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确保东北亚地区船舶通航安全,概括东北亚地区季风特征,分析东北亚季风对海域通航造成的影响,主要影响包括:机器损坏及操纵困难;稳性损失,航行风险加大;船舶适航状态差。从船舶适航性、航海安全责任意识、良好船艺等方面提出通航于该区域的船舶在应对季风作用下产生的恶劣海况的对策:利用气象信息做好安全评估;保证船舶适航性;加强安全责任意识;大风浪海况下船舶操纵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上风电项目的快速发展,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给船舶通航安全带来诸多问题和挑战,尤其是在航运高速发展的中国海域,海上风电与海上通航的矛盾即将日益突出。为保障海上风电场建设水域船舶的通航安全,本文通过结合宁德某拟建海上风电场工程项目的建设,具体分析海上风电场建设和营运可能对船舶通航安全产生的影响,凝练技术要点,提出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对船舶通航安全保障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中基于航空障碍灯的应用标准,比较航标灯通用技术条件,结合海上风电场建设安全状况和海事监管现状,对风电场通航安全设施和安全信号标准进行研究,并初步形成了在海上风电场风机设立海上航行障碍灯警示设施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海上风电场水域的施工船舶及周边过往船舶受风电场建设影响而存在的潜在危险,通过对各建设环节进行分析,找出通航风险产生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船舶在风电场水域周边安全通航的对策与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渤海超大型油轮安全保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渤海海域超大型油轮通航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超大型油轮的船舶特性、渤海海域的气象水文条件,利用基于解析式、半经验公式与经验值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求取了超大型油轮在渤海航行时的安全富裕水深,界定了超大型油轮在渤海内航行的航速控制值,设计了超大型油轮的优化航路。研究结论对优化渤海海域超大型油轮的通航环境、保障航行安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船舶海上航行存在多方面的风险,且风险因素不稳定,而岛礁区为船舶海上航行事故多发地,其事故多发的现状引起社会对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视。以舟山岛礁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近几年船舶通航事故多发的原因,提出预防通航事故的对策。所提对策旨在引导船员提高航行安全意识,缓解岛礁区通航事故多发现状,减少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维护海上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7.
渤海海域深水航路通航安全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渤海海域老铁山~仙人岛深水航路的通航条件和自然环境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超大型船舶,从航路宽度、水深等方面分析超大型船舶与深水航路的适应性,并结合船舶操纵模拟实验分析航路存在的风险,提出超大型船舶在深水航路航行的自然限制条件,为超大型船舶在该深水航路内的安全航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圣星星 《珠江水运》2014,(21):88-93
本文通过对珠江口现有船舶定线制及通航环境的调查和统计分析,提出了设立进出广州港的大型船舶推荐航路作为该海域现存定线制的修订方案,该方案符合该海域大型船舶的习惯航路。通过使用推荐航路起到分隔大小船舶交通流的作用,同时又能减少担杆水道分道通航的压力,不会对不使用船舶定线制的船舶造成严重影响;该方案实施后将有利于降低交通流交汇区水上事故和第四通航分道西行分道大型船舶搁浅事故的发生率。将进一步提高和发挥珠江口船舶定线制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提高船舶航行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舟山中部港域岛礁众多、船舶通航密度较大、能见度不良等使得进出港口水域环境复杂,水域船舶进出港航行风险增大。基于此,从能见度不良时的港口管理规定、水域地理环境、航行风险、航行安全影响因素以及安全航行措施等方面对船舶进出中部港域安全航行进行探讨,从而为水域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渤海海峡海域船舶定线制完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原始数据的采集分析及调查问卷,对渤海海峡海域的海上事故、船舶流、习惯航路、通航管理规定等船舶交通环境要素进行了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IMO的相关规定、海员航行习惯、船舶操纵及航海技术领域的相关理论进一步分析了该海域现有船舶定线制连接部分的类型、组合方式、尺度、位置等问题。提出了该海域现有船舶定线制连接的比选方案,该方案对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LNG船舶通航因特殊监管要求,具有一定排他性。前期研究表明基于目前一般通航规则,单个港址LNG泊位数量不宜超过4个,超过后,船舶通航效率较低、运营监管风险较高。本文采用多智能体泊位组联合运营仿真建模,采用控制变量法,定量评估了码头高负荷状态下不同LNG船舶监管条件和航行距离对LNG运输船舶通航效率的影响,以及采用一定优化通航组织方式对通航效率提升的效果。结果表明,LNG泊位数量4个、独立单向航道、LNG船舶航行监管距离在20海里左右时,系统运营效率相对的较高;进一步采取LNG船舶组队进出港或设置独立双向LNG航道通航等缩短必要交通管制所占用航道时间的优化通航组织,对提高LNG船舶通航效率具有明显效果。研究成果可为LNG码头合理建设规模、LNG船舶通航组织优化及航行安全保障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障长江口南槽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期间的通航安全,降低对施工水域通航环境和船舶航行安全的不利影响,对长江口南槽航道整治工程进行通航安全风险分析.采用IWRAP模型计算船舶发生对遇碰撞、交叉碰撞、追越碰撞的概率,并对工程施工期间的通航安全风险进行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在航道船舶流量较大、施工船舶穿越航道频次较多时,航道(工...  相似文献   

13.
马六甲海峡一拓滩至新加坡海峡霍斯堡灯塔航段,由于船舶交通流大、船舶种类繁多、水域情况复杂等因素的影响而多发船舶航行安全事故。通过总结船舶在该海域航行的经验,对部分关键航段航行风险防控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提升风险防控意识,掌握安全航行信息,制订有效风险防控措施和预案,确保船舶在狭水道、复杂水域内航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海坛海峡的特殊地理条件,平潭海峡大桥的施工及航道环境,考虑到海峡是渔业作业海域,通航的环境与条件日趋复杂,认为船舶安全航行面临严峻的局面.分析海峡浅滩、狭窄航段、船舶通航现状及船舶交通事故,提出减少船舶交通事故的措施,以保证海坛海峡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厦门港邮轮中心至鼓浪屿游客航线的开通,其安全问题受到各界的关注。东渡航道通航环境复杂,船舶交通流量大,为降低客渡船的航行风险,保障客渡船航行安全,本文对邮轮码头至鼓浪屿客渡船航线进行通航风险分析,主要从船舶会遇、多条航线交汇、不按规章航向、能见度不良航向等风险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以保障客渡船的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6.
在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诸多因素中,水文环境是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航行在海域还是内河航道中的船舶,都会受到水文的影响.风浪与海流是影响船舶在海域中安全航行的主要因素,而在内河航道中,航行环境主要受到不良的通航水流条件及航道条件影响,正常水位时,船舶的航行不会受到影响,而枯水期和洪水期时,航行事故会显著增多.为使驾驶员能够识...  相似文献   

17.
陈宏 《中国航海》2007,(1):85-88
海坛海峡是中小型船舶在东北季风盛行季节北上的黄金水道。由于海坛海峡的特殊地理条件及航道环境设施较差,再加上海峡又是渔业作业海域,作业渔船多,通航的环境与条件日趋复杂,船舶安全航行面临严峻的局面。通过采用综合安全评估方法,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案和决策性建议,将保障和提高海坛海峡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海上风电场选址的科学性,保障海上风电场水域船舶的通航安全,提出一种基于船舶与风电场碰撞概率的风电场与航路安全距离界定方法。以船舶与风电场碰撞概率模型为基础,通过计算船舶在航路上航行时的碰撞概率,并根据其分布特征,结合碰撞概率可接受标准,定量获取海上风电场与航路安全距离范围。研究结果表明,海上风电场与航路安全距离和船舶平均速度、载重吨及风电场边界长度等相关:当船舶平均速度v8 kn时,安全距离的变化幅度低于5%;当v8 kn时,安全距离的变化幅度超过10%。  相似文献   

19.
冯涛  刘敬贤 《中国水运》2007,(10):18-19
拟建的海河开启桥水文情况较为复杂,大桥的建设客观上改变了该水域原有的通航环境和通航条件,对船舶航行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大桥通航尺度和通航方案的研究,能够保障桥区水域具有良好的通航环境和通航秩序,使桥区船舶航行更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为保障海上风电场水域船舶航行和风机自身安全,对海上风电场营运期电子围栏系统3层级警戒区域划定方法和预警机制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引入船舶旋回操纵数学模型对3层级警戒区域进行量化处理,并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小目标雷达和视频监控的多源船舶探测跟踪技术,优化电子围栏预警机制。实例应用表明:基于经改进优化的警戒区域和预警机制所建设的电子围栏系统可实现对船舶的高精度预警,满足海上风电场安全智慧运维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