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从评估目的、评估流程和评估要素(范围、方法)等方面人手梳理建设项目中社会风险评估与环境影响评价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基于防范和减少项目建设负面影响的社会风险评估与环境影响评价在评估流程、评估要素等方面存在紧密相关和交叉的特性.在此基础上,以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为例,阐述二者在建设项目中各工作阶段的关系,并借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的经验,提出社会风险评估方面的对策建议,为推进建设项目社会风险评估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总结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公路水土流失形成的原因,公路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危害的基础上,探讨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但目前我国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管理比较薄弱,实施环境监理能够有效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本文主要是从公路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方法体系的角度进行阐述的。  相似文献   

4.
结合公路建设的特点和新疆气候环境特征,分析了新疆公路建设水土流失的特点和公路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原则,提出了新疆公路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简要介绍了关兴公路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措施设计的主要特点和内容。  相似文献   

6.
柏鲁甬 《中国水运》2009,(3):212-213
对山区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山区公路建设应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公路建设步入良性化轨道的观念,为山区公路改建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从法律和理论层面分析了建立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流程的必要性,确定了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港口的时空边界;给出了上述边界内水环境影响因子、大气环境影响因子、声环境影响因子和土壤环境影响因子的具体项目;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流程。所得结果将有助于形成绿色GDP核算体系下的港口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  相似文献   

8.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文中针对当前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长兵  林宇 《水道港口》2008,29(1):63-67
国家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公众参与非常重视,相继出台多项相关法规政策。目前对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形式和方法国内外已有一些理论研究和较多的实践应用,但对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采取何种有效的公众参与模式尚需深入研究。通过对国内十多个港口总体规划环评案例进行归纳总结,阐述了港口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目的与意义,分析提出了港口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工作原则、工作方案和调查意见统计分析方法,并针对港口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港口规划环评中开展公众参与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配置的经济合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宇  刘长兵  张光玉 《水道港口》2004,25(Z1):143-145
文章主要针对交通建设项目如何经济合理地配置环境保护设施的问题研究,分析了目前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配置中普遍存在的"配置不当、资源浪费"等问题,结合宁夏盐池~兴仁公路建设项目介绍现有可借鉴的成熟经验,并对公路降噪配置、公路沿线绿化工程的经济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目标与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相关内容的解读,从环评的角度论述了公路网规划的特点,总结了应在公路网规划阶段控制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文中从决策支持、规划完善和预防措施3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公路网规划环评的主要目标,以上述目标为导向提出了中国当前开展公路网规划环评的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并全面介绍了为实现上述目标,公路网规划环评所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大型水利水电开发建设项目施工期具有占地大、施工作业面积广、土石方开挖量大的特点,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对生态造成影响,如何减少施工期弃渣带来的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成为一种挑战。为此,以岷江龙溪口航道枢纽工程施工期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为例,研究表明:在施工期优化施工工艺、施工区布置、施工工序等可有效减少弃渣产生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弃渣减量和弃渣资源化利用途径,可为国内其他规划和航电枢纽在建项目的生态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在造价、工期、效果、环保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被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民用建筑、机场、高速公路等工程建设中。本文以广东某填海工程为基础,阐述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对策,分析、总结了地基处理结果,为类似施工问题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During the past decades, the number of coastal and marine construction projects has multiplied in China, posing a serious threat to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in its waters. In contrast, there are few rules dealing with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impact assessment which has not yet become a mandatory procedure in various coastal and marine construction projects. With China putting forwar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protection of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need of various coastal and marine construction projects might become more frequent. Chinese legislation in this domain, undergoing important revision, intends to establish a mandatory procedure of proactive archeological investigation. This revision could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rotection of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as well as the coastal and marine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hina but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are still far from satisfactory. The present study will review the current Chinese legislation concerning the impact assessment of marine or coast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on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and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at the legislative level.  相似文献   

15.
港口环保竣工验收发现的主要问题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兵  林宇  王临清 《水道港口》2007,28(3):202-205
通过调查国内14个代表性港口近20个国家级大、中型建设项目的环保竣工验收情况,对港口项目环保验收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各港口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着包括施工期环境管理不到位、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落实不全面、营运期环保设施运行效果不佳等问题。存在问题的有效预防和解决途径应是建立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制度和环保备案制度,加大对建设单位的宣传教育,强化环保意识和守法意识,以及加强港口建设项目营运期环境保护监管力度等。  相似文献   

16.
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生态建设与保护技术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长江生态航道的建设,依托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建设工程,针对工程河段生态环境特点及保护需求,研发多种生态型整治建筑物结构。在工程受影响区域,探索人工鱼巢、生态浮床等生态修复尝试。计算与分析潮汐河段施工引起的水体悬浮物浓度对取水口及水源地影响,提出防护方案。在研究噪声对江豚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声学驱赶与声学诱导技术。提出全过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管理办法。成果均已应用于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工程,结果表明生态效果良好,无生态环境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7.
蒋俊波  张庆 《水运工程》2018,(8):205-208
迪拜政府对位于野生动物保护区内的哈斯彦电站海工项目施工作业提出了极高的环保要求,项目团队对当地政府的各项环保承诺是该项目开工许可获批的前提条件。阐述了以下问题:在项目属地周边无类似经验可供参考的情况下,从项目勘察设计到施工阶段,如何积极探索并有效解决各类环境和生态保护方面的问题,并最终从当地政府获取CEMP等相关环保文件的批复;以及在该项目开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如何实施迪拜政府要求的各项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航电枢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重点不突出、要点把握不够等问题,对赣江流域不同航电枢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成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航电枢纽项目在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工程分析、生态影响评价、水环境和水文情势影响评价中的要点,对指导航电枢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减缓航电枢纽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优化航电枢纽环境保护设计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整治河段多、环境复杂、涉及环境敏感区密集、社会敏感度高等问题,分析工程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明确工程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通过建立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管理组织机构及制定环境保护工作管理原则,对工程建设进行全过程环境保护管理。实践表明工程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了工程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足迹供给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乃至目前正大力推行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区域规划的可持续能力的评价是个难点,现尝试借用生态足迹理论中生态足迹供给的模型,结合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实践,分析了其用于区域可持续能力评价的可行性,并以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的区域开发为案例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生态足迹供给模型是对区域开发的可持续能力进行评价的一个有效工具,但有关具体参数的选择还需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开展基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