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车辆悬架减振器外特性设计的一般规律,介绍了S30—19 HH 2减振器的设计和研制过程及台架、道路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某越野车7自由度模型,分析了该车辆在直线行驶、加速-制动以及转向工况下悬架阻尼变化对车辆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的影响。研制了电磁阀控制阻尼可调减振器,并进行了减振器示功试验、速度特性台架试验,得出被动减振器及可调减振器的示功图和速度特性曲线。结果表明,该可调减振器的软、硬阻尼力随速度的变化有明显的区别,说明基本达到了阻尼的软、硬可调。  相似文献   

3.
基于车辆参数减振器常通节流孔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车辆参数和平安比,得到了减振器分段线性阻尼系数,建立了与车辆最佳阻尼匹配所需减振器的速度特性.根据减振器开阀前速度特性要求,建立了基于车辆参数的常通节流孔曲线拟合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实例,对某汽车减振器常通节流孔进行了优化设计,对设计的减振器进行了阻尼特性和整车振动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车辆参数的常通节流孔优化设计方法正确,参数设计值可靠.  相似文献   

4.
江浩斌  杨如泉  陈龙  孙丽琴 《汽车工程》2007,29(11):970-974
分析了某轿车麦弗逊式前悬架液力减振器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该减振器阻尼特性的数学模型,分别采用钱氏摄动法和有限元法计算减振器节流阀片的挠曲变形,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相应的减振器阻尼特性,通过台架试验进行了减振器样件的阻尼性能测试。对比分析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减振器阻尼特性数学模型的有效性;根据有限元法计算的阀片变形所预测的减振器阻尼特性更接近试验值,研究结果有利于提高液力减振器阻尼特性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5.
减振器调校在悬架调校中至关重要,不仅直接影响车辆的平顺性,而且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针对减振器调校方法的研究,首先研究了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然后分析了减振器调校的目的和评价指标,最后研究了减振器内特性的调校方法,并且给出了减振器调校意见,对减振器的调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夏利轿车液力减振器簧片的变形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应用有限元法对夏利轿车液力减振器簧片的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对不同厚度的组合簧片计算表明,重叠放置的簧片变形不等于一个簧片的变形。中所采取的分析方法及论点,对夏利轿车液力减振器及类似 减振器的设计,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豆力  雍文亮  居刚  李海波 《北京汽车》2013,(2):29-32,40
车辆悬架系统的阻尼决定车辆悬架的特性,对车辆行驶平顺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设计车辆的最佳减振器,利用悬架系统的最佳阻尼比,分析前后悬架系统减振器最佳阻尼系数,建立减振器最佳速度特性数学模型。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Car模块建立了重型牵引车整车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整车平顺性仿真分析和悬架系统动力学仿真。匹配结果表明,对该悬架系统,减振器所做的匹配设计是正确有效的,改善了悬架系统的运动特性和整车平顺性。  相似文献   

8.
汽车离合器扭振减振器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吕振华  冯振东 《汽车工程》1992,14(4):218-223,231
装置于离合器从动盘中的非线性弹性-阻尼式扭振减振器可有效地控制由发动机激起的汽车传动系扭振和噪声。本文阐述目前实际应用的这一类减振器——多级式非线性扭振减振器的基本功能和构造原理,探讨在设计中选择其工作特性型式和性能参数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减振器结构设计方法的若干要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液力变矩器的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车辆常用的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的数学模型,并研究了与发动机共同工作特性,提出了合理匹配系数。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某车辆被动悬架系统中减振器由于温升过高而漏油失效的问题,提出了车辆悬架系统机械特性与其热学特性相互耦舍的模型。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闭环正反馈系统的热一机耦合模型,并通过仿真计算得到某车辆在多种工况以及不同悬架参数条件下减振器的温升特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路面等级的下降、车速的提高、簧上质量的增大以及悬架刚度的减小,减振器的温度升高;车轮刚度对减振器温升特性影响较小;簧下质量对减振器温升特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改善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提出了一种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的控制策略。首先,设计了磁流变减振器的工作模式,通过试验获得了其速度特性和力学特性,建立了磁流变减振器的数学模型;其次,建立了带磁流变减振器的二自由度车辆简化模型及其参数表;最后,基于双环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控制系统,其外环产生理想的结构阻尼力,内环调节电流驱动器的电流,以使磁流变减振器实时地产生控制阻尼力。仿真结果表明:以磁流变减振器为基础,通过半主动控制技术,悬架系统的振动动态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麦弗逊悬架减振器侧向力对减振器寿命和悬架性能影响很大,系统分析减振器侧向力对麦弗逊悬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减振器的侧向力取决于车辆运动时受到的地面的作用力和悬架的几何结构,本文综述了车辆行驶时车轮上下运动的侧向力、加速、减速、转弯时侧向力的分析,确定了麦弗逊悬架的几何结构对减振器侧向力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国内外最新产品的实例说明通过改变悬架的几何结构来减小减振器侧向力的具体方法和产生的效果。最后对减振器侧向力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麦弗逊悬架的研发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Voith R133—2液力缓速器的工作原理、控制方式以及在车辆上匹配时的计算。并对车辆应用液力缓速器时的优缺点作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4.
液力减振器阴尼特性的模拟计算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减振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的分析,建立了液力减振器的仿真计算模型。并对建立计算模型的一些要点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针对用户要求的阻力曲线进行了优化计算,从而为减振器产品的系列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漫谈减振器 减振器是汽车底盘上一个难度很大的零部件,它是应用一种液力结构的阻尼元件,和悬架组成在一起,形成对车体的支承,达到对车辆振动的衰减作用。但减振器作为传统的机械产品,已有70多年了。我国生产减振器也有近50年历史,但能为轿车国产化配套服务的也只是到了90年代初才实现的。但是国内的水平仍是参差不齐,因此,至今仍没有能很好的满足车辆的性能和寿命要求,付出的消耗是惊人的。 在国际上,对减振器的需求是相当的大,2001年全球汽车产量5754万辆,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正负刚度并联半主动控制扭振减振器,论述了其工作原理。推导了正负刚度并联机构的刚度表达式,并分析了其弹性特性。通过建立扭振减振器2自由度强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设计的控制策略,对其进行了动力学特性仿真,并将结果与传统的双质量飞轮式被动扭振减振器进行对比,证实了该减振器的扭振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悬架系统所需要的最佳阻尼比出发,通过相关参数如车辆类型、簧上质量、车身固有频率、平安比、双向阻尼比、杠杆比的输入,在MATLAB软件环境下进行汽车筒式减振器设计,得到使悬架系统达到最佳阻尼匹配的减振器速度特性曲线。依据该曲线实现对减振器主要尺寸、节流阀系的设计,最后对设计得到的减振器模型进行阻尼特性仿真校验。由于整个设计过程都是在MATLAB软件环境下进行的,可以对输入参数、油路和数学模型等进行及时调整,极大地缩短了减振器的开发设计周期,降低其研发成本,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结合汽车用减振器的工作特点,按照国产某微型轿车后悬架的技术要求,设计了基于混合工作模式的单出杆单筒磁流变减振器,并进行了实物样品研制。根据流体力学理论,建立混合工作模式下磁流变减振器计算模型,并对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力、动态响应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对设计的磁流变减振器进行台架动态特性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单出杆...  相似文献   

19.
对车辆磁流变减振器的温度特性测试装置、引用标准以及温度性能测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磁流变减振器在-40~120℃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F-S示功性能。  相似文献   

20.
现代重型载重汽车和军用履带或轮式车辆广泛采用柴油机和液力变矩器可闭锁的液力机械变速箱匹配。在设计时涉及到柴油机特性调节、液力变矩器闭锁的控制方式和闭锁工况点的选择等问题。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作一些理论分析,供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