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悬索桥主缆防护用缠绕钢丝有圆形镀锌软钢丝和S形钢丝2种,以南京长江第四大桥为依托,介绍S形缠绕钢丝的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缠丝前需进行主缆表面清理及紧缆钢带和改吊绳处理,主缆缠丝采用缠丝机在两索夹间进行,分为起始端缠丝、中间缠丝、终端缠丝、索夹跨越等主要工序,采用铝热焊剂并联焊接的方式中间缠丝接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内外同类设备现状的分析研究,结合西堠门大桥缠丝施工的实际条件,设计一种能同时适应S形和圆形钢丝、缠丝和进给匹配准确、张力稳定准确、能适应各种大跨径悬索桥的主缆缠丝机。通过样机测试和西堠门大桥实际缠丝施工,证明该主缆缠丝机缠丝张力稳定、缠丝质量好、缠丝效率高,操作简便、吊装简易。  相似文献   

3.
西堠门大桥主缆除采用重防护涂装体系外,还采用"先缠丝,后铺装"施工技术。根据相关试验成果,确定施工中缠丝导入张力不小于2.3 kN。采用ZLC1000型缠丝机进行主缆缠丝。为方便主缆排水、减少主缆钢丝暴露外界时间,缠丝顺序为:先边跨后中跨,边跨从锚碇向桥塔方向进行,中跨则从桥塔向跨中方向推进。通过缠丝机将4 mm钢丝均匀紧密地缠绕在已涂覆底漆与不干腻子的索夹间主缆上,间隔一定距离以铝热焊剂焊接缠绕钢丝以保持其缠丝导入力,钢丝两端则固定于索夹。  相似文献   

4.
刘磊  李鹏  常志军 《公路》2015,(3):63-66
首先回顾了悬索桥主缆传统缠丝防护的作用机理,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及认识误区做了深入地剖析,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紧缆钢带结合涂层材料方案代替传统缠丝工艺,并对紧缆钢带的导入力进行了公式推导和有限元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5.
润扬大桥悬索桥主缆在国内首次采用S形钢丝缠丝技术进行主缆防护,其施工工艺与以往采用圆形软钢丝缠丝工艺有所不同。简要介绍S形钢丝缠丝工艺、施工过程和施工方法等,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润扬大桥南汊悬索桥施工中,利用紧缆机进行主缆紧缆作业。主要介绍该主缆紧缆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和紧缆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7.
主缆缠丝拉力问题是影响悬索桥主缆防护效果的重要技术难题之一,厦门海在桥主桥施工因旆工序的调整,使这一问题尤为突出,针对这一问题,结合该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三种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以预测所需的主缆缠丝拉力。  相似文献   

8.
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西堠门大桥主缆缠丝导入力安全系数取3.0.缠丝导入力的设计荷载包括恒载、汽车活载、温度变化、风荷载等.考虑主缆横断面的弹性对泊桑比公式进行修正,根据文献总结的几种方法,得出缠丝导入力的计算公式.计算直径为3.5 mm和4.0 mm及不同弹性模量的缠丝导入力,结果表明缠丝导入力随着缠丝弹性模量和缠丝直径的增加而增大,断面温差对其影响很大.提出西堠门大桥主缆缠丝导入力在2 300 N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悬索桥的主缆做好防护,选用不同直径及不同弹性模量计算了先铺装后缠丝、先缠丝后铺装2种工序下的缠丝导入力。结果表明,随着缠丝弹性模量和缠丝直径的增加,缠丝导入力增加,断面温差对缠丝导入力的影响不容忽视。为了节省工期同时保证施工质量,采用先铺装6cm聚丙烯混凝土再缠丝的施工方法,主缆缠丝导入力采用2 500N。  相似文献   

10.
坝陵河大桥主缆缠丝导入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索桥主缆缠丝主要是利用导入较大拉力的缠绕钢丝圈在主缆表面构成一个具有足够压力的套箍,以保证涂装防护效果,使主缆不受大气腐蚀。针对坝陵河大桥施工特点,为优化施工工序,合理利用资源,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主缆拉力增量因素、缠丝工况等进行研究,对缠丝导入力的计算方法进行完善,并根据现有材料技术,确定该桥的缠丝施工工艺,可供类似桥梁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刚性索悬索桥施工过程中桥梁真实的应力和线形状态,针对刚性索悬索桥的主缆在塔上张拉,其索力形成机理为主动受力的特点,研究计入主缆外包钢套筒、吊杆外包钢套筒作用的主缆张拉有限元法,并采用该方法对无应力索长控制法、张拉力控制法、塔顶有效索力控制法和跨中有效索力控制法4种主缆张拉控制应力方法确定的成桥状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应力索长法与张拉力控制法的索力差距十分微小、主缆的存余有效索力与常规悬索桥模型的较为接近、成桥状态的变形最小,较利于结合构件安装线形的调整控制成桥线形。经有限元模拟和张拉控制应力修正,对某刚性索悬索桥进行了施工控制,结果表明实桥测试数据与理论计算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悬索桥索夹螺杆张拉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在传统螺杆张拉工艺基础上,提出增加螺母转角作为额外的辅助控制参量,优先考虑同步张拉工艺,采用超声技术测量螺杆的张拉回缩损失进而修正施工荷载再完成张拉,以及适度增加有效稳压持荷时间的索夹螺杆张拉施工控制技术。将该技术在五峰山长江大桥进行验证测试和应用,现场结果表明:采用转角辅助张拉能够有效提高螺杆紧固质量,螺杆平均轴力提高到941.0kN;同步张拉避免了轴力重分配造成的轴力损失;修正施工荷载使得螺杆轴力控制偏差不超过5%;稳压持荷大幅加快了主缆的收缩速度;采用该技术进行吊装主梁前的全桥螺杆张拉,抽检轴力均值达到940kN,超出设计轴力170kN,实现了悬索桥索夹螺杆的高质量、高效率紧固施工。  相似文献   

13.
李冬  朱巍志  张哲 《桥梁建设》2012,42(4):107-112
为研究双套拱塔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尤其是塔间索及斜拉索的张拉方案合理性及张拉控制方法,以小凌河大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空间计算模型,进行施工过程的模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拉索安装和张拉方案进行了优化。优化后,赋予塔间索初张拉无应力长度,二次调索时调整到成桥状态的无应力长度;斜拉索自内而外安装并张拉,索力小于250kN的斜拉索,调整其初张拉无应力长度使索力满足测量要求,其他斜拉索直接张拉到设计的无应力长度。监控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索力张拉方法对该类桥梁进行施工控制,整个施工过程中结构安全、受力明确,得到的成桥索力误差小。  相似文献   

14.
针对斜拉桥建模过程中斜拉索内力与设计成桥索力存在偏差的问题,为确定斜拉索合理的初始张拉力,提出基于影响矩阵法的斜拉索合理初始张拉力计算方法。该方法根据斜拉索张拉过程中其两端的位移和索力协调关系,构建一种影响矩阵,通过该矩阵计算斜拉索的合理初始张拉力。以某大跨度独塔斜拉桥为例,采用该方法计算斜拉索合理初始张拉力,并对比分析了施加不同初始张拉力后的斜拉索内力;考虑该方法确定的初始张拉力和将设计成桥索力作为初始张拉力的2种工况,分析不同初始张拉力对桥梁结构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斜拉索内力与设计成桥索力相对差值小于0.01%;初始张拉力对桥梁结构变形和斜拉索内力影响显著,在斜拉索中施加该方法确定的初始张拉力,可使斜拉索内力达到设计成桥索力。  相似文献   

15.
一座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吊杆张拉控制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缩短吊杆张拉施工工期和避免混凝土梁开裂是先梁后索施工的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控制中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介绍湖州市飞凤桥吊杆张拉实施方案,为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吴运宏  黄晓航 《桥梁建设》2006,(Z2):180-182
重庆李渡长江大桥斜拉桥是一座采用镀锌平行钢丝体系斜拉索、双塔双索面、纵向弹性半漂浮体系的预应力混凝土边主梁斜拉桥。介绍该桥施工监控计算的计算方法、模型离散、斜拉索张拉索力的确定和挂篮立模标高的确定。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东水门长江大桥、千厮门嘉陵江大桥合称“两江大桥”,其斜拉索采用超大吨位平行钢绞线斜拉索体系,稀索布置,索体规格为WQJX15.2-139,控制索力14500kN。针对2座大桥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所采用的钢绞线斜拉索体系的结构特点,对超大吨位钢绞线斜拉索的整体顶升张拉技术与应用进行介绍,说明超大吨位钢绞线斜拉索整体顶升张拉技术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智能张拉与传统张拉的比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晓东  吴涛  刘德坤 《公路》2012,(4):144-147
将预应力张拉力精度、同步精度、伸长量测量准确度三个指标在智能张拉和传统张拉方式之间进行了比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传统的张拉方式不能满足现行规范对预应力工程的要求,智能张拉方式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9.
联塔分幅斜拉桥塔结构模型试验设计及加载索力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甬江特大桥为背景,进行联塔结构模型试验,通过张拉斜拉索来模拟塔的最不利受力状态,简要介绍结构模型试验的设计。为了尽可能少张拉斜拉索,便于张拉控制,建立了最少索数索力优化的数学规划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数值程序,确定了相应的等效索力和各级加载中的斜拉索张拉索力,结果表明索力优化方法可行,张拉过程中结构受力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