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建立船舶之间相互采取转向避让行动后相对运动线变化角的数学模型,对避让行动的结果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其变化规律可用于指导海上避碰实际,达到安全和有效避让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转向结合变速避让行动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相对运动线变化角a=17.5°为船舶大幅度避让行动衡准,对不同相对舷角的来船,对本船采取转向结合变速的避让行动时的转向和变速幅度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追越,对遇和交叉相遇是航行中两船相遇的3种局面。舰艇在航行中如何避免碰撞,要正确地判断当时的局面与存在的碰撞危险,按《内规》的要求,采取有效地避让行动。  相似文献   

4.
在两船构成碰撞危险或紧迫局面时,只要当时环境许可,驾驶员应及早地按规则要求采取避让行动,如有足够水域一船采取转向避让。在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两船已逼近到相当接近的局面时,单用转向避免碰撞的两船最近距离模拟器试验为10-12倍船长。  相似文献   

5.
在两船构成碰撞危险或紧迫局面时,只要当时环境许可,驾驶员应及早地按规则要求采取避让行动,如有足够水域一般采取转向避让。在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两船已逼近到相当接近的局面时,单用转向避免碰撞的两船最近距离模拟器试验为10—12倍船长。  相似文献   

6.
船舶在互见中航行避让时,由于对各种条件的认识不同或当时的局面比较复杂,常常使船舶驾驶员产生判断上的失误,而导致两船或多船间的不协调行动,严重时产生碰撞。导致不协调行动的原因中,有两个因素不容忽视,即驾驶员的认识、判断和当时会遇的局面。为了能够真正做到防止互见中船舶不协调行为的发生,不仅要对会遇情况正确认识判断,还要根据局面的不同,采取适合于当时情况的避让措施。  相似文献   

7.
追越、对遇和交叉相遇是航行中两船相遇的 3种局面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避免碰撞 ,要正确地判断当时的局面与存在的碰撞危险 ,按《内规》的要求 ,采取有效地避让行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能见度不良船舶的行动规则及近距离避让两方面着手,阐述进江海轮在能见度不良时的操纵避让措施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使船舶驾引人员能从中得到启发,对进江海轮在能见度不良时的安全航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驾引人员的实际应用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的主要作用是指导船舶驾驶员、引航员如何采取避让行动以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以及为船舶间发生碰撞事故后的责任划分提供法律依据,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和执行《规则》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规则》里面"驾驶和航行规则"中的存在容易引起误解的有关"不应妨碍"条款,提出个人的理解和修改意见,以利于《规则》的更加完善和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船舶驾驶了望、雷达操纵、航速控制和改向避让行动等四方面来论述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时的安全操纵措施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船舶在互见中不协调避让行为产生的原因;为防止互见中船舶不协调避让行为的发生,不仅要对当时的会遇情况作出正确判断,还要采取适合于当时环境和局面的避让措施。  相似文献   

12.
“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第19条第5款要求,在能见度受限制水域及其附近航行相互看不见的船舶,“除已断定不存在碰撞危险外,每一船舶当昕到它船雾号显似在本船正横以前,或与正横以前的他船不能避免紧迫局面时,应将航速降低到能维持其航向的最小速度。必要时应把船完全停住,而且,无论如何,应极其谨慎驾驶,直到碰撞危险过去为止”。对本款如何正确理解?对一般船舶来说决定维持航向最小速度应考虑哪些因素?在操船实践中如何执行以上规定?这些问题教材和专著涉及较少,但实际操船中对正确执行“规则”,正确采取避让行动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了船舶在长江航行中,驾引人员的安全意识、法规意识和当前发生碰撞事故的特点,提出了实操过程中安全避让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允许直航船独自行动的时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英语原文的赢我和避让行为协调的重要性等方面关于允许直航船独自行动的时机进行分析,认为:只有当社路船显然没有遵照本《规则》的条款“正在”采取适当行动时,直航船即可以独自采取操纵行动以避免碰撞;如何让路船尊《规则》的条款“正在”采取适当行为,尽管当时让路的避让行动还未达到“适当”速度,直航船也不能独自行动,否则易造中面混乱,使两船行动难于协调。  相似文献   

15.
分析比较对遇态势下不同阶段船舶避让行动的法律依据及转向避让效果,以及最后允许用舵的极限距离,总结得出在对遇态势下,何时应该行动,以及能够选择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6.
在结合传统模糊控制跟驰模型的基础上,将侧向避让车道作为一个考虑要素引入模糊控制,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增加相应的控制规则,对其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将侧向避让车道情况引入考虑后的模糊跟驰控制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与合理.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长江下游南浏段定线制向上游延伸问题,从航路、穿越、锚地和停泊区、河汉避让、航标设置等方面阐述了己见,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低空空域飞行冲突避让算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预防航空器在低空空域飞行中发生相撞,根据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的飞行间隔规定,采用速度矢量三角分析法,分析了避免冲突的基本条件,确定了航空器B与航空器A的速度矢量关系,提出了调整速度和改变航向两种解决方法,推导出速度和航向改变量的计算公式。通过系统演算和DRS-98型雷达管制模拟机的验证表明,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使用改航法避让飞行冲突,航空器之间的距离和航向差越大,航向的改变量就越小;当航空器之间的距离大于6倍的飞行间隔时,应当使用调速法避让飞行冲突,这样航空器可以继续保持原定的飞行航线。  相似文献   

19.
与正横前来船构成交叉相遇时,如让路船采取单用减速的措施,则随着减速幅度大小的变化,TCPA(最近会遇时间)和DCPA(最近会遇距离)也按一定规律变化,文中结合数学报导,分析了两者的变化规律,从而为驾驶员确立最佳避让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交叉口拍摄视频的观察实验,对非机动车不安全行为进行了分析,对交叉口的直行非机动车与右转机动车之间的冲突现象进行了观察,对冲突发生时非机动车避让机动车的轨迹进行了分析.并从骑行者性别、年龄和车辆类型等角度人手,分析了不同因素对避让轨迹选择的影响,同时,验证了直行非机动车与右转大型车辆冲突时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后,从机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