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石围堰是一种常见的围堰支护方式,其稳定性及抗渗效果对水利枢纽工程的安全施工具有重要影响。以常德市艳洲枢纽一期上下游横向土石围堰工程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区域存在的岩体破碎及碎裂、软弱夹层和滑坡3方面共同影响的恶劣地质情况,提出多层交互防护施工方案,进一步对土石围堰的边坡、戗堤块石护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首先,详细介绍了艳洲枢纽围堰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所带来的施工困难;然后,通过理论分析对围堰结构和防渗设计进行研究;最后,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土石围堰的稳定性。工程施工结果表明,设计方案满足恶劣地质条件下围堰变形控制的要求,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伟帆 《中国水运》2014,(9):324-326
结合某袋装砂围堰工程,对围堰填筑过程进行了变形与应力监测分析。研究了施工塑料排水板后软土强度增长规律,并分析了不同时间软土强度增长对围堰整体稳定性的贡献程度,提出了施工塑料排水板后二级围堰施工前合理间歇期及插板顺序的优化方案。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及稳定计算,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以瓯飞一期围垦工程北闸双排钢板桩围堰为背景,介绍滨海超深厚软土地基中双排钢板桩围堰方案与施工技术。为研究双排钢板桩围堰结构安全性,对围堰抗倾覆和整体稳定进行演算,并利用有限元法对围堰施工全过程进行数值分析,得到不同施工工况下钢板桩、拉杆的受力状态以及围堰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围堰结构安全性满足相关规范规程要求,有限元法计算围堰变形比实际情况大,说明该计算方法分析围堰结构安全是偏安全的;围堰前后排钢板桩及拉杆内力最大值工况出现不一致,建议围堰设计时应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选择出各个结构最不利工况;围堰外侧海水位采用平均高潮位分析围堰结构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建议采用设计高潮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大唐东营2×1000MW新建工程厂外取排水口临时围堰型式进行研究,综合考虑黄河流域粉黏土地质及取材方便等特点,结合油田及政府部门对临时围堰的要求,确定采用充填砂袋、钢板桩及倒"T"混凝土压顶的结构型式。对围堰不同工况的稳定性和渗透进行了计算,并进行了物模实验。围堰施工后抵御了多次风暴潮,渗水量控制较好,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海上钢板桩围堰为研究对象,采用理正深基坑软件和Plaxis3D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施工中不同工况下,钢围堰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变化。通过分析比较两种模型的计算过程及结果,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加强海上钢围堰整体结构稳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齐辉  李毅 《水运工程》2022,(8):192-196
在海岛船坞扩建施工中,围堰为船坞施工提供干作业环境。围堰施工是船坞扩建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决定船坞扩建施工的成败。结合工程实践,因地制宜优化设计海岛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船坞扩建临时围堰结构形式。研发了一种新型复合围堰结构,通过有限元法建模验算,确保了围堰结构的稳定性和抗渗性要求,为船坞扩建施工提供了良好的干作业环境。实践证明,该船坞扩建围堰施工技术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深圳孖洲岛友联修船基地船坞堵口围堰采用沉箱式,基床厚度为0.5~9.0 m,在深基床内进行高压旋喷作防渗止水结构。在降水过程中,要确保围堰内水位平稳下降,避免基床产生突变;同时要观测渗水量,以检验防渗止水结构的效果;并对围堰的沉降位移进行观测,及时进行分析,以便指导施工。因此,在船坞围堰内降水时,保证围堰的稳定性是抽水中的首要问题。对这次抽水施工的若干问题如抽水方案、测定渗水量方法、沉降位移观测及分析等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富春江船闸扩建改造工程是国内首个在现有运行的枢纽下游紧接原船闸扩建一座高等级、大尺度船闸的工程。由于枢纽库区容量小,无法结合船闸施工进行泄洪调节,且施工围堰距离枢纽泄洪闸较近,需要占用河道一定宽度,将对枢纽泄洪和防洪产生一定影响,泄洪产生的强大水流冲击也将对围堰和基坑的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因此,需要对施工导流和围堰方案进行重点研究。通过对3种不同围堰布置和结构形式的综合比较,推荐采用土石过水围堰方案。该方案施工难度小,工程投资适中,能够满足防洪和工程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鼎衡船坞工程围堰位于长江岸侧陡坡、深水区域,围堰内侧深达十几米的坞首结构施工基坑对围堰的稳定影响较大.通过对围堰设计与施工的研究,对结构设计与施工进行优化、创新,结合工程现场条件,制定出合理的最优施工方案,解决影响岸坡稳定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围堰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临时设施,其稳定性直接影响施工安全。水位变化会导致围堰所受水压力发生变化,形成动态水压力,这会对围堰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以水位变化的动态水压力对围堰稳定性的影响为切入点,首先阐述了水压力的基本概念和水位变化对水压力的影响,提出了动态水压力的计算方法;然后具体分析了水位变化对围堰抗滑稳定性、抗翻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的影响;最后,详细计算了案例中水位变化的动态水压力并分析了其对围堰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旨在对水位变化动态水压力及其对围堰稳定性的影响机理进行全面分析,为围堰的设计、施工和运行阶段的安全防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施工围堰是船闸施工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是船闸工程安全施工的前提和保障。船闸改造施工围堰方案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并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文中对运东船闸扩容工程现场施工围堰进行概述,介绍了施工围堰施工过程、工艺和措施,并明确施工的过程控制和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2.
董志远 《中国水运》2014,(5):259-261
以跨京杭运河特大桥水中主墩承台施工为例,结合水中深水承台施工常见的钢围堰施工工艺,通过对各种型式钢围堰的选型比较,确定适合于深水条件下的外壁为拉森钢板桩和内壁为钢结构密封板组成的双壁钢结构围堰方案,并结合工程实际,对双壁钢结构围堰的设计、制作、安装就位等施工环节进行了优化和创新,可为类似条件下的深水承台施工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评估某人工岛大圆筒围堰结构在三个重要施工阶段的稳定性。文中建立了不同施工阶段下大圆筒围堰结构及其土体的"结构-地基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根据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最终计算得到在各阶段下大圆筒围堰结构的稳定安全系数Kα均大于1,表明结构安全。同时,文中分别计算并分析了大圆筒围堰结构在不同阶段下的最大位移smax及其出现位置。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模袋固化土围堰结构的应用及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连云港围海造地工程中的围堰结构及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以探讨经济的围堰结构型式和合理的施工控制流程。  相似文献   

15.
以鹤洲水道桥为工程背景,围绕深埋式承台锁扣钢管桩围堰技术进行探讨,阐述其总体设计方案,对其构件建立有限元模型,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并具体分析其施工流程,通过对锁扣钢管桩围堰的监测结果表明,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后期承台的施工提供了良好的干施工环境。  相似文献   

16.
双排钢板桩施工围堰方案比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雄伟 《中国水运》2014,(7):376-377
面对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双排钢板桩围堰具有施工较快,围堰体结构稳定等优点,逐步在水利工程中大量采用。文中对双排钢板桩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双排加筋钢板桩的安全系数、投资费用和施工工期进行定量计算,为工程围堰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株洲航电枢纽施工导流及水流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军 《水运工程》2007,(6):56-61
分析了株洲航电枢纽施工导流的特点和施工导流方案,根据模型试验成果和坝址自然条件,拟定了合理的围堰断面形式,对围堰进占与截流进行了分析计算,确保了围堰顺利实施,以及工期和投资目标的实现。同时,根据一、二期施工导流的通航水流条件,提出了坝址河段江心洲洲头、左、右汊护坡的防护方案,实现了枢纽安全度汛。株洲航电枢纽的施工导流和水流控制,为工程顺利完工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海域工程干施工围堰的截渗设计是干施工围堰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大型海上施工围堰的截渗结构均为陆上施工,其工程造价高、工期长。某海域工程大型围堰首次应用复合土工膜获得成功,由于其可随围堰结构一起进行水上施工,因此,达到了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的设计要求,可供今后此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由于北方某船坞工程坞口的施工采用聚丙烯编织袋充填砂的围堰方案,而围堰下部存在渗透性较大的粉砂层,有渗水量大的风险,为保证该围堰结构的挡水可靠性,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中的热分析单元法分析围堰的渗流特性,并在采取挡水、降水措施后分析围堰的挡水效果。结果表明:挡水、降水措施能保证围堰的渗流稳定。  相似文献   

20.
针对渠江风洞子航运工程施工导流方案中二期导流时段过流断面流速大,下游河道抗冲刷能力不足、上游围堰堤头头部冲刷显著等问题,在施工导流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导流设计方案优化研究。采用优化施工导流平面布置、加强下游消力池抗冲设施设计,优化全年纵向围堰堤头结构形式、枯期纵向围堰长度等方案,结合枢纽总布置、施工工期、施工强度、工程投资等因素,并对优化后的施工导流模型进行试验验证,提出满足施工要求的导流设计方案,用于指导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