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首先对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总结了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最后阐述了水泥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量缓凝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影响缓凝混凝土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而确定出缓凝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对确定的最佳配合比缓凝混凝土进行试验,测试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并与普通混凝土进行比较得出缓凝混凝土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王岩 《交通标准化》2014,(10):90-93,97
在拌和水泥基复合材料时,原材料种类、性能和配合比均对水泥混凝土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依托工程进行原材料抽检,结合配合比分析,达到综合控制施工质量的目的.结果表明,振捣和砂含水率对混凝土配合比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外掺剂混凝土优化配合比试验,提出了防冻剂、减水剂对混凝土的影响规律,为桥涵混凝土的配合比组成设计中外掺剂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确保纤维混凝土强度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配合比设计中影响纤维强度因素的试验分析,为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借鉴依据,便于确定最佳配合比。  相似文献   

6.
通过参加防冻剂,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正交优化试验分析,提出了防冻剂对混凝土的影响规律、冬季施工混凝土参加防冻剂的环境温度条件,为冬季施工桥涵混凝土的配合比组成设计和防冻剂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量免振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影响免振自密实混凝土特性的各种因素.对确定的最佳配合比自密实混凝土进行试验,测试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8.
简述混凝土水化热对多年冻土区的影响,提出了在该地区钻孔桩施工应采用低水化热、早强型混凝土,阐明了低水化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循的技术路线。并逐一介绍该配合比所用原材料的技术性质,通过大量试验、优化,最终得到低水化热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运输过程对结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配合比符合性、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碳化、抗氯离子渗透)等的影响。研究表明拌和楼出口、搅拌车出口、泵口等取样点混凝土配合比分析结果与设计配合比有一定误差,不同取样点混凝土抗压强度、各个龄期混凝土碳化深度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均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0.
影响铜纤维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很多,运用正交试验法对铜纤维混凝土的水灰比、钢纤维体积率、砂率与钢纤维混凝土强度的关系进行讨论,找到适合工程应用的钢纤维混凝土最佳配合比,并采用直观法和方差法对结果进行处理,得到适合工程需要的钢纤维混凝土最佳配合比。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干贫混凝土基层原材料技术要求,并试验分析了减水剂对干贫混凝土稠度的影响。通过干贫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出了干贫混凝土稠度设计指标和配合比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公路建设项目中常常存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当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时,不仅无法满足项目对混凝土材料强度和坍落度的要求,也无法保证经济成本。针对这一问题,尝试引入改进遗传算法,开展对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的设计研究。通过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混凝土配合比目标函数构建、设置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约束条件、搜寻公路混凝土配合比最优解,提出一种全新的配合比优化设计思路。将新的优化设计思路应用到实际的公路建设项目当中,通过对比试验证明,按照新配合比制备的混凝土材料强度等级和坍落度均符合建设要求,且能降低混凝土制备成本。  相似文献   

13.
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对纤维混凝土各项组成材料及强度性能进行了研究,掌握了影响纤维混凝土的重要组成因素,并以试验证明纤维混凝土比基准混凝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为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优选材料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路面使用性能的高低,对行车舒适性、安全性有重大影响。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需从多方位、全过程加以控制与管理。其中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极其重要和关键的一个环节,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精心设计、调整优化,最终达到切实可行、经济合理、易于施工的目的。如何做好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成为摆在技术人员面前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本人将自己在施工中对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5.
约束条件下的体积变形是引起预拌混凝土出现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也是工程实践中混凝土出现结构裂缝的主要原因。预拌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出现与其配合比密切相关,因此,对预拌混凝土早期裂缝防治及配合比优化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对影响预拌混凝土收缩开裂的因素及机理进行了分析,进行了预拌混凝土配合比相关试验与优化,相关结论对同类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钢纤维混凝土在路面工程中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路用性能分析,讨论在水灰比、纤维掺量、砂率等不同的情况下对钢纤维混凝土性能的不同影响,并最终提出适合该工程的试验配合比,对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路用碾压混凝土基层配合比在国内并无系统、完备的设计方法,结合云罗高速碾压混凝土应用实际,探索路用碾压混凝土基层的配合比设计与优化方法。将级配、水灰比、单位水泥用量作为影响强度和VC值的因素,设计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级配、水灰比、单位水泥用量对碾压混凝土基层强度和VC值的影响程度和不同水平下各因素的最优组合,在此基础上结合工地实际确定最优配合比并验证。  相似文献   

18.
针对隧道内施工42号道岔存在的物流通道局限性,为确保42号高速道岔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结合现场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方案,针对其各项指标变化引起的施工性能影响,在自密实混凝土原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工艺试验等方面展开了研究。通过多次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逐步优化配合比设计,最终得出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及其各项性能指标的关系。制定出控制自密实混凝土稳定性的控制措施,保证了道岔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水泥品种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了粉煤灰品质以及配合比设计等因素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机理,通过优化配合比参数使得掺量为70%左右的情况下,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仍能比较接近普通混凝土。  相似文献   

20.
鲁斌  杨文灿 《湖南交通科技》2009,35(4):108-110,139
通过对喷射混凝土的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喷射作业要点、受喷岩面防排水处理等方面介绍了如何通过改善喷射混凝土传统配合比及采用复合防排水系统降低地下水渗漏对喷射作业产生的不利影响,来加强喷射混凝土的粘结力及减少作业过程中的回弹量,以保证隧道富水地段喷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并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