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某高速公路桥梁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桩身及桩底注浆加固、增加独立钻孔灌注桩、锚杆静压桩补强、扩大基础复合桩基4种桩基加固方案,并通过计算分析说明了各方案的加固效果及适用条件;经综合比选,建议该工程采用注浆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盾构近距离下穿高铁桥群可能引发的桩基下沉、运营安全受到影响等问题,依托某地铁盾构区间穿越京沪高铁桥群桩基工程案例,对盾构施工前的桩基加固必要性和具体加固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与研究。基于Midas GTS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有无隔离桩加固两种工况下的高铁桥群承台沉降、桩基位移等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盾构施工前进行桩基加固处理的必要性。在论述隔离钻孔灌注桩隔离加固方案可行性的基础上,经研究分析得出结论,桩基加固过程中,采用分批次施工处理,可有效降低施工对高铁桥群结构的影响;采用对称跳孔成孔技术,可以在分批次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度降低影响;工程施工实际数据与施工前的预估数据比较吻合,且均未超过允许值,加固方案可行且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
桥梁水中桩基在江、河、海水的日益冲刷下出现混凝土剥落、钢筋外露锈蚀,导致桩基缩径,极大地威胁着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这就需要对桩基进行维修加固。结合《大潮差桥梁桩基钢围堰施工技术研究》(S20130013)和温州市东瓯大桥桩基加固工程实例,介绍单壁钢围堰技术在处理水下桩基础破损露筋等质量问题中的应用,阐述了钢围堰加固桩基施工方案的实施和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盾构施工不同加固措施对临近高架桥桩基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铁盾构施工会导致临近土体变形,使得已有桥梁桩基产生一定位移,因此在实际施工时需采取措施进行加固。该文以实际工程为例,采用有限元模型试验分析方法,分析了3种加固方式下盾构地铁施工对临近高架桥桩基的影响。结果表明:隔离桩方案隔离效果较差,注浆、横撑加固方案可有效减小桩体的水平位移。  相似文献   

5.
依托某跨江大桥桩基加固工程,针对深水桩基病害加固施工困难、造价高、临时措施复杂等问题,通过结构设计、工程应用等方法,开发了模块化单壁钢围堰和抱箍式吊装装置,形成基于单壁钢围堰的深水桩基增大截面加固施工工艺,保证了桥梁深水桩基加固质量和工期。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地铁五号线隧道穿越玉蜓立交桥桥区处需对桥梁桩基进行加固处理的工程为例,分析了桩基加固的原因,介绍了注浆技术和树根桩法加固桩基的原理和优点以及应用注浆技术和树根桩法对桩基进行的加固设计。实践证明,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加固桩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结合沈阳绕城高速公路的谟家堡浑河桥实例,对桩基础的加固进行计算分析并结合相关计算结果提供了设计方案.其内容可为其它类似改扩建工程中的桥梁桩基加固处理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中山市大南沙大桥引桥维修加固工程包括上部结构及下部结构维修加固.介绍该工程南岸引桥31#过渡墩梁体滑移、38#及40#墩桩基不均匀沉降等结构性病害,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给出切实可行的维修加固方案,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广东省道 35 2线旺沙大桥桥墩桩基露筋加固处理方案 ,对扩大基础加固处理方案进行了设计与计算 ,提出了加固处理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谢永盛 《隧道建设》2012,32(4):537-543
广州地铁二、八号线延长线洛溪站—南洲站盾构区间从彩虹花园密集桩群中通过,大量桩基侵入盾构掘进区域,需对彩虹花园进行加固处理,但加固施工空间狭小。为了解决彩虹花园加固处理难题,采用350 mm大直径微型钢管桩进行桩基托换,盾构到达原桩位置时采取停机截桩方案进行加固处理。加固过程中建筑物沉降稳定,未出现任何裂缝,结构完好,达到预期加固效果,可供相似工程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碎石桩加固原理,进行复合地基允许承载力及变形计算,提出振动沉管碎石桩设计注意事项,简要介绍碎石桩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结合工程实例,详细多方面分析碎石桩加固砂性土和粘性土效果的差异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针对桥梁下部结构的增补桩基加固法,对地基承载力不够采用在桩基础的周围补加钻孔桩或打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并扩大原承台,并将承台与桩顶连接在一起,以此提高基础承载力,增加基础稳定性,从适用条件、力学特点、设计计算、构造措施及工序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白东锋  荆玉明  薛普恒 《隧道建设》2020,40(Z2):122-127
为获得盾构切除桥梁桩基后残桩对管片的竖向荷载及残桩的承载力,评估切桩后桥梁和盾构隧道结构安全,开展残桩对管片作用力的计算分析。首先,分析盾构切桩后残桩对管片作用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桩长减短、施工扰动及桥桩竖向刚度变化等。然后,在考虑这些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建立残桩承载能力和所受竖向荷载计算公式,并以具体工程为例进行计算对比,结果表明: 本工程残桩承载力无法满足所受竖向荷载,需进行残桩周围地基加固;通过对地基注浆加固计算,残桩承载力可满足竖向荷载,能够保证管片和上部桥梁结构安全。最后,根据理论和实例分析,提出减小残桩对管片受力影响的施工控制措施,包括减小施工扰动、提高桩侧摩阻力及加强管片配筋和螺栓强度等。  相似文献   

14.
依托某高速公路软地基土处理工程,对工程现场路基软土性能指标进行检测,提出了水泥石灰钢渣碎石夯扩桩加固方案,并与传统水泥搅拌桩加固方案的机理进行对比分析.在对比两种软基土加固施工工艺的基础上,明确水泥石灰钢渣碎石夯扩桩设计方案的重点参数和关键工艺;对水泥石灰钢渣碎石夯扩桩试验段进行承载力检验和沉降变化监测,明确其软基土加...  相似文献   

15.
张大鹏 《路基工程》2021,(1):188-191
以某隧道工程下穿高架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隧道开挖对邻近桥梁桩基的位移、剪力和弯矩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对桩基的横向位移和纵向位移影响较小,最大横、纵向位移均小于规范规定的4 mm;桩基离盾构开挖面越远,受到的影响越小;隧道掘进过程中对桩体的轴力、剪力和弯矩影响较大,因此,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对邻近桩体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以保证施工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6.
在高桥墩桩基屈曲能量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兼顾结构稳定、强度和经济性的优化模型,并应用优化算法中非线性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优化设计探讨,同时给出优化设计算法流程图,编制了相应的优化计算程序;为了解桥墩高度、轴向荷载、地基比例系数和混凝土弹性模量对于高桥墩桩基屈曲的影响,结合优化设计模型进行了因素分析,探讨了参数变量对目标函数最优值的影响规律和程度,比较结果说明,在进行高桥墩桩基的屈曲受力分析时,高桥墩的大变形影响不容忽视;而一般在工程设计中,可考虑将桩周土体和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增强作用作为设计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7.
用现场静载试验的方法,利用预埋钢筋计和土压力盒,进行了高速铁路路基声屏障桩基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桩身应力和桩底反力的测试。重点分析声屏障桩基础在荷载作用下的沉降量和桩身内力。结果表明:对于声屏障的桩基础,采用试验时的桩长、桩径和桩身混凝土,桩基的承载力很大,桩顶荷载主要由桩周土的侧摩阻力来承担,并分析了此类桩基础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为今后进一步改进声屏障桩基础的设计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试验数据和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计算地铁隧道盾构穿越高架桥桩基托换施工前后桥梁承台及桩基受力的变化情况,保证桩基托换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文依托厦门市轨道交通6号线隧道盾构下穿跨杏林湾路高架桩基托换工程,结合桩基托换工程特点和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利用MIDAS/fea与MIDAS/civil建立桥梁桩基托换三维数值模型和梁单元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施工现场的桥梁桩基托换工程进行数值计算,重点分析桩基托换施工中新建承台及桩基承载力的变化情况,据此提出桩基托换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保障桩基托换工程质量,为类似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深基坑工程中常常出现围护桩成桩垂直度偏差以致侵入主体结构限界的现象,为保证后续主体结构尺寸符合要求,需要对侵限部位进行凿除,进而导致其抗弯承载能力下降。针对圆截面桩体局部凿除后的抗弯承载能力计算问题,基于二次逼近法,建立圆形钢筋混凝土桩局部破除后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结合实际工程分析围护桩局部破除后对基坑围护结构体系的安全性影响。结果表明: 桩身局部破除后,纵向受力钢筋切断和桩身截面面积的减小将导致桩身正截面抗弯能力快速下降;依托工程中800 mm 的围护桩,凿除18 cm 厚度(含切断6根主筋)后,其正截面抗弯能力下降至原设计值的55%,剩余承载力已不能满足安全支护的要求,需进行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20.
唐勇 《路基工程》2012,(6):115-117
基桩低应变测试法被广泛应用于测试桥梁基桩、打入桩和抗滑桩等的完整性。但是,桩顶非自由的情况测试就非常困难。此时可采用双速度法检测,此方法也适于测试已有建筑物下的基桩及基桩与上部结构相连且桩长未知的情况。通过16根有承台和无承台模型桩的单速度和双速度测试,取得766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此方法完全可以应用于工程基桩检测中,对基桩完整性检测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