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介绍Superpave技术和分析马歇尔设计方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Superpave技术应用醴茶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可行性.应用Superpave理念对醴茶高速路面结构进行了优化,对比了优化方案的经济性,同时对Superpave的施工要点进行分析,以保证Superpave技术在施工中能够得到良好实现.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Superpave技术的应用背景,并分析了马歇尔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应用Superpave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要点进行介绍,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重载交通路面工程面层Surperpave混合料施工环境恶劣、工期短等难点,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Superpave混合料的施工,并重点介绍了各环节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研究成果可为Superpave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Superpave沥青路面技术在江苏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符冠华  吴建浩 《公路》2002,(5):86-89
介绍了Superpave技术在江苏省的应用情况,从沥青PG分级,集料特性,级配组成,混合料的体积性质指标以及施工控制等几方面论述了Superpave技术在江苏省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江苏省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技术观点,希望为Superpave技术在其它地区的应用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Superpave的设计特点及掺加阻燃剂的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的隧道路面铺装方案,以天津莲花岭、大岭后隧道沥青路面为依托,进行阻燃沥青Superpave铺装施工.从现场检测和应用情况可知,隧道铺装方案及阻燃沥青Superpave设计及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6.
Superpave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利 《公路》2005,(10):145-149
着重介绍了美国Superpave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在湖北京珠高速公路应用中的配合比、施工要点和质量控制,并总结了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Superpave 技术在开阳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通过Superpave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和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要点来介绍Su—perpave技术在广东省开阳高速公路中的应用,为今后推广使用Superpave沥青路面,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设计、生产、施工各个环节,对如何控制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进行了论述。通过认真分析原因,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加强各环节的检测,不断总结经验,可以对Superpave混合料的级配进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马树勋 《交通科技》2006,(3):98-100
Superpave技术与传统的马氏技术是两种不同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根据推广应用Superpave技术取得的经验和测试数据,简要介绍Superpave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和必须注意的若干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Superpave技术在成绵高速公路复线项目路面工程的运用,对所涉及的材料选择、混合料设计及现场施工控制进行一系列的总结,以利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薄层易密实沥青混凝土(EasyCompactAsphahConcrete,简称ECA)作为道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最新手段,主要用于车辙填补和薄层罩面,可有效的处治路面车辙病害,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2009年6月宁宿徐高速公路用“易密实的ECA-10沥青混合料填补车辙及薄层罩面”相结合的新型养护技术对局部车辙病害路段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以保水式路面混合料为研究对象,从保水式路面母体结构的选择、混合料原材料性质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以空隙率为主要的设计依据,提出母体沥青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临长高速公路平江连接线改造工程,介绍了就地冷再生的施工技术原理和施工工艺,并分析了水泥含量对基层强度的影响,最后还对经济效益进行了简单分析。结果表明,就地冷再生是一种非常适宜的道路翻修改建方式。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速公路普通存在的高温车辙病害现象,研究了以粗集料CBR值确定粗集料比例、以矿料间隙率确定细集料比例,根据沥青混合料所处不同结构功能特性确定粗集料设计密度的适合于南方高温多雨地区的抗车辙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路面典型结构研究可以使路面结构设计标准化、图表化、规范化,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介绍了国内外典型沥青路面结构研究现状,同时对贵州高等级公路典型沥青路面结构试验路的选取、沥青混合料级配确定、现场检测和长期观测方案等进行了论述。通过对试验路性能的现场检测和长期观测,验证各种沥青路面结构方案的合理性,指导贵州地区今后沥青路面建设。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常存在明显的偏压,一般在偏压洞口明暗交界前方设置明洞。为减少开挖量,偏压侧临时边坡往往较陡,受降雨或施工扰动易产生失稳滑塌。针对隧道洞口临时边坡滑塌的工程实例,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有限元法反算边坡力学参数,并进行边坡破坏模式特征的探讨,从而为类似地质条件下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分析、加固与防护以及现场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方法,针对传统的人工测量高速公路路面裂缝方法的多种弊端,提出一种对高速公路路面裂缝的图像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处理的新算法,采用几何学原理,将现实世界的三维坐标,投影为二维信息,通过一系列的转换,可以精确地得到裂缝的长度与面积。实验结果表明,可以较精确地测量出裂缝的长度、宽度及面积,为高速公路路面裂缝的分析和管理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采用不同级配的两种AC-13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劈裂、冻融劈裂、单轴抗压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沥青路面表面层混合料的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强夯置换法在高原重盐渍土路基施工中的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万频 《中南公路工程》2011,(5):108-110,114
在青海格尔木盐湖地区察格(察尔汗至格尔木)高速公路施工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但通过科研、设计、试验、施工、检测等人员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成果。主要通过阐述该地区盐渍土特性和成因,分析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简单介绍了盐渍土的防治方法和强夯置换法施工原理,介绍了该路段路基施工中所采用的强夯置换法施工工艺、参数及需要注意的事项。通过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及载荷试验检测证明:所采用的强夯置换法施工工艺处理高原重盐渍土地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目前沥青路面在层间粘接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目前规范设计计算方法中将沥青路面层间粘接状态全部采用完全连续不妥,并根据工程实际分析了不同路面结构层的层间粘接状态,提出了滑动系数取值表,并分析了考虑不同结构层层间粘接状态对不同沥青路面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