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停车高峰时段、停车周转率的角度对停车特性进行分析。基于停车共享理论,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时间变化系数、区位影响系数进行优化;提出公交出行调节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并引入权重指数对4个系数进行权重分配,建立横向混合用地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为混合用地的停车需求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停车需求预测是停车设施规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制定各种停车规划与管理方法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对停车需求的预测往往是将各类不同用地性质的停车需求量进行简单的累加,而忽略不同用地性质的停车共享性。通过分析大型多功能建筑的各种停车特性,在单一用地性质的停车生成率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时间的变化性、驾车者的可接受步行距离以及区位等因素的影响,建立多功能建筑的共享式停车需求预测模型,为城市多功能混合用地的停车需求预测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在泊位共享条件下混合用地停车需求比例变化对停车供给规模和共享效用的影响,研究各类用地在泊位共享效用最大情况下的停车需求相对比例关系。根据典型单一性质用地不同时刻的停车需求率,确定不同性质用地的停车需求,进而通过叠加计算混合用地共享条件下的停车泊位数。提出运用泊位共享效用指数衡量混合用地中各种用地不同停车需求组合下的泊位共享效率。分别以行政办公与住宅用地组合,住宅、餐饮和行政办公用地组合为例,分析确定泊位共享效用最优的不同用地停车需求比例关系及其相应的泊位共享效用指数值,同时得到泊位共享效率较高的混合用地停车需求比例范围。  相似文献   

4.
美国城市停车政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  张晓东 《城市交通》2011,9(4):53-60
为借鉴美国城市停车政策从充分满足需求到停车需求管理转变的成功经验,回顾了美国城市停车政策的发展历史,并对21世纪以来美国城市停车政策发展的新趋势进行解析.指出城市停车政策对出行方式选择和城市空间环境规划设计具有重大影响,进而对城市交通拥堵、空气质量、土地开发密度、街道活力、步行交通环境等产生影响.最后,针对当前中国城市...  相似文献   

5.
在深入分析深圳市居住地停车现状、问题及产生根源的基础上,借鉴香港和台北居住地停车管理成功经验,从增加停车供应和加强停车需求管理两方面重点论证了新旧居住区停车问题解决对策.创新性的提出了停车社区化自治管理机制和“地面车位高于地下/地上车位,小区内高于小区外,路内高于路外”停车收费原则为前提的停车环境综合改善,逐步实现停车退出小区消防通道和公共空间,改善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出行环境,促进停车和环境的协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停车设施建设滞后和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商业区、娱乐区、人口密集地带的车辆停放成为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静态交通也就随之提到了议程。静态交通所指的就是为乘客上下车、为装卸货物的短时间停车,汽车及其他交通出行中的停车,以及各种车辆在停车场和存车处的长时间停车等所组成的一个总概念。  相似文献   

7.
结合城市中心区的土地利用与功能布局,探讨了中心区内停车设施供应与需求的时间、空间不均衡关系。根据不同用地停车设施使用特征,建立了基于土地利用的动态停车泊位需求模型,描述了不同功能建筑物停车需求的时间变化规律。根据停车需求的差异性,提出了互补型用地功能区停车泊位优化整合方法,该方法在不增加停车泊位总量的情况下可提高单个泊位的使用效率,有利于缓解城市中心区停车资源紧张状况。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大城市相继规划建设中心商务区(CBD),而交通是空间有限的CBD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国内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发展阶段及存在的交通问题,如交通流结构不合理,混合交通现象严重,停车设施不足,缺乏行人步行区和过街设施,交通出行时间分布不均衡等,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规划相结合、限制过境交通、发展快速公交、开发地下空间、合理进行停车规划及停车管理等改善交通状况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CBD(中央商务区)地区土地商业价值高,路网容量有限,结合CBD地区的用地类型和停车需求特征,提出两阶段分析方法.第一阶段根据CBD区域道路交通网络特征,分析CBD区域路网容量和最大停车空间;第二阶段结合CBD地区的用地开发特征,研制泊位共享机制下的停车需求规模.最后,通过苏州CBD的停车泊位供给量计算,反映该分析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针对性地实施交通需求管理、调控小汽车通勤出行,对深圳市停车收费调整方案及其立法保障进行研究和探索。首先对深圳市交通拥堵状况和停车收费状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分区、分类、分时"差别化的停车收费调整总体思路。重点针对小汽车通勤出行停车时间长、进出停车场时间集中两个特征,提出两种停车收费调整方案——交通方式转移和鼓励错峰出行,同时创新性地提出征收行政性收费——路外停车场停车调节费,并将提高停车收费后停车场经营者新增的收益纳入市财政。最后,从制度层面探讨落实停车收费方案的相关立法保障。  相似文献   

11.
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工程领域传统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存在两大缺陷,不能保证停车需求总量预测结果处于现实的合理区间,且模糊了停车泊位与车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提出了停车泊位总量约束的需求-供应预测方法,将停车需求划分为住宅区内、工作地和访问地3类,根据机动车拥有情况和分目的机动车出行OD进行预测,能够较为细致地预测各类停车需求的空间分布状况。最后,将停车泊位总量约束的需求-供应预测方法应用于《温州市停车发展专项规划》中,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老城区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交通需求集聚,是城市停车问题最典型的区域。以广州市老城区为例,探讨如何改善老城区停车环境。首先分析广州市老城区的停车特征,主要表现为居民拥车不用车、停车供给以配建停车位为主、乱停车影响社区出行品质、重点区域停车矛盾突出等特征。进一步剖析停车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公共空间管理不善、停车价格倒挂、跨部门协调难度大、信息化管理水平低等。在分析判断老城区停车需求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先合理借用临时资源、再高效利用存量资源、最后精准配置增量资源的停车治理路径。最后,从体制机制、相关政策、信息管理、分类施策等方面提出停车治理策略,具体包括创新社区停车自治机制,成立城市层面的领导小组;推进城市共享停车、完善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公共停车场的政策;提升信息智慧化水平,优化停车资源配置;对医院、中小学、景区、商圈等重点区域开展分类治理等。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共享停车容量优化分配对用户出行选择的影响,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根据停车管理平台总收益与步行费用最小确定共享停车用地的最优停车容量,下层建立共享停车、普通停车与乘坐公交出行的多用户均衡分配模型,用于描述共享停车用户出行方式的选择,通过共享停车选择概率实现上、下层模型之间的联系;设计了相继平均算法求解下层模型,并内嵌于差分进化算法,进而求解上层模型. 对常州市金坛区CBD区域的部分路网进行模拟测试. 研究表明:在不同共享停车容量分配下,停车管理平台收益随着容量的增加呈先递增后减少的趋势,而用户的出行费用随着共享停车容量的增加呈先减少后上升的趋势,说明合理地分配共享停车容量可以实现停车管理平台收益与共享停车需求之间的均衡.   相似文献   

14.
《城市交通》1999,(3):9-9
商业中心区往往也是交通高度以拥挤的地区,因此通过对机动车停车需求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限制进出这些地区的机动车出行量。这些措施包括定额分配停车位数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大城市中心区用地的有限导致停车位不足,而许多居民区的私人车位在白天处于空闲状态.停车共享策略可以很好地解决不同群体对同一地块停车需求在时间上的互补问题.然而,停车共享的实施必须要解决好一个问题,即,车位提供者与外部使用者之间的冲突.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实施停车共享,根据需求调节共享终止时刻、泊位供应率,使得在避免冲突的情况下停车管理者收益最大.  相似文献   

16.
对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进行出行调查,对比分析大型机场小汽车短时停车行为,建立出行者短时停车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机场停车收费价格并改善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减少出行者短时停车选择小汽车的比例,研究结果为合理引导机场出行者的出行方式选择提供参考,从而有效缓解机场停车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城市建筑物停车需求研究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物配建停车场是城市停车设施的主体,其容量大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周边的交通状况,间接影响到建筑物商业活力等社会经济活动。城市建筑物停车需求分析是开展停车配建研究的基础和依据,通过对国内外停车需求研究方法分析整理,在对停车生成率模型、出行吸引模型和停车吸引率模型分析基础上,探讨考虑公交服务水平、区位、泊位共享的停车需求模型,分析各类模型思路与特点,以期为今后建筑物停车需求研究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8.
陈峻  刘平  王炜 《城市交通》2006,4(6):79-83
以城市停车诱导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包括地点选择、时段选择和内容设计的出行途中停车诱导信息系统调查方案设计原则,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了驾驶人个体属性、出行特征、停车场选择因素以及停车信息诱导效果的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驾驶人性别、停车目的、停放时间和是否首选停车场对停车诱导信息系统设置和效果具有显著影响,而现状系统设置的典型问题在于信息显示的准确性和可见性两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寻求有效的路内停车管理策略,以避免路内停车对出行的过度影响,分析了路内停车位的空间比例、路内停车泊位周转率以及路内停车后的步行距离三个因素对行程时间的影响程度,建立了路内停车影响下的行程时间模型。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发现路内停车对车辆行程时间的影响显著。最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路内停车管理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为了模拟多类停车设施运营(收费定价)竞争以及出行者的反馈行为,建立了基于用户均衡条件的路外、路内停车场和停车换乘设施等3类停车设施的收费定价模型。上层优化模型模拟停车运营者以利润最大为目标的停车费定价决策,下层用户均衡条件描述出行者以个人出行成本最小为原则的旅行选择行为,包括方式、路径和停车设施的选择。采用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算法来求解该非线性规划问题。设计算例对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考虑多类停车设施运营竞争对停车收费定价最优解有显著影响,并且可能导致较低的停车收费水平和较好的交通需求管理效果,如人均出行的交通拥挤成本降低,停车换乘方式分担率提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