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影响汽车侧滑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前轮侧滑量的检测,已经成为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的重要内容。但是,许多车主对侧滑仍然感到很陌生,当遇到侧滑检测不合格时也不知如何调整维修。那么,什么是前轮侧滑呢?我们知道,汽车为了保证转向的轻便和直线行驶,必须正确配置主销内倾、主销后倾、前轮外倾和前轮前束等4个参数。正是因为前轮外倾和前轮前束使汽车产生了侧滑的可能。当车轮向前滚动的时候,由于车轮具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用于汽车前轮侧滑量检测的平板式侧滑试验台的特点、结构、使用以及硬件设计、软件编程.  相似文献   

3.
实践证明,当独立悬挂车辆的前轮侧滑量偏小或为零的时候,转向轮非正常磨损严重。基于这种原因,我们对240台独立悬挂车辆进行了检测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在用双板式侧滑仪检测独立悬挂车辆前轮侧滑量时,不能单纯地观察仪表指示数值,而应该对检测结果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车轮定位故障是汽车行驶系故障中发生频率较高的故障之一,它能够造成轮胎异常磨损以及车辆行驶中方向发摆、抖动发飘、跑偏等现象,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行车安全性,因此,车轮定位是汽车安全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此问题,探讨国内常用的检测车轮侧滑的单板式侧滑检测台结构设计方面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四轮定位的含义四轮定位是由前轮定位和后轮定位两部分组成。它包括车轮、悬架、车桥和转向节的各种角度的定位。四轮定位的内容为: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前轮前束、前轮外展、后轮外倾角、后轮前束。在检测项目中,车轮前束值/角、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统称为前轮定位,又称前轮定位四要素。汽车的操纵  相似文献   

6.
四轮定位的含义 四轮定位是由前轮定位和后轮定位两部分组成.它包括车轮、悬架、车桥和转向节的各种角度的定位.四轮定位的内容为: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前轮前束、前轮外展、后轮外倾角、后轮前束.在检测项目中,车轮前束值/角、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统称为前轮定位,又称前轮定位四要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不仅仅由前轮定位来保证,后轮定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汽车车轮定位快速检测设备能够检测车轮前束角、车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填补了车轮定位快速检测的空白.该设备可以将一次检测的时间由原来的S30min~50min缩短到5min~10min,为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提供了一种准确、方便、快速的检测设备.汽车车轮定位快速检测台,解决了"大中型汽车在汽车检测线不能够快速检测车轮定位参数"的难题.并突破了传统汽车车轮定位仪不能进行通过式测量汽车车轮定位参数的关键技术,推动了汽车检测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新型汽车侧滑检验台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目前在用汽车滑板式侧滑检验台在测量时存在的固有误差的基础上,针对该误差产生的机理.设计一种带前、后过渡滑板组的新型汽车侧滑检验台.并对后过渡滑板组内装的检测终点传感器及其控制电路进行一定的选用和设计,可以使汽车侧滑量检测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汽车车轮侧滑量检测结果对车辆技术状况评价的准确性,本文对按照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的检测方法 (即单向前进检测法)进行的大量的实测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详细的理论推导计算,指出了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提高检测评定准确性而应该采用进退双向检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依据技术规范调整了双前桥商用车转向拉杆长度,以提高4个前轮的平行度和装配精度,从而减少前轮侧滑量和轮胎异常磨损。分析了双前桥商用车转向运动特性,介绍了商用车转向桥技术规范,基于互为基准和激光对射原理研制了双前桥商用车转向拉杆在线装调装备,基于双板分动和增量记录原理研制了侧滑量检测系统,给出了工作原理和实车测试数据。实际应用表明:激光对射拉杆装调装备使双前桥车辆转向拉杆的装调时间由7 min/辆提高到2.6 min/辆,且使得整车侧滑量检测一次性合格率由57.7%提高到85%。  相似文献   

11.
长逢沟隧道为一座左、右线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长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围岩软弱破碎,总体较差,Ⅲ级围岩仅占32.86%,Ⅳ、Ⅴ级围岩占67.14%,且穿越3个大断裂带,埋深较浅.根据新奥法施工原理及隧道施工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地、系统地采用监控量测技术指导施工,以现场监控的围岩观察、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地表下沉等数据...  相似文献   

12.
在内陆地区借助专用装具模拟海上浮动目标进行射击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现役部队官兵和预备役指战员的实战技能。浮动靶标的研发成功地实现了这一预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现场失稳岩质边坡的调查,简述了边坡存在的隐患,对其进行了失稳机理分析,根据工程特点设定了治理目标及治理方案,并简要阐述了施工工程布置方案,对类似的工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稳定碎石在我国公路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以成型原理、试件最大干密度、试件强度为切入点,充分证明了室内采用振动压实法对提高半刚性基层的路用性能有明显的作用,最后结合试验路工程,总结了水泥稳定碎石振动压实法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结合山区地形,按照"以人为本"和"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新理念,对典型路段的路线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比选分析,最终选择最佳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16.
具体介绍了掺加硫酸钠的几种半刚性基层材料的选择和试件成型的方法,以及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方法和步骤,得出了在最佳含水量下的几种含硫酸盐的半刚性基层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回归方程。从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掺加硫酸钠能显著增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且含盐量不宜过大;在硫酸盐渍土中,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石灰含量、粉煤灰含量、初始干密度、冻融循环次数、含盐量等会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大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繁高速公路太安岭隧道涌水量预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太安岭隧道为例,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对隧道开挖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隧道全线属于弱富水段,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隧道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抗冻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研究了水泥剂量、旧料掺加比例、温度对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泥剂量为5%时,冷再生材料的强度和其他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及破坏类型,对实体工程裂缝进行调查分析,介绍了在旧路加铺改造中采用的针对轻、中、重裂缝的处治方法与施工工艺,通过实体工程应用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以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为例,详细介绍了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如周边位移及拱顶下沉量测数据处理方法及在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并提出了相关处置意见,及处置后的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