流排放雨水的港区来说,雨水泵站的建设属于"生命线"工程,对保证港区生活生产有序进行和防止堆存货物受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某港区雨水泵站建设为例,对泵站的选址、设计能力、水泵选型、运行控制等设计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沿海集装箱港区港内锚地面积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港内锚地,是沿海集装箱港区缓解航道拥堵,提高港口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完善港内锚地面积确定方法的理论研究,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设置港内锚地的沿海集装箱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研究计算期内可能同时占用港内锚地的船舶数量及船型组合;计算不同锚泊方式下所需的港内锚地最大面积。仿真结果与分析结论为沿海集装箱港区港内锚地的规划建设及改造扩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州湾北部港区所处的腰沙—三沙洪—冷家沙海域自然条件及周边建设环境复杂,为满足北部港区开发建设需要,亟待通过港区开发方案的研究,系统探明港区开发条件,科学制订港区建设时序,为北部港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本文通过对通州湾北部港区远岸与近岸开发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对周边环境及后续开发的影响等方面的利弊进行全面比较,明确北部港区的开发建设时序。  相似文献   

4.
自动化轨道吊(ARMG)及自动化轮胎吊(ARTG)是自动化港区堆场设备的2个主要发展方向。为系统梳理传统港区改造为自动化港区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准确把握未来自动化港区发展方向,上海港在2个传统堆场利用局部箱区试验性地实施ARMG和ARTG改造项目。基于该项目实际运营数据,对ARMG及ARTG模式技术现状、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的梳理及研判,分析其与港区环境的互适条件,为传统集装箱港区改造为自动化集装箱港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港口铁路系统的列车运输能力和信号设备的安全性,在黄骅港港区铁路扩容工程中,港区站采用计算机联锁系统取代传统的电气集中联锁系统,在区间采用先进的移频自动闭塞系统,并在港区站采用微机监测系统进一步提高了信号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改善与优化港区站场信号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骅港煤炭港区煤炭装船设计能力1.78亿t,近年码头通过能力一直维持在2.0亿t左右,港航系统能力非常紧张,急需对影响和制约港航系统能力的因素进行研究,提出提高港航系统能力的措施。为了合理确定港航系统能力,对煤炭港区码头和航道的实际运营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对船舶进出港规则进行研究,采用理论计算和计算机仿真分析的方法进行复核计算。结果表明,煤炭港区港航系统能力主要受码头、航道及其耦合匹配关系影响;煤炭港区在现状码头和航道条件下,通过提高泊位装船效率、增加待泊泊位及优化船舶调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港区能力,但提升程度有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港区能力不足的问题;煤炭港区增加装船泊位是提升港区能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外高桥港区集装箱码头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情况和技术特点,建立指挥部管理信息网络,及时、准确、有效地搜集发布工程类、办公类信息,为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与动态的信息支持,辅助高层及中层管理者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进行动态管理,工作流程规范化、制度化,并促进员工信息与知识共享。  相似文献   

8.
蔡丽忠 《中国水运》2014,(5):220-221
工程施工技术不但关系着港区未来的生存,而且对围堤安全性发挥了关键作用,围堤工程具备的临海特点,决定了必须对工程施工技术严格管理控制,迅速提高筑堤技术,综合处理地基,研究新型的砌体预制结构。文中围绕港区围堤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分析了港区工程围堤施工现状,探讨了曹妃甸港区围堤工程中施工技术的运用,最后对港区围堤工程施工技术发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改变湛江港港区铁路道口有人值守模式下占用大量人力资源的现状,提出港区铁路道口无人值守模式并引进全自动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道口智能控制系统、机车智能车载装置、监控中心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组成。系统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激光雷达技术实现对道口公路上人、车、异物检测和闯入报警,基于激光雷达、RFID、GPS等物联网技术实现机车运行位置、状态的检测,基于非接触传感器技术和PLC控制技术实现道口的全自动控制。经现场实践验证,该系统可以实现港区道口的全自动无人控制,提高铁路道口的智能控制水平,大幅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道口通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通行率。  相似文献   

10.
半刚性基层沥青铺面结构在集装箱港区道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半刚性基层沥青铺面结构应用于上海外高桥集装箱港区道路,在国内尚属首创。针对港区道路的特点,结合上海地区水文、地质和建材供应条件及港区生产使用功能要求,通过调查分析和总结集装箱港区已建类似工程道路铺面结构使用情况,分析论证相关施工技术方案,并进行必要的试验,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铺面结构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提出了较系统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1.
城市雨水泵站是市政建设和管理工程的重要公用基础设施,担负着城市排水防涝的重要任务。介绍了一种基于PLC的雨水泵站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西门子S7-300PLC作为下位机,控制7台水泵的启/停数目、顺序以及格栅机、运输机、闸门井启闭机的运行;上位机装有WINCC组态软件,对现场实施监控,并通过GPRS数据传输单元将数据传送到市政部门指挥管理中心。提高了雨水泵站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李铁良  彭刚 《水道港口》2012,(5):458-460
文章设计了基于AT89C52的防汛系统子站,该系统旨在实时获取准确防汛信息,并传送至中心站。项目基于该城市气候及地理特征设计,采集雨量及水位信息,并通过GSM工业手机上传中心站供防汛使用。该子站投入使用后,实现了防汛信息无人化监测。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取水模式 ,即“流动泵站”模式。由于黄河支流河段的特殊性 ,河床宽浅、水流散乱、含泥沙量高。特别是超浅航道给取水泵船的设计带来很大的困难 ,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在推进系统和操纵系统的设计中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 2年来的实船使用证明 ,本船的设计非常成功  相似文献   

14.
双馈调速在泵站上应用是一个全新的应用领域。本文介绍了针对泵站电机和水泵特性的双馈调速系统设计,系统采用按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技术和交-交变频器实现电机转速和功率因数控制,并在泵站现场进行了试验运行。文中给出了试验记录波形及其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5.
国内常用的泵站为半地下式,采用普通机械格栅和污水泵,需要人员值守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在污水处理领域迫切需要实现操作上的自动化,为此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泵站且埋于地下的新型栅渣处理设备—粉碎型格栅。  相似文献   

16.
泵站水锤防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以东江泵站为例,针对泵站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水锤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防护策略,以期为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泵站的电气防火设计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本文针对泵站的特点,对泵站电气设备发生电气火灾的原因,以及在事先预防、消防、自动报警等方面采取的各种措施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船舶电站可靠地运行、控制和管理,提高船舶机舱的自动化程度,对基于微处理器(ARM)的嵌入式船舶电站控制装置进行研究和初步设计。采用先进的嵌入式计算机控制技术,提高系统的集成程度、技术水平和可靠性。本电站控制装置使用一个基于ARM7内核的高性能32位处理器。主要实现了柴油发电机组自动准同步并车、调频调载、自动解列及自动停机等控制功能的软、硬件设计。借鉴以往电站自动并车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软件并车方法,并对新的软件并车方法从硬件条件和软件实现两方面作详细的描述,用Matlab进行了仿真试验,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根据流滩坝枢纽坝下、沱江河口洪水位及李家湾水文站洪峰流量分析了长江回水顶托对沱江河口段水面比降的影响,采用流滩坝枢纽坝下一般受顶托影响和不受顶托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和相应比降分别推求了龙透关沱江大桥受顶托影响和不受顶托影响的3 a一遇洪水位,应用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SMS对上述2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论证受长江回水顶托的龙透关沱江大桥通航净空尺度。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定子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策略在d-q坐标系中建立的数学模型,实现对双馈电机的转速和功率因数控制.并在泵站进行了实验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