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7例患者肾移植术后并发重症病毒性肝炎的病回进行了分析。发现所有患者均为HBSAg阳性的HBV感染者,2例重叠HCV感染,HAV和HDV重叠感染各1例。表明HBV感染及在此基础上其它肝炎病毒合并感染是发生重症肝炎的主要原因;治疗过程中环孢素A的应用和它所引起的肝肾毒性是移植后重症肝炎发生和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出应慎重考虑HBV感染者的肾移植适应症,有HCV、HDV重叠感染者不宜施行肾移植术。对HBsAg阳性肾移植患者应加强术后肝功能的监测,及早应用保肝药物。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脱水保存的角巩膜移植修复角巩膜组织缺损的疗效,对118例(120眼)角膜缘变性及角巩膜葡萄肿患者施行全厚板层及板层移植术。术后随访6月~10年,所有病例获得了满意效果,未见原有病复发,亦无排斥反应发生。结果显示,采用脱水保存的角巩膜移植修复眼球壁组织缺损,效果满意,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探讨不同高危患者术后应用 Cs A免疫抑制治疗的特点 ,摸索高危患者肾移植术后的早期临床监测及处理。方法 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 ( FPIA)对 30例高危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术后早期的全血环孢素 A( Cs A)浓度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高危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术后早期的全血 Cs 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低 ,但是容易发生 Cs A的肝脏及胰腺的毒副作用。结论 早期动态监测全血 Cs A浓度有助于预防和减轻 Cs A的毒副作用 ,维持有效的免疫抑制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针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两种治疗方式——活体亲属肾移植和血液透析的成本费用并进行比较,确定一些直接影响移植费用的医疗因素及其治疗方式的效价比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中国西北地区372例常规血液透析的患者和122例活体亲属肾移植患者资料,随访至少满3年。所有的数据囊括了血液透析、肾脏移植、供者摘取手术、免疫抑制剂等的相关费用以及随访期间产生的费用。结果在前3年期间,血液透析患者和肾移植患者每年平均的花费分别为13 713/31 027美元、13 502/11 038美元和13 382/10 285美元。在肾移植患者中,是否服用地尔硫卓、是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及感染并发症同移植费用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从第2年开始,肾移植相比透析治疗具有更优的效价比,意味着更有效率,花费更少;而肾移植术后第1年中,没有服用地尔硫卓、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及感染并发症的患者会花费更多。  相似文献   

5.
胸壁结核是青少年多发的一种继发性疾病 ,自1 981年~ 1 997年间 ,我院共收治胸壁结核术后复发病人 1 5例。本文对其复发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并提出了避免复发的方法和体会。1 临床资料1 5例患者中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1 0~ 51岁。复发至前次手术时间 2周至 1 6个月。其中合并寒性脓肿 6例 ,有瘘道者 1 0例 ,包裹性脓胸 1例。前次手术术后服用抗结核药物小于 3月者 9例 ,3~ 6个月者 4例 ,6个月以上者 2例。本组病人在正规抗结核治疗两周后 ,全部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均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行病灶彻底清除术 1 4例 ,行局限性胸部改良术…  相似文献   

6.
营养支持在肾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肾移植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方法对163例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方案和营养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手术前后2周内实际营养摄入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相对高氮摄入量组,n=89)和对照组(相对低氮摄入量组,n=74)。对比其术后第2周末的氮平衡、体重、血清蛋白及血红蛋白、血脂、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氮平衡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体重无明显差异;实验组血清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两组血脂术后除载脂蛋白AI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对照组肾功能指标恢复明显好于实验组。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仍应控制氮的摄入量,尽量减轻移植肾的负担,保护移植肾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及救治措施。方法对53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原体分布:细菌42例次(46.2%),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21例次(23%),真菌14例次(15.4%),结核杆菌6例次(6.6%),支原体5例次(5.5%),卡式肺囊虫3例次(3.3%)。44例肺部感染患者救治成功(83%),死亡9例(17%)。结论对于肾移植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可靠的病原学诊断、及时而有效的综合治疗可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recurrence score, RS)对早期激素受体阳性、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决策导向作用。方法收集自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且术后行21基因检测评分的早期激素受体阳性、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110例,按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标准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比较其行21基因检测前后治疗决策的改变。结果在行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前,共有61例(55%)患者推荐使用辅助化疗+辅助内分泌治疗。行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后,32例(29%)患者改为行单纯辅助内分泌治疗(McNemar's test,P<0.001)。其中低危组和中危组行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后,分别有24例(39%)和8例(20%)患者由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改为仅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McNemar's test,P<0.001;P=0.008)。结论对于早期激素受体阳性、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行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可以显著避免低危组和中危组患者的过度术后辅助化疗,降低术后化疗率,减少患者化疗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供受者匹配HLA分布频率与肾移植术后长期存活之间的关系,以揭示匹配HLA位点对移植效果的不同影响。方法采用HLA血清学分型方法,比较分析肾移植术后存活10年以上患者和10年以下患者供受者匹配HLA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 490例存活10年以上的肾移植术后患者,供受者匹配HLA A位点A2、B5、B35和DR9抗原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存活10年以下患者(259例)。然而,HLA B位点B13、B46抗原在存活10年以上供受者匹配HLA的分布频率显著低于存活10年以下患者。结论供受者HLA-A2、B5、B35和DR9抗原相容的移植,可能有益于肾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10.
不同透析方法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不同透析方法对肾移植后肾功延迟恢复(DGF)的影响,以期选择合适的透析方法,提高移植效果。方法 观察应用不同透析方法治疗 DGF 患者时血压、细胞因子的变化和疗效。结果 采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 4.85%,肾功能恢复时间(9.1±4.3)d,术后感染发生率 9.52%,均较血液透析(HD)组低[低血压发生率 7.8%,肾功能恢复时间(21.4±7.6)d,术后感染发生率 20%];腹膜透析组低血压发生率6.25%,肾功能恢复时间(15. 5±6. 7) d,术后感染发生率 37. 5%,后两项指标高于 HVHF 组; HVHF 组治疗后,TNF- α、IL- 1β和 IL- 6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HD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容量血液滤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DGF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术前化疗对食管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术前化疗方案采用BPF方案 ,采用DNA末端标记法染色观察食管癌术前化疗组 (62例 )化疗前胃镜标本和手术标本石蜡切片及 3 5例单纯手术组的手术标本石蜡切片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术前化疗组患者中 5 4例自觉吞咽困难、上腹部不适等症状明显改善 ,8例无变化 ,无症状加重者。消化道钡餐检查示CR 9例 ,PR 3 7例 ,NC 1 2例 ,PD 4例。术后常规病理检查发现除病变进展的 4例外 ,其余 5 8例均可见化疗后改变。术前化疗组的胃镜标本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平均为 (5 .2± 1 .3 ) % ,术后标本为 (2 7.6± 3 .8) %。单纯手术组术后标本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为 (4 .9± 1 .6) %。结论 术前使用顺铂、5 Fu、平阳霉素联合化疗可以诱导食管癌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一期手术技巧及手术效果.方法 2004年1月~2011年12月的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患者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3~25岁,平均13.6岁.所有病例均具有逆向内眦赘皮,双跟重度上睑下垂,上睑提肌肌力0~3 mm,睑裂高度2~4 mm,睑裂长度14~22 mm,内眦间距33~40 mm,上睑动度1~3 mm.患者在局麻或全麻下采用内眦和外眦成形术联合上睑下垂矫正术一次性完成.术后随访3~36月,平均随访24月.结果 所有患者采用内眦和外眦成形术联合上睑下垂矫正术一次性完成.术后内眦赘皮消失,泪阜外露,睑裂长度25~32 mm,睑裂高度6~9 mm,内眦间距28~34 mm,上睑动度4~6 mm,重睑线自然美观.术后随访3~36月,效果良好.无睑内翻、睑外翻或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发生,内外眦无明显瘢痕形成.结论 内眦和外眦成形联合上睑下垂矫正术一次性手术矫正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减少多次手术痛苦,手术效果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道脊柱内镜下融合技术(Endo-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早期临床效果和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自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31例行Endo-LIF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31例均行脊柱内镜镜下融合治疗。记录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31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34.80±34.98)min,术中出血量(100.13±18.49)mL,住院时间(6.65±0.17)d,随访时间6~18(14±2.3)个月。其中1例患者术后发生血肿压迫,立即切开清除血肿后痊愈;2例患者发生类脊髓高压症,卧床休息后痊愈。术后所有患者均无神经损伤症状,临床症状明显缓解。31例患者围术期VAS评分、ODI指数比较,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较术前均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ndo-LIF术短期临床效果好,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微创的腰椎融合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 LGG)患者术后出现复发及恶性转化(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MT)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年3月至2019年4月接受LGG切除手术及随后进行术后随访的163例患者资料。将术后未出现复发或MT的患者纳入对照组(85例),术后出现复发的患者纳入观察1组(44例),术后出现MT的患者纳入观察2组(34例)。基于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探讨复发和MT的危险因素与预测价值。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1组患者在术前癫痫发作、术前卡氏(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KPS)评分和手术方式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2组患者在性别、术前KPS评分、肿瘤大小和手术方式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1组患者在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IDH)突变、增殖细...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42例移植肾患者的B超检查,根据移植肾术后的体积大小、肾孟积水,肾周积液等,着重讨论了各自的图象特点。认为术后进行B超动态观察,可及时发现移植肾的排异反应及手术合并症的发生,对临床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对我院6例Durie分期为ⅡA~ⅢB期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施APBSCT,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47.5岁(39~56岁)。结果 6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造血重建中位时间23 d(11~62 d)。移植相关并发症包括发热4例,口腔黏膜溃疡或糜烂3例,转氨酶升高3例,其中1例伴有黄疸,恶心呕吐3例,口腔黏膜血疱1例,腹泻1例。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6~28个月),1例患者于移植后第6个月死于肺部感染,有2例复发,分别在移植后第11个月和第20个月,前者于复发后第4个月死亡,后者经化疗后再次获得缓解。结论 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安全、有效、合并症少;前期诱导化疗阶段应用过马法兰可能是某些患者造血重建延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对胎儿胰腺移植进行了对比研究。第1组33例为带脾胎胰移植;第2组14例为单独胎胰移植。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血糖值下降及胰岛素用量减少的情况,未见明显差异。两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C3和淋巴细胞转化率测定值亦无明显差异。对移植体的血液动力学观察提示带脾移植的优越性。因此,建议在胎儿胰腺移植中应尽量保留脾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椎管哑铃肿瘤的个体化手术入路及显微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6例椎管哑铃形肿瘤的临床资料,依据Toyama肿瘤分型选择个体化的手术入路,结合患者术前、术中脊柱失稳因素实施脊柱内固定。对比术前、术后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感觉及运动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26例椎管哑铃肿瘤均达到了一期全切。其中,神经鞘瘤20例,节细胞神经瘤3例,脊膜瘤2例,神经纤维瘤1例。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症状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一例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的加重。术后1月ASIA感觉评分为(219.34±1.62)分,ASIA运动评分为(98.61±1.25)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01)。随访6~52个月,平均2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脊柱畸形发生。结论依据椎管哑铃肿瘤特点分型并制订个体化的手术入路,结合现代显微外科技术,可达到肿瘤的一期全切;术前、术中准确评估脊柱的稳定性,合理选择脊柱内固定,对于预防患者术后脊柱畸形,提升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非对称型漏斗胸微创手术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非对称型漏斗胸的微创手术方法。方法2003年6月至2004年9月住院手术的6例非对称型漏斗胸患儿,按体表和3DCT形态学测量分为Ⅰ、Ⅱ、Ⅲ度,分别采用Nuss原法、斜板及不规则型支撑板方法手术,均采用双3点法固定。结果6例患儿全部在胸腔镜辅助下手术,手术时间65~105min,出血量极少,均不需输血。1例患儿术后轻度胸腔积气,第6天完全吸收。随访2~6个月支撑板的位置良好,胸廓饱满、左右对称,矫正效果满意。结论采用新分类和改良技术,非对称型漏斗胸微创手术矫正短期效果满意,长期效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20.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对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综合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应用CRRT,12-24 h/d,隔天使用。结果成功救治5例,死亡3例;疗程结束后7例体温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呼吸困难减轻;外周血白细胞(WBC)和中性(N)百分比显著下降(P<0.01),淋巴细胞(L)和单核细胞(M)百分比显著上升(P<0.01);血气各项指标SaO2、PaO2、pH、BE、HCO3-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CRRT对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肯定,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