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2008年的新年钟声敲响之时,2007年所有的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回顾一年来的海事工作,发布《船员条例》、开展专项整治、举行应急演习、推进船员发展、召开海事论坛、提升海事地位……有太多的亮点值得回味。岁末年终,盘点2007年海事工作的十大亮点,既是为了铭刻走过的风雨历程,更是为了成就明天的辉煌事业。  相似文献   

2.
祝健 《中国水运》2009,(10):115-116
无论是为了在海事调查工作中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实现海事调查工作的宗旨和目的,还是为了建设法治海事、责任海事,都有必要明确设立船员沉默权制度。目前,我国已具备设立船员沉默权制度的环境条件,但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运》2009,32(11):24-26
船员由于其工作的流动性特点,船员劳动权益保护尤其是社会保障的责任归属问题一向是政府管理中的难点。特别是在船员劳动派遣领域,因其涉及多种法律关系,部门职责交叉等,船员社会保障工作更是薄弱环节。《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简称《公约》)在第94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高票通过,使全球海员劳动和社会保护有了统一的国际标准。为加快海事劳工公约履约工作步伐,我国近年来也加强了船员权益保护的立法工作,先后出台了《船员条例》和《船员服务管理规定》。并且,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还新出台了《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4.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已于2016年11月12日正式对我国生效,如何有效开展履约工作,切实维护船员合法权益,日益成为海事管理机构积极思考的问题。文中从海事管理机构的角度出发,对我国船员权益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进行思考和研究,总结海事管理中船员权益保障的基本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海事管理机构推进船员权益保障工作、维护船员合法权益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鹏 《中国海事》2008,(2):26-28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以下简称《船员条例》)已于2007年9月1日正式生效施行。《船员条例》能否贯彻实施好,主要依靠政府、船东、船员三方的共同努力,海事部门是依法实施《船员条例》的行政主体,对《船员条例》全面、充分、有效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2007年9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是中国第一部专门对船员进行系统规范管理的重要行政法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出台的背号、主要内容以及特点进行阐述,并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的实施对海事管理工作的影响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交通部直属海事系统公务船船员管理改革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履行国家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和防止船舶污染、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的管理职权,确保水上监督巡逻、水上搜救、海事调查、溢油应急处理、航标巡检维护、海上测量等海事工作顺利进行,海事系统配备了相当数量的执法巡逻船、航标船、测绘船等海事公务船舶(艇)和大量海事专职船员(以下简称船员)。多年来,海事船员队伍为维护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和发展海事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和海事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化,现行的海事船员管理方式、用工制度及队伍建设等方面,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海事管理体制的需要。下面就直属海事系统如何进行船员管理改革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8.
2007年9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船员进行系统规范管理的重要行政法规,文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作了阐述,最后还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的施行对海事管理工作的影响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林禹 《中国水运》2009,(12):48-49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以下简称《船员条例》)已经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船员条例》的颁布实施,对加强船员管理、提高船员素质、维护船员的合法权益、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域环境起着积极的作用;对约束船员自觉遵章守法、爱岗敬业起着促进作用;同时也给海事管理机构对船舶配员不足的违法行为实施的行政处罚带来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航海科技动态》2012,(2):44-45
从海事部门了解到,新版船员服务簿换证过渡将期延长至2012年6月30日,自2012年7月1日起,旧版船员服务簿将停止使用。海事部门提醒,7月1日起,对于持旧版服务簿的船员,将停止其办理除船员基本安全培训和船员注册以外的所有海事业务。当前,旧版船员服务簿仍可继续使用,但其持有人应按照《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注册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有关过渡期现职船员注册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