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工程车辆液压行走驱动系统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有工程机械PID控制器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推理实现了对PID参数在线自整定模糊自适应控制,并且在MATLAB软件下将该控制器在车辆液压底盘试验台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参数自适应模糊PID控制能使系统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传统固定增益PID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响应速度过慢、稳态性能差、转矩脉动较大等不足,文章利用具有参数自整定功能的模糊PID控制器对矢量控制系统进行改进,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模型,对PMSM电机的位置控制和突加负载情况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可显著提高系统鲁棒性,很好地满足了永磁同步电机高精度、快响应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89C52单片机为核心,建立参数Fuzzy自整定PID控制的电加热炉温控系统。通过模糊控制方法,在线整定PID的KP、KI、KD三个参数,实现对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4.
以Carsim软件中的仿真模型为基础,对汽车防抱死系统(ABS)的模糊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具有较好的自适应能力,可根据事先制定好的模糊控制规则对PID参数实现实时修改。以ABS滑移率控制原理及模糊控制理论,制定了整车ABS模糊控制策略。利用CarSim中整车模型,应用Matlab/Simulink设计了ABS模糊控制器,搭建了ABS整车控制系统。借助Car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进行ABS控制策略的仿真实验验证。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参数自整定模糊控制的ABS控制策略相对于无ABS控制和常规PID控制,提高了汽车行驶制动稳定性制动效能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5.
在现有PID控制器的基础上,利用单神经元的自学习性能实现了对PID参数的在线自整定自适应控制,并且在MATLAB软件下将该控制器在液压泵控制系统中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单神经元PID控制能使系统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对进一步应用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电液比例电磁阀作为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控制效果直接关系到换档过程的舒适性.对比例阀电流反馈闭环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设计了比例阀的电流反馈控制系统硬件电路,为了能够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利用遗传算法对PID的控制参数进行了整定,并采用了整定后的参数对比例阀进行控制.最后通过实车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干混砂浆配料系统采用传统PID控制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方法。新方法从系统输入取配料误差、误差变化率等参数修正,实现PID参数在线自整定。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后,配料系统调节时间更短,响应更快,抗干扰能力和适应参数变化能力都优于常规PID控制。  相似文献   

8.
悬架系统是缓冲地面不平度对车辆扰动的重要工具,对行驶的平顺性有重要的影响。在对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某车型半主动空气悬架的1/4实体模型及1/4车体半主动PID仿真模型,并用遗传算法对PID参数进行了整定。通过对所建模型的联合仿真与控制分析,结果表明:所采用的PID参数整定的策略是有效的,将其结果输入到联合仿真的模型中,改善了车辆行驶的平顺性。该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悬架的设计效率,为悬架的优化控制策略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遗传算法的半主动悬架模糊PID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满足汽车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半主动悬架的模糊PID控制器,并利用遗传算法来优化模糊控制器的量化因子和PID整定公式的比例因子,通过模糊推理方法求解PID参数的调整系数,以实现半主动悬架控制.对某轿车整车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模糊PID控制能有效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汽车侧倾稳定主动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ADAMS/Car下建立了前、后悬架都装有主动横向稳定杆的95自由度虚拟整车模型.采用模糊PID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对车辆抗侧倾性能进行了联合仿真,实现了PID控制过程中参数的在线整定.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可有效减小车身侧倾角,在保证乘坐舒适性的同时提高了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参数的最优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燃料电池测试平台空气系统的控制算法,目的是获得最佳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控制,使得系统调整时间最短。建立了燃料电池空气子系统的温度控制模型和湿度控制模型,给出了控制算法,并将本研究的最优控制算法应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实现了系统的最优控制。  相似文献   

12.
The simulator motion cueing problem has been considered extensively in the literature; approaches based on linear filtering and optimal control have been presented and shown to perform reasonably well. More recently,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variant of the optimal control approach; MPC is perhaps an obvious candidate for motion cueing due to its ability to deal with constraints, in this case the platform workspace boundary. This paper presents an MPC-based cueing algorithm that, unlike other algorithms, uses the actuator positions and velocities as the constraints. The result is a cueing algorithm that can make better use of the platform workspace whilst ensuring that its bounds are never exceeded. The algorithm is shown to perform well against the classical cueing algorithm and an algorithm previously proposed by the authors, both in simulation and in tests with human drivers.  相似文献   

13.
主动悬架最优控制整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董波 《汽车工程》2002,24(5):422-425
以一个车辆的整车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轴距预瞄信息,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一个车辆的悬架控制策略,通过模拟和仿真的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并分析了轴距预瞄控制对于改进车辆性能的能力,检验了所建立的整车模型。  相似文献   

14.
汽车ASR系统控制算法及其硬件在环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节气门开度调节为主、制动干预为辅的汽车ASR控制算法.以常用节气门开度调节算法为基础,提出了自适应PID控制算法.制动干预采用传统的逻辑门限值法.为保证车辆加速的方向稳定性,研究了制动干预时的横摆力矩估算法,并根据横摆力矩限制制动压力来防止车辆的横摆运动.基于上述算法编写了程序代码写入自行开发的ECU,采用dSPACE硬件在环仿真系统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算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5.
Human in the loop (HIL) simulation has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opularity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work, a novel approach to traction control is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in a HIL environment, exploiting th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f framing the problem in a manner that more closely matches how a human expert drives a vehicle. An adaptive gradient ascent algorithm is at the heart of the proposed solution to longitudinal traction control. A real-tim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radient ascent algorithm is developed using linear operator techniques, even though the tyre–ground interface is highly non-linear. The adaptive traction control algorithm is based on two separate, but related, estimation algorithms that estimate both the instantaneous traction force and a unique predictive traction force model. This adaptive control algorithm, the necessary estimation algorithms and their real-time implementation are described in this work. The results, when implemented as a driver assist application on a 6-DOF motion platform, with a HIL, are also presented. This work demonstrates the utility of a 6-DOF motion platform in developing and verifying vehicle control algorithms with a HIL.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发动机工作时引起的整车振动,提出了使用多通道滤波x-LMS (MFXLMS) 算法作为主动悬置系统的控制算法。以发动机转速信号作为参考信号,主动悬置安装位置下方的两路加速度信号作为误差信号。根据算法完成试验平台搭建。采用白噪声电压信号作为输入激励,通过 LMS算法离线辨识得到主动悬置到加速度传感器的多路次级通道,在dSPACE上完成实车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MFXLMS算法的运用显著降低了发动机不同转速工况下引起的测点加速度响应,提高了整车的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7.
以单路口交通控制为研究时象,指出了传统单路口控制策略中存在的一些缺陷,提出一种优化的交通信号控制策略:实时自适应控制。按照该策略,采用非固定相序控制方案,并提出了相应相位持续时间的具体算法。然后,建立了实时自适应策略的着色Petri网(CPN)模型,对CPN模型进行静态结构分析和动态仿真分析,检验并确认所提出的策略和算法的可行性;最后,通过建立交通信号控制的评价指标来对该策略进行评价。仿真结果表明,与固定相序、固定相位持续时间的策略相比,该实时自适应控制策略对单一十字路口实现了更为有效和优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改进的有限时间最优预瞄横向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莹  李克强  高峰  郭磊  连小珉 《汽车工程》2006,28(5):433-438
提出了有限时间最优预瞄横向控制算法,根据高速公路车道保持系统实际控制要求,使用了同时考虑车辆当前偏差、预瞄点偏差和控制变量的有限时间二次型性能指标函数。运用最优跟踪算法并进行预瞄距离内曲率恒定的假设,使得控制器参数可以离线求解,保证了车辆控制的实时性。通过仿真及实车试验验证,该控制算法具有较好的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逻辑的交通信号控制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交叉口信号控制算法,并通过对相位顺序进行优化,获得了更好的控制效果。与传统的信号模糊控制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相位组合灵活、延误时间小等优点,能够有效解决交通流不平衡的问题,更适应城市交叉口实时变化的交通状况。仿真研究表明:该控制算法能够大大减少车辆延误时间,是进行城市智能交通控制的一种实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新型柴油机电控系统喷射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一种新型柴油机电控制油射系统中,高压喷射过程是基于角度的过程,而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电磁阀控制是一个基于时间的过程,为了实现精确的喷射过程控制,必须利用油泵凸轮轴瞬时转速完成时间和角度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