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在南京地铁站点实地调查的数据,从出行个体和土地利用两个角度出发,构建多项logit模型,深入剖析各影响因素发生变化时引起出行者选择公共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概率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地铁站周围住宅区和教育机构则是公共自行车客流的主要吸引源;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是出行者选择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的主要考虑因素;公共自行车主要承担通勤出行上班族的短距离出行,有自行车被盗经历的居民改用公共自行车换乘的趋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作为地铁接驳手段的公共自行车使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苏州公共自行车为研究对象,利用刷卡数据及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公共自行车作为地铁接驳手段的使用特性.研究发现,地铁型站点公共自行车的用车时长较短且较为离散,与其他类型站点有显著差异.在接驳地铁的出行者中,公共自行车经常使用者的平均学历较高,也非低收入人群.利用离散选择模型分析地铁接驳方式选择行为可知,接驳方式使用时间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年龄、职业和出行目的等对公共自行车的选择均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经常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出行者在接驳地铁时同样也倾向于选择公共自行车,而不使用者则倾向于选择步行或公交车.  相似文献   

3.
胡罗克 《交通标准化》2010,(23):205-210
为了有效地解决公共自行车站点选址问题,首先分析和总结公共自行车站点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影响因素,运用ISM建立解析结构模型,并得到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引入层次分析法(AHP)并利用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要素的权重;最后运用模糊评判法对杭州"德胜社区"设置站点的优劣进行评价,根据隶属程度,评价在该位置设立公共自行车站点的适合程度并验证该评价方法体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这项研究能够为城市新建公共自行车站点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公共自行车的概念源于公共自行车系统,存在于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服务站点。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一般根据城市交通规划,隔一定距离布设在地铁出口、社区大门口、旅游景点等人流集中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公共自行车可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并且缓解城市交通“两难”。从骑行者视角出发,以便捷性、舒适性、安全性和机动性为主要指标,对公共自行车主要的三大设施(公共自行车站点、公共自行车以及锁止装置)进行服务水平等级划分。通过公共自行车的借还数据,运用SPSS对骑行者的骑行距离、骑行时间以及骑行客流的定量指标进行确定;而对各等级现状类及实际情况等的定性指标则通过调查问卷法进行确定,分别制定五个等级的分级标准。最后运用加权法确定各设施的总体服务水平,并针对单一站点公共自行车设施及区域型公共自行车设施分别建立整体服务水平评价模型。以公共自行车轨交塔园路站及其所属区域为实例得出其服务水平均为B级。  相似文献   

6.
将城市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出行方式,建立了不同交通方式的效用函数,基于多项logit模型,测算得到公共自行车的分担率.以未来年居民出行OD为基础,结合公共自行车分担率,测算得出公共自行车的租借需求,并结合公共自行车和停车桩的周转率最终得到公共自行车以及停车桩的总规模.以西安某新城为案例,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对公共自行车以及停车桩的总规模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方法简单高效,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自行车换乘需求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预测城市轨道交通站的公共自行车换乘需求,在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共自行车换乘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非集计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二元Logit公共自行车换乘选择模型,模型命中率达到85.6%.选取上海轨交11号线汽车城站作为案例,对预测方法及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球有135个城市运营着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且大部分集中在欧洲,其中法国巴黎规模达到2.06万辆。在我国有24个城市运营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2008年5月开始运营的杭州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目前设置了2204个站点、配备了5万辆公共自行车,超过巴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下面简略介绍世界部分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正在许多城市迅速推广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被认为是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的 新型交通方式.本文将公共自行车使用分为接驳地铁、接驳常规公交及全程单独使用3种模式, 构建Cross-Nested Logit模型,利用苏州市地铁沿线公共自行车使用情况的调查数据,定量分析 影响使用模式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相对于接驳地铁或常规公交,公共自行车在很大程度上 倾向于被全程单独使用,在短距离出行中极可能与常规公交存在竞争关系,但对地铁出行有一 定的补充作用.本研究有助于重新思考公共自行车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定位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准确掌握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还不均衡程度的时空规律,是引导用户参与自平衡调度、降低调度成本的重要前提。本文以宁波市中心城区公共自行车及其300 m缓冲区建成环境为研究对象,将站点的单车缺口值作为不均衡程度量化指标,基于大规模IC卡刷卡记录数据,利用Kmeans聚类与空间统计等手段,分析了全局站点单车缺口的时空变化规律及骑行OD特征,并构建考虑空间自相关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建成环境与单车缺口的内在联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研究区域内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工作日活跃特征分为2类:均衡型、就业导向型,休息日内站点特征分为3类:居住导向型、均衡型、休闲导向型;(2)工作日和休息日的站点单车缺口的全局Moran’s I分别为0.116和0.102,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3)人口密度、主干路里程、居住社区型POI变量在早/晚高峰时段分别对单车缺口具有正向/负向影响,并且南北部地区影响效用差异明显;地铁站点的影响效用与以上变量相反,空间作用特征是随地铁2号线的走向呈梯度变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西安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进行调研,分析自行车租赁系统中存在的调配方法落后、车辆使用率低等问题。基于随机存贮模型策略,提出车桩比及租赁点调配量的计算方法,建立公共自行车单站点调度优化算法,确定单个租赁点的最大和最小调配量,提高租赁点使用率。  相似文献   

12.
将公共自行车出行模式划分为前往站点、租车骑行和还车离开3个阶段, 分别研究了城市用地在每个阶段对公共自行车骑行量的影响; 针对第1、3阶段, 采用兴趣点度量公共自行车站点周围的城市用地类型, 通过引入时间满意度函数,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 提出了预测骑行产生量和吸引量的建模方法; 针对第2阶段, 构建了城市用地对公共自行车骑行量的6个影响指标, 包括起始站点骑行产生量、起始站点分布密度、起始站点偏离度、终止站点骑行吸引量、起终站点间距与起终站点用地差异; 对纽约市961 865条以及上海市1 185 816条公共自行车骑行记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在保持用地因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 传统方法针对纽约和上海记录数据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581、0.474, 建模方法的决定系数较高, 分别达到了0.738、0.607;针对自行车站点间客流量的建模, 提出的6个指标均对站点间客流量有显著影响, 并且模型的调整决定系数为0.487。可见, 建模方法更加合理地衡量了城市用地对公共自行车骑行量的影响, 并对站点的骑行产生量、站点间客流量与站点吸引量实现了更为准确的建模。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合理调度对提高公共自行车使用率至关重要,其关键在于对未 来自行车使用情况进行合理预测,确定每个站点调度需求量。通过对站点历史借还车数据与运行 特性进行归纳分析,利用BP 神经网络模型对单站点借(还) 车频次随时间分布的规律进行预 测,预测值和真实值平均相差约3 辆车,曲线拟合良好,证明模型可实践性较高。在此基础上, 按照调度时间窗内站点饱和度动态平衡的原则确定单站点最佳调度需求量。对浙江温州鹿城区街 心公园站点的实例分析表明,实行按需调度能使早晚高峰单站点“无位可还”的时间缩短约0.5h 以上,从而有效提升站点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寒区公共自行车的特性和长春公共自行车统计数据,在分析总体借还特性的基础上,对院校站点、居住点、公建点、休闲旅游点、换乘站点等不同类型公共自行车站点,分析长春公共自行车借还特性,并对长春市公共自行车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研究结论对公共自行车站点的规划布局提供理论依据,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对缓解城市交通拥挤、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西安市自行车交通发展状况及即将建成的地铁1、2线为规划背景,借鉴国内外“自行车——地铁交通”换乘发展经验,对地铁站点自行车停车场规模、停车场选址原则、衔接设施布局模式进行探讨,提出地铁站点周围路段规划、自行车交叉路口优化设计及自行车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内城市汽车保有量日渐增加,交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为了妥善处理"最后1公里"的交通出行问题,完善城市地铁与公共自行车的换乘衔接,构建选址科学,规划合理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按照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选址影响要素及布设准则,结合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同时存在借车与还车的两种需求的现实状况,并借鉴阻抗函数的原理,建立出行总时间最小模型,来构建出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双层规划选址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计算,来确定地铁周边小区需求点400 m范围内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位置,并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苏州市高新区6个较具代表性的公共自行车站点为例,调查6个站点连续15天的借还车情况.归纳总结公共自行车借还需求在不同时间、不同区位下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公共自行车出行中通勤接驳出行占有较大比重,其余出行按照所处区位与时间段,分布呈现不同规律.根据所总结的规律,可使公共自行车的借还调配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日常调度工作量大问题,提出一种城市公共自行车准动态调度方法. 该方法通过分析公共自行车站点容量、日均租还差和各时段租还量间的约束关系,评估站点的调度频次并划分站点类型;以日均调度任务量均衡和日均调度里程最低为目标,以调度车容量为约束条件,优化日常调度路径;与经验调度法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在调度数量方面,准动态调度方法2018 年1 月周日均和月日均调度工作量分别为3 872 次和4 247 次,较同月实际值5 690 次降低了32%和25%;在调度里程方面,准动态调度方法的周日均行驶里程和月日均行驶里程分别为94.7 km和103.6 km,较同月实际调度里程113.1 km分别降低了16%和8%.该方法对宁波公共自行车日常调度具有良好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居民出行生成预测的二元logit模型改进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二元logit模型在出行生成预测应用时忽略了变量差异性的缺点,提出了其可观测变量参数β'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假设,根据美国PUMS居民出行调查的前300个相关数据,通过参数标定对该假设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采用SAS仿真系统对参数进行标定的结果表明:当部分参数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时,所有参数的t检验值均在[-1,1]区间之外,从而验证了假设的合理性.分别利用改进前的模型与改进后的模型进行城市居民出行生成预测,结果显示后者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前者,进一步验证了应用改进后的二元logit模型进行居民出行生成预测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日常调度工作量大问题,提出一种城市公共自行车准动态调度方法. 该方法通过分析公共自行车站点容量、日均租还差和各时段租还量间的约束关系,评估站点的调度频次并划分站点类型;以日均调度任务量均衡和日均调度里程最低为目标,以调度车容量为约束条件,优化日常调度路径;与经验调度法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在调度数量方面,准动态调度方法2018 年1 月周日均和月日均调度工作量分别为3 872 次和4 247 次,较同月实际值5 690 次降低了32%和25%;在调度里程方面,准动态调度方法的周日均行驶里程和月日均行驶里程分别为94.7 km和103.6 km,较同月实际调度里程113.1 km分别降低了16%和8%.该方法对宁波公共自行车日常调度具有良好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