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浅埋段工程地质概述青兰高速公路邯郸至涉县段鼓山隧道右线起止桩号K114+025~K116+200,左线起止桩号为K114+070~K116+200。根据实测地  相似文献   

2.
太旧高速公路K417+455—K417+540段为半填半挖路段,右幅填方段路面出现多条纵向沉降裂缝,对路基稳定及行车安全有一定影响,对此段路基的处治情况进行了介绍说明,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主要对沥青路面铣刨施工要求进行了阐述,结合在G30线乌奎高速公路K4199+000~K4270+000段大中修工程工作上的经验和体会,着重阐述了G30线乌奎高速公路K4199+000~K4270+000段的铣刨施工。  相似文献   

4.
北安—黑河高速公路K176~K179段路基边坡处于古滑坡地貌中,详细的现场勘察和反复的边坡稳定分析表明,该段路基拓宽后基本稳定。路基边坡中的全风化砂岩层和全风化泥岩层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地下水和地表水,以及不合理的开挖和填筑是诱发路基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针对K176+615~K176+750,K177+165~K177+250、K177+490~K177+600和K178+934~K179+150四段路基边坡,考虑每一段路基边坡不同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征、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提出了不同的整治方法,为黑龙江省边坡整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浙江上(虞)三(门)高速公路第15合同段6#(K92+324~K92+850)特大型深层滑坡的形成机制、稳定性分析及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奎赛公路工程第五合同段K335+300~K335+500段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试验段的试验研究,探讨不同控制条件下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强度变化规律、力学性能及裂缝产生情况,确定合理的施工技术参数、最佳的资源配置及最合理的施工组织,可以推动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大规模快速优质施工.  相似文献   

7.
在对《国道G105线K2424+056~K2430+862段水毁路面修复工程》及《国道G105线K2458+628~K2466+435段水毁路面修复工程》(以下简称《从化G105国道吕田至良口段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工程》)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对道路现场的调查,发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坏位置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根据这些破坏规律,以及施工期间出现的一些状况,反思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唐山至京唐港(唐港)高速公路全长80.2公里,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港口方向K0-K66段于1997年通车;二期工程唐山方向K0K66段于2000年通车,K66-K80+215段  相似文献   

9.
强夯法加固地基 ,黄土高填方地基加固 ,山西候运高速公路A7标K39+0 80~K39+2 2 0段高填方  相似文献   

10.
工程概况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下行方向K52+004~K52+104段在行车道左右轮迹带各一条纵向裂缝病害,其中K52+040~080共40m的范围内病害严重,伴随裂缝有沉陷、严重错台现象,最大错台达8cm,严重影响道路服务水平及行车安全,管养单位决定对纵向裂缝路段进行挖补治理(见图1)。  相似文献   

11.
黄高勇 《交通标准化》2010,(16):106-109
泉厦扩建高速公路A7合同段K446+000-K450+873段、K450+873-K459+000段属于软基处理段,本段软基属于剥蚀丘陵间海积平原地貌及其与坡地交接地段。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第四系地层主要有海陆交互沉积层、残积层,局部地表见零星分布的人工填土,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小于2m,采用小直径(50cm)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上三高速公路K224+720 ~ K225+020左山体自2008年以来,每逢大雨,该山体第二级坡面的长约20m范围内有局部泥沙从泄水孔带出,在对护面墙及碎落台的跟踪检查中,由于局限于目前管理单位的检测设备,未发现空洞、变形.为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此次采用地质雷达对该山体的护面墙进行检测,可快速了解护面墙的厚度、密实度等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盐通高速某软土路段两地基处理方案比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盐通高速K13+945~K14+300软土路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对该路段采用湿喷桩和塑料排水板两种软基处理方案进行了施工可行、处理效果、经济造价三个方面的分析比较,最终推荐塑料排水板为优选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结合平定高速公路K128+700~K136+298.442段高填路基基底强夯施工的工程实践,对强夯施工的方法、工艺过程、检测方法及施工效果进行了介绍,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京良路改扩建工程在主路K6+931.664(3号墩)~K7+046.664(7号墩),辅路K0+706.823(3号墩)~K0+821.823(7号墩)处上跨既有京广铁路,该上跨铁路桥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采用了单点连续顶推施工工艺。现今随着顶推施工技术的日益成熟,且其对既有铁路影响小,已经成为了上跨铁路采用较多的一种施工工艺。结合上跨京广铁路桥的具体施工步骤,详细论述了顶推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王树信  陶涛 《交通标准化》2014,(13):112-114
以青银高速公路K557+000~K557+710段路基病害为背景,结合勘察试验数据,分析了该路段的路基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及病害产生原因,并计算了该段路基的稳定性及地基沉降量。  相似文献   

17.
叙述了省道平朔线K32+000—K41+200段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的车辙病害,通过路面状况检测与评价,论述了车辙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此路段相应的大修方案。  相似文献   

18.
结合莞深高速公路K0+000~K41+000段改扩建工程勘测设计的实际需要,按我国现行的相关技术规范要求,采用FWD的先进检测手段,对该路段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动态弯沉及弯沉盆进行现场测定,在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弯拉弹性模量反算的数学模型,为旧路大修工程设计提供了路面性能评价依据和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9.
西柏坡公路K16+500~K17+900路段经过岗南水库,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了浸水路堤。从设计与施工角度对浸水路堤进行简要的介绍,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针对广西柳王高速公路K531+000~K531+700(左幅超车道)段病害情况,采用灌浆技术进行处治。通过室内试验,提出灌浆材料的配比与性能指标,并对灌浆工艺及检测方法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与分析,可时灌浆技术的应用推广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