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通过对以水泥为添加剂的冷再生混合料配比设计的试验研究,得出水泥稳定混合料的最佳配比,对于指导设计和施工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主要对目前采用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从材料的选择,混合料配比设计及施工方法和要求上作以简要论述,对指导施工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结合实例探讨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微表处稀浆混合料配比设计,分别在原材料控制、级配范围确定以及配比试验验证三方面详细论述了微表处稀浆混合料配比设计,可以为微表处混合料施工项目配比设计工作开展提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优化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探讨了乳化沥青用量、水泥用量和RAP掺量对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基于综合评分法推荐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最佳配合比。结果表明,乳化沥青用量是影响冷再生混合料高温性能的主要因素,水泥和乳化沥青用量对混合料低温性能影响较为显著,而RAP掺量对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较大;综合评价正交试验结果,推荐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最佳配比为3.5%乳化沥青用量、3%水泥用量、70%RAP掺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技术,主要针对在我国沥青路面设计中较为常用的马歇尔设计方法与Superpave配比设计方法为例,分别介绍了两种设计方法的特点,并进一步介绍了配比设计后的相关路用性能验证试验,可以为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设计提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石灰水泥稳定砂土底基层是长珲公路敦延段重要施工环节之一.本文主要从单质材料的选择、混合料的配比、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及检测方面阐述了长珲公路敦延段09标段石灰水泥稳定砂土底基层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半柔性复合路面基体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半柔性路面是一种在开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填充水泥胶浆而形成的一种路面结构,它兼具有沥青路面与水泥砼路面的特点.其材料结构属于骨架-密实结构,作为其基体的沥青混合料则属于骨架-空隙结构.为了使基体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体积特征和良好的路用性能,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空隙率19%~21%、马歇尔稳定度大于3kN和流值40~55为主要考核目标值,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基体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获得了基体沥青混合料的最佳配比范围.并经过试验研究,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半柔性复合路面基体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柔性路面是一种在开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填充水泥胶浆而形成的一种路面结构,它兼具有沥青路面与水泥砼路面的特点.其材料结构属于骨架-密实结构,作为其基体的沥青混合料则属于骨架-空隙结构.为了使基体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体积特征和良好的路用性能,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空隙率19%~21%、马歇尔稳定度大于3kN和流值40~55为主要考核目标值,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基体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获得了基体沥青混合料的最佳配比范围.并经过试验研究,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水泥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众泰AH—70沥青进行发泡试验,确定泡沫沥青发泡特性的影响因素和沥青的最佳发泡温度及用水量;通过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水稳定性试验,表明水泥的掺加可明显改善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确定出此混合料最佳配合比和泡沫沥青混合料最佳水泥掺量在1%~2%之间;通过数字显微镜测试和SEM测试,分析了水泥提高泡沫沥青混合料强度的机理,表明泡沫沥青混合料中水泥水化后的水化产物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将集料颗粒包裹起来,是水泥增强混合料强度和水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此研究可为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中水泥掺量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泥混凝土是现代交通公路建设普遍采用的形式,保证掺配碎石配合比例是决定水泥结构性能的关键。从水泥稳定砂砾作用原理出发,结合公路掺配碎石配合比试验设计情况,分析了水泥稳定砂砾三级配掺配试验操作的要点;探讨了水泥稳定砂砾现场施工存在的问题,对出现问题的成因进行总结;对水泥稳定砂砾施工中需注意的几点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按照掺配试验结果完善水泥公路施工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为水泥稳定砂砾施工作业提供了可行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掺人旧路铣刨材料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与性能,以广东佛山到开平高速公路扩建T程为例。通过在混合料中掺人不同水泥用量(0%、1.5%、2.5%),旋转压实成型试件,对试件进行干、湿劈裂强度检测,干、湿劈裂强度随水泥用量增加而增加。按试验得到设计参数(最佳含水量为4.9%、最佳沥青用量为3%、水泥掺量为1.5%)制备混合料。分别对其进行车辙试验和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加沥青用量会降低泡沫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沥青用量限定于3.5%以下确保泡沫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在300its应变水平下,增加沥青用量,混合料疲劳寿命没有明显变化;而在200儿£应变水平下,沥青用量的增加对疲劳寿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水泥赤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原材料的物理性能、混合料最佳含水量的测定以及配合比设计,从室内无侧限抗压、劈裂强度、弹性模量、室内回弹模量、抗冻性及固化机理几个方面,分析研究了水泥赤泥稳定级配碎石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掺加赤泥的混合料的各种性能均优于未掺加的混合料,根据各室内试验结果最终确定了混合料中赤泥的最佳掺量范围为10%~16%。  相似文献   

14.
详细介绍了水泥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优化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过程,分析了强度形成机理,阐述了工程应用价值,为今后在多砂砾地区的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伊嘉公路五汤段改建工程中新青大桥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全部主梁强度进行的质量评价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简要说明滑模摊铺机配套设备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内在质量和动态平整度。  相似文献   

17.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产生的原因从设计、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原因提出一些在实际施工时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防止沥青加铺层产生车辙病害和反射裂缝,某高速公路长大纵坡段水泥路面改造第一次采用了改性沥青+高模量+聚脂纤维沥青混合料作为沥青面层,文章对其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实践证明该沥青混合料设计合理,可供类似长大纵坡路段路面改造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病害问题,文章依托宁高高速公路改造工程,采用低标号沥青颗粒与70#道路沥青复配而成高模量沥青胶结料,采用法国EME设计方法对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在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通过试验路铺筑,对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研究.研究表明,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现场施工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地减少路面车辙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干缩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干缩试验进行设计.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干缩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干缩系数变化与因素水平的相关关系,得出混合料干缩系数与混合料含水量、水泥剂量、外掺剂有关,计算得出了水泥稳定碎石干缩系数的影响系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