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MDS 19例临床分析杨养贤,王锐,周淑意(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学教研室西安710061)我院1987年~1992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19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于下。临床资料19例中男12例,女7例,年龄...  相似文献   

2.
给1d龄雏鸡按200mg/(kg·d)剂量肌注卡那霉素连续10d后,用肾上腺素0.5mg/(50g·d)共治疗7d,随后分别间隔0、1、2、3和4周处死,对其耳蜗基底乳头行扫描电镜和光镜观察。结果发现肾上腺素对鸡受损的毛细胞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作用为使毛细胞再生数目增多,分化增殖显著加速。但其机制尚不明了。  相似文献   

3.
给23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单用大剂量甲孕酮:500mg/次,前3d2次/d,以后为1次/d,持续30d为一疗程。自觉症状改善者为86%,近期客观有效率为60.8%,以骨转移效果为佳。既往用三苯氧胺以及氨格鲁米特无效者再用大剂量甲孕酮仍分别有4/7及2/3的患者有效。副作用轻微,偶见阴道出血、向心性肥胖。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维甲酸致颌骨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变化和中药“双骨胶囊”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6 0只 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二组 :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大鼠是以 85mg·kg-1·d-1维甲酸灌胃 15d复制模型 ,模型复制成功后进入治疗期。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三组 :无措施组、双骨胶囊组和雌激素组。治疗 30d、6 0d后 ,取大鼠血、尿、下颌骨样本 ,观察治疗情况。结果 “双骨胶囊”治疗后 ,维甲酸所致颌骨骨质疏松大鼠的下颌骨骨小梁增宽 ,骨小梁之间间隔减少 ,骨髓腔缩小。骨小梁平均宽度增加 ,骨小梁平均间隔宽度减少。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升高 ,破骨细胞分泌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血清骨钙素含量升高 ,尿钙增加。结论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双骨胶囊”不仅对全身骨起作用 ,对治疗颌骨骨丢失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nlasticsvndromes,MDS)难治性贫M(Refractoryanemia,RA)的最佳治疗方法,应用全反式用甲酸、活性维生素Da及康力龙三种药物联合治疗22例RA患者,结果有效率达95.4%,完全缓解率45.5%;表明此三种药物联用有提高疗效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作用机理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MTT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 1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前后骨髓上清中IL 6活性及可溶性IL 6受体(sIL 6R)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上清中IL 6活性及sIL 6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应用全反式维甲酸 5 0d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上清中IL 6活性及sIL 6R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1) ,Ⅲ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IL 6活性显著高于Ⅰ、Ⅱ期 (P <0 .0 5 ) ,但sIL 6R水平二者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 17例患者 ,5例完全缓解 (CR)、8例部分缓解 (PR)、4例未缓解 (NR)。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可能是通过降低IL 6活性及sIL 6R水平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提高缓解率 ,可作为IL 6活性及sIL 6R水平高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意义。方法 肌肉注射MTX20mg/d,连续5d,腹腔镜下妊娠囊局部单次注射MTX20mg。结果 肌肉注射组21例,成功19例(90.5%)。局部注药组26例,成功25例(96.2%)。结论 MTX治疗异位妊娠具有简便,有效、快速、毒副作用小的优点。临床严格掌握保守治疗指征,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双骨胶囊”治疗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双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  5~ 6月龄SD雌性大鼠 ,以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模型后 ,给予含硼中药“双骨胶囊”进行治疗。用骨病理组织学、形态计量学等实验技术 ,观察“双骨胶囊”的治疗效果。结果 “双骨胶囊”治疗后 ,大鼠的平均骨小梁数 (6 1 0±0 88)、平均骨小梁宽 (75 74± 1 8 3 9)、骨小梁面积百分比 (2 4 0 1± 6 1 4)等指标增加 ,明显高于骨质疏松组 (4 3 3± 0 82 ,41 96± 1 1 6 9,1 6 1 6± 3 0 3 ;P <0 0 5 )。结论 “双骨胶囊”可增加骨量 ,对维甲酸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光疗是新生儿黄疸早期治疗的主要措施。为探讨光疗对血钙的影响,我们对51例患儿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①研究对象∶1996年12月~1998年4月我科共收治高胆红素血症患儿98例。随机选择51例为研究对象。开始蓝光照射日龄10min~18d,平均4~7d,均为足月儿。引起黄疸的原因∶ABO溶血者5例,头颅血肿6例,新生儿感染14例,剖宫产5例,宫内窘迫窒息8例,母妊高症3例,无原因10例。用经皮测胆仪检测其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均>250μmol/L,最高达5263μmol/L(正常值为5…  相似文献   

10.
采用4级分类法对378例脉管病变内皮细胞增生程度进行了分级,其中54例作了AgNOR和肥大细胞计数。结果:血管瘤内皮细胞增生为Ⅱ、Ⅲ级,而脉管畸形组内皮细胞增生为O或I级。AgNOR和肥大细胞计数,血管瘤明显高于脉管畸形组,表明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病变。本文还总结了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病变特征和鉴别要点,以利于诊断、治疗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内陆地区借助专用装具模拟海上浮动目标进行射击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现役部队官兵和预备役指战员的实战技能。浮动靶标的研发成功地实现了这一预想。  相似文献   

12.
长逢沟隧道为一座左、右线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长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围岩软弱破碎,总体较差,Ⅲ级围岩仅占32.86%,Ⅳ、Ⅴ级围岩占67.14%,且穿越3个大断裂带,埋深较浅.根据新奥法施工原理及隧道施工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地、系统地采用监控量测技术指导施工,以现场监控的围岩观察、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地表下沉等数据...  相似文献   

13.
结合山区地形,按照"以人为本"和"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新理念,对典型路段的路线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比选分析,最终选择最佳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14.
具体介绍了掺加硫酸钠的几种半刚性基层材料的选择和试件成型的方法,以及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方法和步骤,得出了在最佳含水量下的几种含硫酸盐的半刚性基层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回归方程。从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掺加硫酸钠能显著增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且含盐量不宜过大;在硫酸盐渍土中,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石灰含量、粉煤灰含量、初始干密度、冻融循环次数、含盐量等会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大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现场失稳岩质边坡的调查,简述了边坡存在的隐患,对其进行了失稳机理分析,根据工程特点设定了治理目标及治理方案,并简要阐述了施工工程布置方案,对类似的工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稳定碎石在我国公路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以成型原理、试件最大干密度、试件强度为切入点,充分证明了室内采用振动压实法对提高半刚性基层的路用性能有明显的作用,最后结合试验路工程,总结了水泥稳定碎石振动压实法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7.
王繁高速公路太安岭隧道涌水量预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太安岭隧道为例,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对隧道开挖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隧道全线属于弱富水段,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隧道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抗冻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研究了水泥剂量、旧料掺加比例、温度对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泥剂量为5%时,冷再生材料的强度和其他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及破坏类型,对实体工程裂缝进行调查分析,介绍了在旧路加铺改造中采用的针对轻、中、重裂缝的处治方法与施工工艺,通过实体工程应用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以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为例,详细介绍了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如周边位移及拱顶下沉量测数据处理方法及在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并提出了相关处置意见,及处置后的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