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茅盾文学奖作品的英译与布克文学奖作品的汉译进行比较研究,结合世界文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和理念,探讨茅盾文学奖外译所涉及的跨文化交流的诸多因素,通过分析评奖委员会、作者、译者、出版社与评论者五方在作品翻译、出版与接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对于茅盾文学奖作品的英译与接受,本文认为各方应该在已有观念和角度的基础上结合其译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在远观的视野下,发挥合作力作用,让诸多复杂因素合力推进英文读者对茅盾文学奖英译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深度,以提高文化传播的效度,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内核、中国社会现实与现状以及中华民族的精神,进而促进文化传播与文明互鉴。  相似文献   

2.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推出“著名作家高端访谈”栏目,本期访谈2021年布克奖得主达蒙·加尔古特,采访人为阿德莱德大学教授安德鲁·范德弗里斯,围绕《诺言》的创作与叙述者的声音等问题展开。加尔古特认为,疫情所引发的空间改变可能催生全新的美学,他论述了《诺言》故事所采用的四次“快闪瞬间”的结构,认为读者需要凭想象填补快闪瞬间之间的空间。对他而言,作品的创作往往源于某阶段占据头脑的深层次思考。他还阐释了如何以第三人称叙述者身份介入的技巧,让读者意识到有人在讲故事。安德鲁·范德弗里斯指出,世界上也有不同的读者——通过各种方式读到自己的读者,或者是想要读到别人的读者。两位对谈人讨论了寓言体叙述中成分移位的问题,还谈论了达蒙作品中使用阿非利卡语的问题,再现与挪用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小说标题《诺言》的暗示性。  相似文献   

3.
从医学的角度看鲁迅的文学创作,不难发现鲁迅是一位“疾病意识”很强的作家。他当年弃医从文,开始了“为人生”的文学道路,要从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的病理学知识,成为他从事文学创作时的重要资源,也形成他文学启蒙的思维和体验。在鲁迅的作品中,对于疾病的描述和引申随处可见,他的疾病意识既是自然病体学的,也是社会学的。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文学到解放后的十七年文学,集体主义始终是左右作家创作的主导思想。不仅人物塑造要工农兵化,而且作家主体也需集体化,任何打有个体印痕的私人话语都在工农、人民等集体概念改造、消融下趋于式微,“谁在说话”、“说什么话”的政治立场成为衡量文学作品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5.
从全球化的背景出发,在与第一代和第二代日裔移民作家作品中的主题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析了当今英国文坛重要作家石黑一雄小说中的国际化主题,指出其作品中超越族裔的全球化思想,并尝试讨论少数族裔文学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新变化,即作品主题由关注传统的少数族裔族群的生存和精神状态,向关注人类共性,追求文学作品的世界性。  相似文献   

6.
七夕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景观 ,既与神话、民俗文化相关 ,也受制于文学自身的演进。本文考察了先秦至南北朝七夕文学的演变过程 ,详尽分析了上述各个时代七夕文学的特点 ,认为正是新素材的吸纳、典故的联类组合、视角的变换和意境的开拓 ,使得七夕文学不断推陈出新 ,汇成了文学的奇特景观  相似文献   

7.
陈铨是“战国策派”的主要代表,以往对他提出的“民族学”口号及其创作,都是从政治角度进行批判。本试图就“民族学”口号提出的背景,其内涵与理论来源、陈铨的创作与理论的关系作一探讨,指出“民族学”的倡导是“战国策派”化重建构想的一部分,他们以纠编为目的,却走向了另一种偏颇。  相似文献   

8.
摄影的纪实与创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摄影艺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艺术家在“创造”过程中,体现了主体意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及作者审美情趣与作者所选用的原素材的高度融合。摄影作品作为一种“有意味”的美的形式,体现了作者“内心生活”与客观世界“内在生活”的规律的统一。摄影艺术用“现实在的符号”表现人们的内心生活,更强调外在景物与内在情感的统一,创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找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契合点,所以,摄影艺术从主观到客观两方面对现实的关注都达到了全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略论文学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的社会功能通过文学特性得以发挥,是多质的、综合的.具体作品的认识、教育、娱乐功能往往不太平衡,也不可能以独立方式存在,都必须统一于审美领域.审美是文学社会功能网的一个中枢环节,文学的审美本质属性决定了文学功能是综合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每一个时期的文运昌盛,多与帝王作为文学欣赏者或创作实践者的亲自参与和倡导有关。特别是,当帝王纯粹以审美意趣关注文学时,往往对一个时期的文学风气产生深远影响,并有力地推动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本体意义上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1.
从“三界革命”时代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梁启超对于文学功能的认识在不断做出调整.早期他将文学视作传播文明和改造“国民性”的有力工具,而随着其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他又注意到文学在传承和发扬积极的“国民性”和“国性”中的特殊的文化功能,而这正是对其文学观中作为主导的启蒙向度的修正.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当梁启超认识到情感与理性的均衡发展在现代文化中的重要性,他回归文学的审美属性,强调发挥文学的“情感教育”作用,这是其对文学革命中的启蒙主义的文学功能观的校正.目前学界对于梁启超文学功能观的发展线索及诸种促成因素的研究尚不充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文学史学科百年来虽然经历过多次方向与风气的转变,但时至今日,科学性却依然是其追求的最高目标.追求科学当然是文学史无可推卸的责任,但因此而疏漏了文学史的本职——对文学作品艺术魅力的发掘与阐发,却不能不说是我们文学史的最大弊病,文学史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学”史,必须对文学史的目的与任务、文学史研究与编写中的思与感的关系以及文学的本质与特性等问题作全面而深刻地反思,只有高度重视文学的审美特性,确立文学史书写的文学本位才能使文学史摆脱目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创作风格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池莉在作为“新写实”代表作家之外的另一种意义。通过对其九十年代的“都市传奇”及家庭中两性关系的探索,就会发现作品自始至终都贯穿着鲜明的市民意识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显示了作家一种自觉、成熟的创作风格,也揭示了池莉在文坛上能够持续走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卡夫卡的《变形记》和莫言的《幽默与趣味》两部寓言式作品同置于“人的异化”这个话题之下,从表现主题,文体风格,创作特色等方面进行比较。试图从精神层面上探求异化现象在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所处时代不同的国家呈现出的具体表现形式,作者认为,认清异化的实质,对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来说,有助于妥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以防异化现象的再度蔓延。  相似文献   

15.
宋奇康 《家用汽车》2008,(7):132-133
维姆·文德斯这位在戛纳、柏林等电影节上屡获殊荣的德国导演凭借自己独具魅力的作品赢得了评论家和观众们的喜爱,并且在世界影坛上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与法斯宾德、施隆多夫和赫尔措格并称为“新德国电影学派四杰”。更为难得的是时至今日,文德斯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  相似文献   

16.
莱辛是德国现实主义文艺的创造始人,也是德国古典文学时代的先驱。本文从莱辛的戏剧理论、美学思想及戏剧创作实践,分析论述了他对歌德、席勒等作家的重要影响以及对德国民族文学的形成发展所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文学史学界提出了“新文学史”的概念,《剑桥中国文学史》是迄今为止西方世界出版的最新的中国文学史.本文从文学史学角度回顾了书写中国文学史的历史,梳理中国文学史一百余年的历程及四个发展阶段,分析《剑桥中国文学史》与新文学史学的关系,以及给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该文藉由对西部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缘起入手,对中国生态文学特别是西部生态文学的创作及批评现状,西部文化语境中的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研究价值,西部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价值体系的重建,西部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存在的问题和批评家的责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摘要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是华裔美国文学作家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伍慧明的《骨》是华裔美国文学作家作品中的代表作。它主要从安娜与父亲、尼娜与父亲、莱拉与父亲这三对父女之间的关系来集中展现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三个女儿中,安娜是极端的反抗者,属于“失根”族群中的一员;尼娜是洒脱的西化者,她最终选择了抛弃中国文化身份;莱拉是温和的叛逆者,属于“落地生根”类型。文章认为,莱拉所展现的这种“落地生根”类型的混杂新文化身份,对于当代华裔文化身份认同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作者认为在艺术创作中时代性是第一位的,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绘画发展的现状分析,认为“民族性”其实是一个不需要争论的问题,因为当代无数画家的作品所呈现出的新风貌仍明显地表现出与民族文化的血缘关系,这种精神上的回归是自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