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正在美国,约55%的致命碰撞事故与道路偏离有关:在德国,60%的致命道路事故和25%的非致命道路事故发生在乡村道路上。目前,大陆集团正在研发中和2种不同的系统架构可保护驾驶员,防止汽车偏离道路。道路偏离保护系统具有主动道路保持功能研发道路偏离保护系统是为了避免由于汽车偏离道路而引起的碰撞事故,目前的横向引导型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无法完全防止这种事故。道路偏离保护系统通过紧急情况下的主动道路保持功能,来防止达到  相似文献   

2.
《公路》2020,(5)
文中针对道路标线中专用的蓄能发光材料进行制备,并进行了基于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的配伍性研究、路用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除掺量因素外,道路蓄能发光粉的颜色与粒径也是影响涂料性能的重要因素,基于道路安全角度的道路专用蓄能材料最佳配伍掺量为:夜光粉27%,钛白粉5%,气相二氧化硅0.8%,玻璃粉50%,成膜物20%,成膜助剂3%,消泡剂0.6%,流平剂0.6%;该掺量下的道路蓄能材料不仅满足规范规定,更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耐久性及综合性能,因此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营运车辆油耗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具有一定差距,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比美国高10%。交通运输占全社会石油消耗总量的30%,其中道路运输占交通运输石油消耗总量的50%。道路运输业是燃料消耗量大户,消耗了全部汽油的80%和全部柴油的30%,成为耗能和排污的主要源头之一。在此笔者以吉林省为例,对其道路运输节能减排形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前 ,我国汽车持有量只占全世界的 1 .9% ,但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的 1 5 %左右。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最为严重的国家。 2 0 0 2年全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77万起 ,死亡人数1 0 .9万人。 2 0 0 3年 1至 1 0月全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56 .6万起 ,死亡人数 8.56万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5.
车辆超限超载的危害(1)严重破坏公路设施,增加公路维护费用,缩短公路使用寿命。根据专家分析,超限10%的货车对道路的损坏会增加40%,一辆36吨的超载车辆对道路的毁坏程度相当于9600辆1.8吨重的小汽车对道路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关键成因,对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因致果集中分析,构建了涵盖机动车驾驶入、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及乘车人、道路环境、意外的道路交通事故成因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处理,得到了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关键因子,进而提出了道路交通事故关键因子分析步骤.以我国2006~2012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为例,对原有38个相关联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道路交通事故的关键成因是机动车非法行驶与停靠致因因子(贡献率57.34%)、交叉口与路段非法穿越道路致因因子(贡献率23.12%)和道路设施不健全与交通工具故障致因因子(贡献率12.58%)三方面.   相似文献   

7.
刘策 《中外公路》2019,39(5):203-208
道路混凝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受到冻融循环与除冰盐的共同作用,导致内部结构疏松、微裂纹扩展,最终造成道路混凝土宏观性能迅速衰减、耐久性劣化。为了从本质上研究道路混凝土盐冻劣化机理,对盐冻作用下的道路混凝土宏观性能衰减进行研究,采用压汞法及SEM对盐冻作用下的道路混凝土细观结构进行表征,从宏观性能及细观结构多尺度研究道路混凝土抗盐冻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盐冻作用下道路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不断减小、累积剥落量逐渐增加;与冻融单因素作用相比,盐冻作用下试件的劣化更严重,当冻融150次后盐冻下试件动弹性模量比冻融单因素时低11.4%(含气量4%)、6.3%(含气量6%),累积剥落量比冻融单因素作用时增长36.7%(含气量4%)、47.1%(含气量6%)。盐冻作用的结晶膨胀效应、渗透效应及温度梯度效应综合作用,造成道路混凝土临界孔径、最可几孔径及平均孔径减小,混凝土内部孔隙不断细化、孔隙连通性提高、渗透路径的曲折性降低;与冻融单因素作用相比,盐冻作用下的多害孔比例增加1.5倍(含气量2%)、0.6倍(含气量4%)、1.1倍(含气量6%)。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主研发的真实道路来流参数测量系统,对多地区、多场景真实道路行驶来流湍流强度进行了测试,发现车辆道路行驶时来流湍流强度远高于风洞水平,道路平均湍流强度为4%,沿海地区湍流强度最高可达20%,在跟车或超车时湍流强度可达 28%。在汽车风洞内模拟了道路行驶跟车、超车等试验场景,对测试车辆气流环境进行了采集分析。结果表明,跟车和超车时,后车来流湍流强度较高且伴随有速度损失,湍流强度及速度损失大小与前车尺寸和跟车距离有关,湍流强度分布范围为2%~33%,与道路实测相当,且速度损失最大为19%。进一步探究了前车放置角度、风洞风速对后车来流湍流强度的影响规律,建立对后车来流湍流强度定量调节的方法。完成了双车风噪测试,结果表明,风洞内高湍流强度环境车内风噪测试调制频谱结果与道路行驶测试结果相符,车内风噪频谱曲线差异主要集中在小于70 Hz的低频段。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高速公路场景下利用视频监控系统正确描述车辆相对于道路的空间位置问题,通过引入Frenet坐标系概念,提出一种基于相机自动标定的道路坐标系模型。在相机自动标定阶段,利用线分段拟合方法从曲线车辆轨迹中提取平行于直线路段的轨迹点,并通过级联霍夫变换精确估计道路方向的消失点。然后,根据多车辆三维模型约束,对相机参数进行迭代优化。基于标定结果,将车辆轨迹映射到世界坐标系平面上,并用3次样条插值进行拟合。根据大量运动车辆在道路平面内形成的轨迹域分布特征,综合边界约束估计道路中心点。最后,结合道路中心线在各点处的法线向量与车道宽度信息确定平移量,并利用点平移运动拟合车道线,实现道路坐标系的自动建立。使用真实高速公路视频数据,在多种道路条件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标定阶段,构建方法对不同高速公路场景的最大标定误差不超过11.55%;与最新的方法相比,直线道路平均标定误差分别降低6.68%和3.58%,弯曲道路平均标定误差分别降低7.43%和2.61%;在道路坐标系构建阶段,构建方法的平均投影距离为0.077 m,接近最新方法的0.069 5 m;而其平均精度为0.916,显著优于最新方法的0.663;所提道路坐标系能够自适应道路形态的变化,有效解决了从监控视频中描述车辆与道路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数据库     
2005年全国公路各种道路类型事故情况道路类型道路里程/km事故数量占总数/%死亡数量占总数/%受伤数量占总数/%直接财产损失数量占总数/%高速41005181684.0464076.49156813.3450892826927.01一级38381340097.5593359.45353847.531456911257.73二级2464429306520.672774928.10999  相似文献   

11.
正为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通畅、有序、和谐,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山东省交管部门利用网络媒体及下乡面对面等多种方式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创造良好环境。山东省道路通车里程28万公里,其中农村道路里程24.9万公里,占88.9%;农村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占总量的45.4%、60.8%,农村是稳定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重要方面。2020年以来,山东省公安交管部门认真贯彻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部署要求和"宜昌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混凝土电量法、收缩试验、滚珠轴承耐磨度试验分析了大掺量矿物外加剂对引气道路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50%矿渣,可以提高引气道路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减小混凝土收缩,但对耐磨度无明显改善作用;掺入30%粉煤灰,引气道路混凝土早期耐磨度低于基准混凝土,但后期有较大增长,而且可以提高抗氯离子渗透性和减少混凝土收缩;掺入10%硅灰,能提高引气道路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和耐磨度,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相似文献   

13.
汽车日益严苛的排放、油耗法规对准确测量和降低道路行驶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动阻力是汽车道路行驶过程中主要的阻力来源,真实道路自然风来流偏角是影响汽车气动阻力的重要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真实道路来流偏角分布的风平均阻力系数计算方法——偏航角密度法,并和其他风平均阻力系数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利用风洞法测量道路行驶阻力,研究了来流偏角对汽车道路行驶阻力、循环能耗的影响。研究表明,来流偏角概率密度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来流偏角显著影响汽车实际道路气动阻力、循环能耗,根据偏航角密度法,考虑真实道路来流偏角时,气动阻力、循环能耗分别最大可增加3.0%、1.6%。  相似文献   

14.
朱庚申 《路基工程》2021,(6):98-103
针对废旧混凝土再生回填路基稳定碎石进行分析研究,以不同再生骨料掺量(0 %,25 %,50 %,75 %,100 %)和不同水泥剂量(3 %,4 %,5 %,6 %)为基础进行试验,以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为指标优选了5 %水泥剂量作为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础配比参数。分析了不同再生骨料掺量下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劈裂强度、干缩系数、温缩系数及冻融强度损失率。以25 %再生骨料为基础进行了实际的再生废旧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道路基层应用,道路强度和弯沉值检测均达到普通道路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1 道路标线的作用(1)鲜明完整的道路标线给驾驶员和行人以良好的条件反射,可以有效地减少事故和提高运输效率.据国外一项统计数宇表明,道路标线与交通事故的相关概率为70%,能提高运输效率30%.  相似文献   

16.
信息简讯     
一季度全国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6.4%根据公安部发布的消息,今年一季度,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2,661起,造成15,646人死亡、63,10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6.4%、4.3%、14.1%和25%。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9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道路线形对智能汽车行驶安全性的影响,分别使用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和模型驱动的经典数学建模方法,建立了以道路线形技术指标为输入的神经网络模型和多元数学模型,预测事故多发路段;计算了各个道路线形技术指标与事故率之间的偏相关系数,从中挑选出与事故率相关程度较大的道路线形特征,使用T检验和F检验验证了道路线形特征组合和单个特征对事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机器学习的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数值逼近理论的多元数学模型预测正确率基本相近,大约为90%;2种模型对道路安全影响较大的道路线形相关不利因素组合相同,均为平曲线转角、横向力系数和纵坡坡度;各种不利因素组合中,平曲线转角、横向力系数和纵坡坡度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00.0%、91.7%和83.3%,远远大于其他因素;事故多发路段道路线形因素不仅与平曲线转角、横向力系数和纵坡坡度有关,而且与其线形组合有密切关系,组合不当亦会导致事故增加;2种模型可相互验证,考虑计算速度及参数的可解释性,实际中应优先选择多元数学模型进行事故预判。  相似文献   

18.
正山东是经济、人口、交通大省,全省道路通车里程27.6万公里,其中农村道路通车里程24.8万公里,占比为89.9%,但路况相对较差;农村地区机动车保有量927万辆,占全省机动车总量的34.8%。农村地区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占比分别为21.5%和24.1%。机动车等各种交通要素快速增长与警力不足的矛盾凸显,交通安全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持续增长,成为全省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9.
程红 《驾驶园》2012,(12):37
根据《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范围内危险品运输车辆、班线客运和旅游包车的入网率达到90%。在此背景下,作为交通运输部颁布的两个行业标准,"双合规"已成道路客运企业实施车辆动态管理的必然趋势。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在全国210812起道路交通事故中,营运客货车辆肇事就有50296起,占23.9%。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中,营运客货车肇事的事故23起,造成390人死亡,分别占85.1%和86.5%。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工艺对道路模拟试验的影响,分别采用高强度胶、双组分胶、磁性底座安装加速度传感器等方法,采集道路模拟试验时的加速度数据。道路模拟试验精度评价时,常以幅值误差、误差谱均方根百分比、相对损伤百分比、功率谱密度等参数为指标。文章以相同的指标阐述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工艺对道路模拟试验的影响。分析表明:当冲击较小时,不同的安装工艺对道路模拟试验的影响不明显;当冲击较大时影响显著,误差谱均方根百分比误差可达22%,相对损伤百分比的误差可达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