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构建集团化船舶行业物流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世界造船业的格局以及我国在世界造船业所处的地位,指出以信息化带动造船业发展的重要性,而船舶物资采购和配送的信息化首当其冲,进而分析了在新的竞争形势下我国船舶物流企业实施集团化经营和建立物流商务平台的必要性,设计了我国船舶物流企业集团化经营和商务平台的架构,指出实施集团化经营和建设船舶物流商务平台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将为我国造船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船艇》1998,(7)
当今,国际船舶市场已被世界30家大型企业集团垄断。占据世界造船份额70%的日、韩两国造船企业集团加快走向强强联合和跨国经营,加剧了国际竞争。我国造船业企业数量和职工人数虽居世界第一,但造船产量和效益不及日、韩一家几千人的企业。 国际竞争是国际著名跨国公司集团化竞争,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我国船舶工业只有集中全国造船优势,尽快培植世界级的大企业集团,才能以最小的改革成本和最快的速度,迅速形成规模,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争取主动,重振民族造船业雄风。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当前世界船舶市场的竞争格局与变化趋势进行了阐述,指出随着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造船业开始趋旺。竞争的多元化、手持订单数量的多少,时刻影响着造船国家的位次排列和实际收益。为此我国的造船业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4.
造船     
《中国船检》2004,(1):59-61
我国造船业竞争力提速 中国造船不仅仅单纯地走大吨位、高数量之路,在船舶技术革新上,我国造船业也正在不断缩小与世界先进造船国家的差距,造船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在迅速提升。但是,我们的整体造船水平还落后于日、韩等国,在造船平均周期和船用配套产品质量方面还相对落后。我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当前世界船舶市场的竞争格局与变化趋势进行了阐述,指出随着经济的全面复苏,造船业开始趋旺。竞争的多元化、手持订单数量的多少,时刻影响着造国家的位次排列和实际收益。为此我国的造船业应有一个清桓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6.
孙玲芳  徐会 《造船技术》2012,(6):1-4,21
随着金融危机的滞后效应日益凸显,世界造船业和航运业仍处于低潮。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造船业的现状以及金融危机对我国造船业的影响,结合国际环境和自身发展问题,提出了我国造船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
我国已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三大造船国,然而,与整个造船业快速发展不协调的是,我国船舶配套业近年来一直在走下坡路,成为制约我国造船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造船业汇率波动风险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佳春  高杰 《船舶工程》2006,28(6):67-70
随着国际船市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汇率变动对我国造船业的影响日益加大.汇率风险防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造船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造船业汇率变动风险的表现形式,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化解风险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这次造船业不景气之前,欧洲造船业已陆续出现退出、破产和集团解体的情况。为与亚洲造船业界进行最后决战,欧洲造船业界这10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集约,但直接与亚洲竞争的机会仍然没有,造船业似乎已从欧洲散失。欧洲造船业这10年间得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前世界航运业开始复苏以及我国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速度的加快,造船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高速发展期。从全球造船业综合能力排位统计,我国已进入世界造船第三大国行列。我国现有修造船企业达3000多家,行业结构形成三分天下之势(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各造船企业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船舶市场需求高峰的出现,世界船舶工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主要造船国家之间竞争实力的对比也在发生重要变化,中、日、韩三足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从2001年到2006年,中国造船产量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6年产量已超过800万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3%。中国已从世界造船业第二方阵的中游一举进入世界造船业第一方阵。那么中国市场的企业家在发展企业时,有哪些跃升和沉浮呢!在择取西安星展、江苏华阳重工、松下电器、佛山浩特普尔四个企业中,我们通过  相似文献   

12.
东亚各国对造船业的扶持力度日益加大.不过最近的数据显示,中国已赶超韩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国,两国在这个领域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  相似文献   

13.
曹乾  何建敏 《船舶工程》2005,27(1):6-11
本文首先在波特竞争优势两个层次(低成本竞争优势和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造船业的竞争优势现状及其与日、韩等国的差距,并认为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源在于形成竞争优势的四种核心因素的全力作用(波特钻石因子模型)没有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造船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培育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认清形势,选择切入点 提升我国造船工业的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世界造船业的发展现状和形势,指出了我国船舶工业与世界造船强国相比存在的差距,并分析了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给出了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策略。建议我国政府借鉴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成功经验给予造船业更多的扶持,同时,我国造船业应注意选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采用先进造船技术,转变造船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造船行业的良好大环境下,我国的造船事业正在朝着世界第一的目标努力,船舶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发展造船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但我国造船企业与世界先进造船企业的差距依然很大,船舶行业要发展就必须重视信息化的建设,本文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国内造船行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强调以信息化推动我国造船业的现代化,实现造船业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造船强国:路漫漫其修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的一年,国际船舶市场急速攀升,世界造船产业加快向东方转移,令国人似乎看到了实现造船强国梦想的曙光。2003年中国不菲的造船业绩,使舆论和业界似乎都不愿再保持低调,赶超日、韩问鼎世界造船霸主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从情势看,这种推论似乎是成立的,我国造船业已跻身世界三甲,并且坐稳了第三的位置,同时,我国还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成本低的优势,而这正是日、韩的软肋。然而,这是否意味着我国造船业已经具备了与日、韩抗衡的实力?未来世界第一造船强国的宝座非中国莫属吗?  相似文献   

17.
《水运文献信息》2004,(1):27-27
拿什么与世界造船大国竞争,实现数字化造船是关键问题之一。我国造船业应加快信息化建设,这是提高造船质量和造船效率的必由之路,也是上海造船专家当前的一种普遍意见。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后对我国船舶工业的影响及应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介绍了世界造船业和我国造船业的现状 ,分析了我国加入WTO后对我船舶工业的影响及所面临的挑战 ,并提出了一些应考虑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造船市场的竞争与垄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滨 《船舶》1999,(2):52-57
本文以市场结构的4个层次,分析了世界船舶市场的竞争与垄断问题,并以近几年世界船舶市场的发展为基础,研究了造船国(地区)之间的竞争态势。最后分析了中国造船业所处的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20.
《船艇》1998,(11)
我国造船业的快速发展,引起国际造船业的关注。世界造船业由高成本国家向低成本国家转移,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客观规律,为我国造船业振兴提供了机遇。船舶工业要实现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提出的“争创世界造船大国”、“再创辉煌”的奋斗目标,需要国家强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