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30万吨级超大型浮船坞的结构设计中应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来评估坞体结构强度讨论了超大型浮船坞的结构规范适用性问题。采用的有限元计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坞体总纵强度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包括全坞粗网格有限元计算以及进一步的局部结构细化分析;另一类是坞体局部强度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包括首尾浮箱平台强度、坞墙稳定性和锚泊设备支撑结构的强度计算。通过一系列完整的有限元计算,说明现行的浮船坞规范仍然适用于超大型浮船坞,并最终得出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在30万吨级超大型浮船坞的结构设计中应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来评估坞体结构强度并讨论了超大型浮船坞的结构规范适用性问题。采用的有限元计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坞体总纵强度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包括全坞粗网格有限元计算以及进一步的局部结构细化分析;另一类是坞体局部强度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包括首尾浮箱平台强度、坞墙稳定性和锚泊设备支撑结构的强度计算。通过一系列完整的有限元计算,说明现行的浮船坞规范仍然适用于超大型浮船坞,并最终得出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在30万吨级超大型浮船坞的结构设计中应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来评估坞体结构强度讨论了超大型浮船坞的结构规范适用性问题.采用的有限元计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坞体总纵强度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包括全坞粗网格有限元计算以及进一步的局部结构细化分析;另一类是坞体局部强度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包括首尾浮箱平台强度、坞墙稳定性和锚泊设备支撑结构的强度计算.通过一系列完整的有限元计算,说明现行的浮船坞规范仍然适用于超大型浮船坞,并最终得出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杨俊华 《船舶》2017,28(6):33-36,62
纵向强度试验是浮船坞设计建成后进行的一项重要试验。在试验中,通过调整浮船坞压载舱的水量,使浮船坞中部形成一个与设计弯矩值相同的弯矩,以检验浮船坞在设计弯矩下的总纵向强度和建造质量;同时测量浮船坞的挠度,建立坞中挠度和坞中弯矩的关系,求得设计弯矩下浮船坞产生的挠度,作为挠度监测系统报警值的取值依据。文章以48 000 t举力浮船坞为例,全面阐述浮船坞纵向强度试验,为今后浮船坞的设计和建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0引言当被拖物的拖航阻力较大,单艘拖船的拖力难以满足拖航要求时,可选择多艘拖船共同作业,以满足拖力的匹配需求。海上拖航受风、浪等因素影响无法傍拖或顶推,用2艘拖船并列吊拖也是1种可行的选择。近期,东海救助局用2艘大功率拖船以并列吊拖方式,成功将3个自升式钻井平台从长江口南水道外高桥水域拖至杭州湾临港海工基地。1拖船配置方案1.1相关规范《海上拖航指南2011》[1]和《海上拖航法定检验技  相似文献   

6.
科技动态     
《航海》1989,(4)
德大轮完成环球拖航交通部上海海上救助打捞局拖轮船队所属的20800马力远洋拖轮德大轮,今年上半年圆满完成了15万吨级浮船坞“友联浮坞三号”环球拖航和56万吨级超级油轮“海上巨人号”长途拖航任务。这次远洋拖航历时200天,总航行时间3818小时,总航程35000海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圈半),是我国拖航史上距离最远、时间最长、被拖物吨位最大的一次远洋拖航。“友联浮坞三号”锚泊于美国巴尔的摩港,该浮坞长235米、宽54.8米、型深18.2米,长方型船体结构,  相似文献   

7.
小型LNG船在建造过程中采用滑拖入坞的方法,在坞内进行罐体安装和大合拢,最后沉坞下水。本文主要介绍整个滑拖过程以及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校核整个过程的船体强度。  相似文献   

8.
十七万吨级浮船坞为超大型浮船坞,浮箱由三段组成,其中首尾浮箱与中段浮箱间的过渡区结构相对较弱.文中选择了典型的载荷工况对浮船坞船体结构进行了三维结构有限元强度计算,计算出坞体及过渡区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分布.计算表明,浮船坞结构强度满足要求,强度足够.  相似文献   

9.
李强  赵彤晖 《江苏船舶》2013,30(3):9-10,31
以77 m级浮船坞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某浮船坞进行了整船有限元建模,然后对整船有限元模型在施加约束的情况下,进行了使用中最危险的3种工况计算,最后利用计算得到的各工况下坞体和连接处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对船坞进行了强度和刚度的评估,为坞体结构的使用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提出独立海水塔结构的有限元计算分析方法,运用SACS软件对某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的独立海水塔式提升系统的结构进行建模分析,对该桁架式结构在工作工况和拖航工况时的结构强度进行校核,并采用谱疲劳分析方法对该海水塔结构进行疲劳强度分析及评估。本文的方法和结论可为类似海水塔结构的设计、强度计算及校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中山舰专用浮船坞方案的构思及在设计时为满足其特殊功能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2.
安康  李良碧  姚智  霍发力 《船舶工程》2020,42(9):133-141
半潜式平台在拖行过程撑杆等细长结构承受的波浪砰击对结构安全影响较大,相关船级社规范中明确要求结构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波浪砰击载荷。基于传统势流理论的数值方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浮式海洋平台的水动力和砰击载荷的研究,但是对于复杂的粘性干涉效应、波浪爬升、波浪破碎和波浪砰击等实际工程问题不能够运用势流理论准确模拟。非定常的计算流体力学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能够较为准确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文以982半潜式海洋平台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中的动态重叠网格方法和流域体积域方法VOF(volume of fluid),结合水池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平台在拖行工况下撑杆的波浪砰击进行研究。主要对半潜平台撑杆在三种不同流速和风速的拖航工况下撑杆受到的砰击压力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波浪砰击下撑杆的瞬态砰击压强分布情况,得到波浪砰击压力危险区域,同时给出拖航工况下撑杆砰击压力系数的变化规律,为分析预报半潜式平台撑杆在复杂的拖航海况下受到的砰击压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拖曳系统运动传递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母船、拖缆和拖体构成的拖曳系统,在拖航作业中,母船受风浪扰动发生升沉和纵摇运动,水面扰动沿缆传递至拖体,影响探测设备性能。文中研究的合理简化的母船波浪运动预报模型、结合已有的拖缆动力学计算模型耦合拖体空间运动模型,构造衔接条件和转换关系式,建立较为完整的水下拖曳系统运动传递模型。编制相应计算程序,计算了二段式拖曳方式对扰动的传递,归纳其扰动传递特性。表明该模型可应用于拖曳运动稳定的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一级深拖系统,二级深拖系统具有良好升沉补偿功能,并且较易对拖体进行定深或定高控制。在实际工作中,母船经常需要根据探测情进行回转机动。为了研究母船回转过程中拖体运动规律和拖缆构形的变化情况,采用凝集质量法建立了二级深拖系统的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母船不同回转参数下拖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规律,得到了拖缆的瞬态和稳态构形图。仿真结果表明,在360°稳态回转和360°单圈回转条件下,母船回转半径、拖曳速度均对一级拖体和二级拖体的深度变化以及稳态特性有显著影响。母船小半径大速度回转时,两级拖体的回转半径和深度变化较大,应予以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5.
浮船坞横向强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如华 《江苏船舶》1999,16(6):8-11
浮船坞通常坞体较宽,且采用纵骨架式结构。因此,在浮船坞设计时横向强度的计算显得较为突出。本文以举力31066kN浮船坞为例,提出浮船坞横向强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基于浮式码头的后勤保障设计,以保障远海油气作业。根据油气作业后勤保障的基本功能需求,对浮式码头的功能体系进行设计,并初步确定主尺度。根据功能模块化体积限制,对船舶进行概念设计,确定浮式码头的主要特性。分析浮式码头的稳定性和系泊要求,对浮式码头概念设计进行数值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浮式码头概念设计可满足我国远海油气作业需求,有望形成一种新型远海油气作业后勤保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浮船坞沉浮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浮船坞的自动化程度,本文针对某浮船坞,开发了浮船坞沉浮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对系统的总体设计、控制程序和监控软件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在浮船坞上的实际应用表明:浮船坞沉浮自动控制系统能够使浮船坞的沉浮过程更可靠、更快捷、更平稳。  相似文献   

18.
某船坞加装引船防护系统设计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某船坞加装引船防护系统设计方案中牵引计算、轨道设计、小车设计、操控系统、轨道安装措施和轨道安装基础的强度计算。实践证明,该系统设备运行安全可靠,其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率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MMG分离式船舶运动数学模型以及拖缆的悬链线模型,构建了由拖船——拖缆——被拖船组成的拖航系统操纵运动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对该系统进行了操纵运动模拟仿真。主要的仿真项目包括拖航系统改变航向和受到小扰动时的运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影响拖航系统航行性能的诸多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拖缆的长度、拖航速度、被拖船的拖航点位置。针对浅水效应给予拖航系统的影响以及通过改变PD控制参数改善拖航系统航向稳定性进行的初步探讨,得到了一系列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水下拖曳体的艉部线型是决定其水动力性能的重要特征之一,良好的艉部线型对减小拖曳体的形状阻力系数,提高拖曳航速,减小拖缆的张力等都有积极意义。选用带十字尾翼的水下拖曳体作为研究对象,应用k-ε模型对其艉部流场特性进行精细分析,分析静压力系数Cp沿拖曳体长度方向的分布,并对水下拖曳体与尾翼交接部上游马蹄涡流动的产生及发展过程进行计算,得出拐角区的流线及流场。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计算模型和方法合理,可在此基础上应用到其他水下拖曳体的外形优化设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