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锐  沈妍  周聪聪  姚寿广 《船舶工程》2020,42(12):113-118
针对电容去离子(CDI)海水淡化单元,建立了单元内吸、脱附过程的多物理场耦合模型,通过模拟分析了吸附及两种脱附方式(电压断开和电压反接)下,操作参数(工作电压、入口流速)和几何参数(电极厚度、流道间距)对CDI单元吸附脱盐及脱附再生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吸附效率随入口流速及流道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多孔电极厚度及极板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吸附过程中,最小出口浓度随入口速度和流道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工作电压增加而减小,与电极厚度无关;与脱附方式为电压断开相比,脱附方式为电压反接时,脱附完成所需时间较小。  相似文献   

2.
Tenax TA对甲苯吸附脱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苯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吸附实验研究Tenax TA的吸附性能,考察进口浓度、流量和湿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热再生法研究Tenax TA的脱附性能,考察温度和再生次数对脱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enax TA的抗湿性能和再生性能突出,相对湿度90%的吸附能力为干燥时的85%以上,再生200次后再生效率在95%以上。实验结果表明,Tenax TA可用于高湿度且对再生性能要求高的特殊环境中有机物的去除。  相似文献   

3.
工业上通常采用成型活性炭用于SO2的脱除及硫资源回收,在这一过程中SO2的吸附脱附特性对于系统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文中采用适于工业应用的大颗粒活性炭,研究了SO2在其表面的吸附脱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的吸附特性受烟气组分、空速及再生的影响,在O2和H2 O存在条件下,低空速有利于SO2的吸附,而SO2的浓度则对活...  相似文献   

4.
通过模压方法制备出一种特殊的Pd-Al2O3颗粒,作为氢同位素的分离材料,它含有较高重量成分的金属钯。采用测容积的方法确定了氢同位素系统中Pd-Al2O3的压力.组成等温线和压力平高线。甚至在196K温度下颗粒都具有很高的氢吸附能力,反应速率由表面反应控制。通过增加Al2O3,Pd-H体系的氢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是不变的。并发现Pd-Al2O3颗粒在反复的吸附.脱附循环中具有很高的耐用能力。在高达1000次的吸附.脱附循环中,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并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5.
以苯、正庚烷作为VOCs代表物质,较详尽地考察了各种吸附条件对活性碳纤维ACF吸附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竞争吸附和ACF多次吸脱附实验.结果表明,正庚烷比苯易吸附;吸附质浓度越高,吸附时间越短;相对湿度越大和空速越高,吸附时间越短;吸附管材质影响吸附效果,不锈钢管有利于吸附;12次吸脱附后ACF吸附性能未见下降.  相似文献   

6.
利用碳化-酸洗方法将天然鱼鳞转化为多孔碳,进一步利用表面反应在碳基体上引入非晶二氧化锰,获得具有多孔结构的二氧化锰/鱼鳞衍生碳(MnO_2/FSC)复合材料.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氮气吸附/脱附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化学工作站等对材料的形貌、结构、成分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1.0 h时所制备的MnO_2/FSC具有最高的比容量(181 F/g,1 A/g),且持续恒流充放电700个循环后容量基本没有衰减,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一种基于中部流入式的膜电容法脱盐装置组件,建立了脱盐单元的三维瞬态分析模型。在对模拟结果线性回归拟合验证了该模型适用性基础上,对脱盐单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入口孔径的增大,MCDI脱盐单元的出口最低浓度升高,而出口最高浓度降低;且入口孔径越大,其达到吸附饱和的时间越长,但吸附效率越小,脱附时间也相应增加,脱附效率能够达到的峰值也越大;同一入口孔径条件下,反接脱附方式下能够达到的最高出口浓度均高于短接方式。  相似文献   

8.
利用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NaHCO3溶液中氨基乙酸(GLY)在A3钢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其对A3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GLY在试样表面形成了多层吸附,且存在脱附过程,其缓蚀机理为"几何覆盖效应",其浓度为100 mg/L时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9.
纳米碳酸钙在胶粘剂中的聚集团聚会影响其在胶粘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采用改性剂改性纳米碳酸钙成了控制其团聚的有效措施.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RTIR)、热重(TG—DTA)、扫描电镜(SEM)、剪切强度等测试方法研究了DL-α-丙氨酸改性纳米碳酸钙的改性机理,并将其做为填料加入到树脂中,研究其对环氧胶粘剂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L-α-丙氨酸以化学键合的方式吸附在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纳米碳酸钙在环氧胶粘剂中分散性良好,其填充的环氧胶粘剂,使剪切强度提高了2MPa.由此得出:改性纳米碳酸钙作为环氧胶粘剂的填料,可以有效地提高胶粘剂的粘结性能.  相似文献   

10.
吸附空调系统船用的关键是其供冷量能否适应船舶空调舱室热负荷的变化。在实验室中建立了由锅炉低压蒸汽驱动的五吸附床,制冷系统使用氨-复合吸附剂。根据夏季典型空调工况下计算的热负荷,实验研究了制冷系统供冷量与空调负荷变化之间的适配性。结果表明:系统供冷量除受循环冷却水和蒸汽的流量、温度的影响外,还受吸附床加热和冷却时间的影响;必须通过优化吸附床结构、调整吸附床的吸脱附时间,才能使蒸汽驱动的吸附制冷系统实用化。  相似文献   

11.
虚拟样机技术在气垫船推进系统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气垫船的结构特点,传统的研究方法不适于气垫船推进系统特性研究.本文将现代虚拟样机技术引入气垫船推进系统特性研究中,对气垫船船体和轴系建模及船体-推进系统的耦合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应用本文提出研究方法,对某型气垫船推进轴系进行了动态支承力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2.
换填法垫层厚度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换填法地基处理设计关键是确定垫层的厚度。鉴于传统的设计方法存在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经算例验证该法能更好地确定最佳垫层厚度,同时能适应不同的安全要求,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天津港南疆焦炭码头卸车坑地下连续墙的结构特点、施工过程、修补措施及当地的特殊的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分析,综合考虑了各因素对地下连续墙的影响,从而客观地评价了地下连续墙渗漏水的成因,为选择适当的防渗漏材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压电力系统在舰船上的应用给舰船人员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在建立人体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两种不同接地方式人体触电的危害,并给出了相应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得到不确定动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固结度,通过工程实例,采用反分析法对不确定动荷载作用后地基的固结度进行了估算,并进行了现场验证。结果表明估算结果是可靠的,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关于曲线光顺性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数学放样和光顺自动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一个经典的光顺定义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改进的定义,同时应用改进的定义导出了船舶线型自动光顺时应遵循的光顺准则。  相似文献   

17.
苏伟  王平义  喻涛  门永强 《水运工程》2012,(11):118-123
通过水槽概化模型试验对不同坝型、坝长和挑角丁坝的水毁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冲刷坑深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观测到不同结构形式丁坝对河床冲刷地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的坝型的试验数据,提出具有较好稳定性的新型坝身横断面结构形式,并且深入研究丁坝不同坝长、挑角下河床冲刷及丁坝水毁机理.  相似文献   

18.
编队作战需求下舰船修理周期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涛  朱晓军  彭飞 《中国修船》2011,241(4):51-55
舰船全寿命期内的部署和修理活动需要在其修理周期结构的指导下进行,而编队的使用则需要编队内各舰艇的修理周期结构的相互配合,从而使编队拥有更高的部署能力。文章建立了编队修理周期结构的优化模型,考虑了同一舰级下舰艇相互代替使用的情况,更能真实反映编队的部署和修理情况,采用遗传算法对编队的部署能力进行优化分析,实例证明优化后可以显著提高编队的部署能力,为进一步研究编队的部署维修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单舰的修理周期结构上加上了编队使用需求这一约束条件,拓展了研究舰船修理周期结构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油轮艏部结构碰撞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船舶碰撞中,船艏是主要作用方.船艏结构的碰撞特性是影响船-船碰撞过程中被撞船舷侧结构损伤程度的决定因素.为减少碰撞事故损失,应从碰撞的观点对船艏结构的特性进行研究,提出一种研究船艏的碰撞特性的方法及表征船艏碰撞特性的特征量,据以改进船艏设计.根据船艏结构本身的碰撞破损过程,对船艏结构碰撞力与破损深度的关系、艏部构件在碰撞过程中的损伤形态和能量耗散进行了研究,指出碰撞力曲线是船艏结构的一种固有特性.提出了碰撞力面积密度曲线的概念,它可以用于定量表达船艏结构对其它结构的破坏能力.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一艘4万吨船艏的碰撞损坏实例,显示了上述碰撞特征并讨论了提高碰撞数值模拟计算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计算流体力学和直接边界元方法计算叶轮旋向对喷水推进器水下辐射噪声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计算和分析了某喷水推进泵的裸泵性能曲线,并与厂商数据比较以验证CFD计算方法;然后,计算某“船体+流道+喷水推进泵”的稳态流场,在此基础上计算喷泵内的非定常流场,并获得了叶轮叶片、导叶叶片、轮毂和外壳壁面上的偶极源以及固体壁面上的单元和节点信息;最后,采用直接边界元方法计算喷水推进泵的声场分布。结果表明:喷泵内最大压力脉动在叶轮进口处,压力脉动幅值从轮毂到轮缘逐渐增大;叶轮进口处的压力脉动幅值外旋泵比内旋的大,但在叶轮和导叶相互作用区域则相反;在10~1000 Hz内,叶轮和导叶相互作用区域对于辐射噪声的贡献是最主要的;内旋泵的总声压比外旋泵的总声压级大2.4 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