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50 km·h-1和200 km·h-1旅客列车作为基本列车,计算停站基本列车、普通旅客列车(160km·h-1)和货物列车(120和80 km· h-1)的扣除系数.采用扣除系数法,计算不同速度列车共线运行时的通过能力.计算结果表明,以通过能力不低于110对作为标准,在200 km·h-1速度等级的铁路上,200km·h-1旅客列车可以与80 km· h-1或120 km· h-1货物列车共线运行,在250km· h-1速度等级的铁路上,250km·h-1旅客列车可以与120 km· h-1货物列车共线运行,但不宜与80 km· h-1货物列车共线运行.  相似文献   

2.
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首次采用接触网最低高度6.33米条件,验证了时速200~250公里动车组和时速120公里双层集装箱列车弓网的适用性,可实现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与时速80~120公里货物列车、双层集装箱列车共线运行。这在世界铁路史上尚无先例,由于要在  相似文献   

3.
广深铁路200 km·h-1电气化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km*h-1铁路电气化技术是我国铁路科技进步的关键技术之一,广深电气化铁路是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后投入运营的线路.在该线电气化设计和施工中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使弓网受流运营多年性能良好、安全可靠.此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本文介绍该项成果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大跨度铁路无砟轨道桥梁动力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检验、评估铁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的动力性能,验证大跨度桥上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的设计方法,对遂渝线新北碚嘉陵江大桥主桥(94 m 168 m 84 m)进行全桥动力试验研究.该桥的自振特性以及200 km·h-1速度等级CRH2动车组和120 km·h-1速度等级货物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桥梁时桥跨结构动力响应的试验结果表明,新北碚嘉陵江大桥连续刚构桥动力性能良好,具有良好的竖向刚度、横向刚度和结构强度,能够满足CRH2动车组以160~200 km·h-1速度、120 km·h-1速度等级货物列车以70~120 km·h-1速度运行的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高速电气化铁路发展 ,采取上部结构整体到位施工方法 ,改善弓网关系 ,提高机车受流质量 ,在城市轻轨列车、新建电气化铁路、非电气化营业线进行电气化改造及各种专用线电气化接触网施工中均可应用  相似文献   

6.
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分析计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准移动闭塞条件下,客运专线上的高速列车采用连续式一次速度曲线控制模式控制列车运行.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取I追追,I通过,I发发和I到到4种间隔时间的最大值.分别给出4种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及相关参数的取值,采用牵引计算软件进行更准确的检算.将客运专线上运行的列车划分为200~250 km·h-1和300~350 km·h-1 2种速度类型,以不停站300~350 km·h-1高速列车为基础计算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200~250 km·h-1和停站的300~350 km·h-1高速列车均产生扣除系数,得出扣除系数的取值表,进而得到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以300 km区段为例,计算不同条件下的区间通过能力,结果表明,我国客运专线能够实现3 min追踪间隔,通过能力基本在180对以上.  相似文献   

7.
根据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前后的列车开行方案,定量分析了电气化改造前后的机车牵引能耗。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前,采用内燃机车牵引客货列车,每年牵引运输量为6.97×10^5万t·km,需要直接耗用柴油1.74万t,其能耗强度为36.38kg标准煤/万t·km。电气化改造后,每年电力机车牵引运输量为9.29×10^5万t·km,每年需耗电1.05亿kW·h,按电力当量值计算,其能耗强度仅为13.89kg标准煤/万t·km。电气化改造可大幅减少能源消耗,每年节约的能源折合1.25万t标准煤。  相似文献   

8.
《铁道建筑技术》2009,(1):I0011-I0011
陇海铁路郑徐段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是国内第一条既有线改造成客货共线、开行双层集装箱的200km时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采用了大量的新材料和新工艺,在我国电气化施工领域内,导高为6450mm的200km/h接触网施工技术尚属空白。在既无规范、标准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从满足高速铁路运营的角度,研究道岔侧向最高允许通过速度。分析认为影响因素有列车最小运行间隔时间、最高运行速度、列车制动性能和加速性能、沿线车站到发线长度。以列车最高运行速度300km·h-1和350km·h-1等条件为前提,对4种运行工况下道岔侧向最高允许通过速度要求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高速铁路的区间道岔侧向最高允许通过速度选择应不低于160km·h-1,车站道岔和咽喉区渡线侧向最高允许通过速度选择应不低于100km·h-1。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16日,武九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正式开工。武九铁路正线全长215.93km,西起武昌东站,东至九江站。武九铁路电气化改造总投资8.85亿元,在进行电气化改造的同时,还将对线路进行提速扩能改造,保证能够通行双层集装箱列车。该工程预计于2010年12月竣工,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国内外时速250 km代表性线路,指出在时速250 km线路开行双层集装箱还没有成熟经验,弓网应以确保接触线在受电弓工作范围内为出发点,接触网采取降低导高、提高工作张力、减小跨距、设置预留弛度等措施;受电弓采取安装基座、增大弓间距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交通运输质量(快速、安全、舒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需求,近年来我国铁路实施了分批分级的提速计划.客运由100 km*h-1逐步提速到120 km*h-1、140 km*h-1、 160 km*h-1、200 km*h-1,与此同时,货运由50 km*h-1 逐步提速到60 km*h-1、80 km*h-1、100 km*h-1.并正在实施快速和高速客运专线(200 km*h-1~300 km*h-1)的建设.而我国既有线上桥梁大多数为中小跨度(20 m~40 m)简支PC T梁和钢板梁,这些过去不同时期建造的桥梁,当初设计时列车速度不高,当时的规范也未对列车通过桥梁的走行性评定做出规定.在提速中发现空载货车在以大于60 km*h-1速度通过中小跨度桥梁时,桥梁发生了较大的横向谐振,特别是上承式钢板梁,最大横向振幅达12 mm.在客车以大于160 km*h-1速度通过这些桥梁时,横向振幅也大于<桥检规>参考限值.因此,如何通过仿真分析再现桥梁动力响应的理论研究,如何改造既有线桥梁使之满足提速后列车走行性的要求,以及研究适合快速和高速客运的桥梁结构型式,是我们今后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13.
《铁道货运》2009,(8):50-50
2009年7月14日上午,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江苏泰州举行。宁(南京)启(启东)铁路全长约269km,全线设林场、浦口北等16个站。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后,将建成兼顾城际功能的客货混运、通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的大能力快速通道,可大幅提高客货运输能力和质量。该复线旅客列车设计时速为200km,南京至南通运行时间可从原来的3小时50分缩短至1小时50分。与沪宁城际铁路、宁杭客运专线等快速铁路有效衔接,构成区域快速客运网络,大大缩短沿线城市与长三角地区各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无限元人工边界和基床—路堤—场地子结构系统,建立上海金山铁路既有线有限元模型,根据实测路基响应特征构造基床顶面动荷载,模拟列车以现行速度通过路基产生的动荷载,分析列车在现行速度43km· h-1和目标速度160 km· h-1范围内变化时,普通路基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发现:如果既有线路基床不改造,列车速度从43km· h-1提高至160km· h-1时,基床顶面动应力峰值将增大17%左右;路基面动应力沿基面以下深度方向呈指数形态衰减;与现行速度条件下基床顶面以下6.2m的影响深度相比,提速后影响深度增加了1.2m.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刚性接触网系统最高运行时速160 km,暂无时速160 km以上的工程案例或试验线测试记录.本文基于英国Stanton隧道刚性悬挂接触网系统,介绍其接触网系统布置,阐述弓网测试中评价弓网受流质量的相关指标和标准;说明了在弓网测试中列车编组形式、受电弓布置以及相关测试设备,展示了弓网测试接触力波形图、接触力指标特征值及相应的可视化统计曲线,并对弓网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弓网受流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刚性接触网系统适应性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根据客运专线车站和GSM-R系统的特点,确定建模的基本条件.建立覆盖客运专线车站的GSM-R小区内列车驻留时间分布模型,包含新呼叫后不停站列车、切换呼叫后不停站列车、新呼叫后停站列车、切换呼叫后停站列车在GSM-R小区内的驻留时间分布模型.以GSM-R小区覆盖半径31km、列车运行速度200~250 km·h-1为例,...  相似文献   

17.
遂渝铁路是西南地区第一条时速200 km的客货共线铁路,同时也是能满足开行双层集装箱快运列车的铁路〔1〕。时速200 km铁路的客运系统安全条件要求很高,而速度差异较大的货运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比客运系统相对较低,把两个安全性差异较大的系统合二为一,很难同时满足双方的安全条  相似文献   

18.
列车在有砟轨道线路上运行时,在列车载荷作用下轨面会发生相应的沉降,这是影响和制约刚性接触网系统弓网受流质量的可能因素.随着我国有砟轨道线路电气化改造和运输扩能的进行,有必要对有砟轨道线路200 km/h刚性接触网系统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包含一个膨胀接头的刚性接触网仿真模型,将实测的有砟轨道列车沉降数据等效为受电弓底座垂直抬升接入仿真系统,并考虑受电弓在隧道内的气动力影响设定4种不同运行工况,通过对不同工况下接触力指标进行组合对比分析,进而对有砟轨道线路200 km/h刚性接触网系统可行性进行分析和判定.  相似文献   

19.
在陇海线郑徐段200 km·h-1提速区段上对5座涵顶填方厚度为0.52~0.85 m的涵洞,采用160km·h-1提速列车分别在其上、下行线(上行铺设弹性轨枕,下行铺设普通轨枕)拉锯运行,实测和分析车辆、轨道、涵洞和路基动力响应的各种参数,并仿真分析200 km·h-1提速列车通过涵洞时的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路基状态良好、道床厚度为30 cm以上时,不管铺设弹性轨枕与否,均能满足200 km·h-1提速列车运行安全性、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的要求;在填方厚度不足1.2 m的涵洞区段,枕下支承刚度存在不均匀现象,其程度受路基状态、涵洞跨度及结构形式的影响,路基状态良好地段的不均匀现象不明显,反之则比较突出;铺设弹性轨枕可调整枕下支承刚度,降低道床振动加速度,但轨枕垂向位移、振动加速度以及钢轨动弯应力有所增大;涵顶的填方厚度能够有效降低涵顶的振动幅值和动力系数,而弹性轨枕对涵顶的振动幅值和动力系数基本没有衰减作用.  相似文献   

20.
提速列车与曲线轨道的横向相互动力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仿真计算典型的提速机车车辆通过不同曲线轨道时的轮轨动态横向相互作用性能指标,包括提速客货列车通过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强化轨道、160 km.h-1提速客运列车及120 km.h-1提速货运列车通过不同半径曲线轨道。根据现行动力学性能评定规范,对轮轨相互作用性能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估分析。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提速后列车通过曲线轨道时轮轨横向动态相互作用加剧,动力性能指标的最大峰值均出现在圆曲线上,并且客运机车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接近,货车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要优于货运机车的性能。为了确保列车提速后的行车安全性,山区铁路的小半径曲线轨道须采取加强措施,提速客运列车以160 km.h-1和提速货运列车以120 km.h-1速度运行时的最小曲线半径分别取1 400 m和1 00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