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整车电器功能愈加丰富,对电子电气架构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综述了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开发流程和发展趋势,并为架构设计中的控制器融合提供了分析方法和参考案例;应用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可有效提高电子电气架构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汽车网联化、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需求,商用车电子电气架构研发的受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基于此,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开展研究,具体涉及商用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和电子电气架构主动安全措施,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3.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技术与发展趋势,设计与优化的指导思想、需求信息、所用工具和工作流程,以及两个标准的系统级电子电气架构。介绍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与优化的优点,对我国汽车行业研发该项技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世界汽车》2023,(12):52-53
<正>智能化、网联化是现代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汽车诞生以来,从机械操控,到电子驱动,再到如今逐渐由芯片和软件定义的智能汽车,智能汽车成为行驶在道路上的智能移动终端,并在进化中持续塑造着现代人的出行生活。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快速发展,对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向域控和集中计算式电子电气架构发展,促使汽车能够实现愈发多样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汽车的用途不止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因此涉及到的领域已经超过了硬件方面,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正式来临.为了更好地理解软件定义汽车的深刻内涵,本文将从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历程以及对涉及到的各个供应厂商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经过讨论发现: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背景下,汽车行业想要更快的发展就需要在...  相似文献   

6.
由于当代新能源汽车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增添许多智能网联新功能,继而车辆上的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也日益增多。如果继续采用过去传统汽车点对点的通信方式,会产生重量增加、布线复杂等问题。目前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采用分布式通信网络架构,线束简单、重量减少并且扩展性高的优点,但针对新能源汽车分布式通信网络架构的实训教学设备不完善。文章以比亚迪E5车型为例进行详细分析,针对新能源汽车分布式电气架构的教学设备进行方案设计,旨在提供一套针对新能源汽车完整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设备资源。  相似文献   

7.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需求不断增长,自主可控的智能网联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不断发展。文章针对此需求,提出基于域控制器的硬件架构方案,阐述硬件各部分功能作用,有效解决了新电子电气架构下的控制器方案。针对视频输出部分的FPD-LinkⅢ传输技术进行深入介绍,该设计采用型号为DS90UB953的串化芯片,在实现视频信号有效快速传输的同时,还能对视频信号传输的质量进行分析评估,并可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设计的改进和优化。  相似文献   

8.
对传统汽车网络总线类型及网络架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智能网联汽车特点智能化和网联化、以及智能网联汽车对传统汽车网络架构的挑战,提出基于以太网的汽车网络架构解决方法、并阐述了应用以太网网络架构的应用推进过程、介绍了汽车以太网应用协议的分类,解决了汽车大数据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设计一种基于域控的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平台,可深度融合智能网联新技术,实现集中决策区域化控制,支持整车协同式安全管理,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用户的差异化和智能化需求,实现功能灵活扩展和快速迭代,在成本、网络、可扩展性等方面最优。  相似文献   

10.
李白 《汽车与配件》2010,(16):22-23
所有新的技术、新的系统都需要电子/电气架构的支持才能实现。汽车需要承载越来越多的功能,电子/电气架构就会变得更复杂,这就要求更加充分地利用空间,更轻、更小,能够让那些数据信息的传输得更快。  相似文献   

11.
车载电子电气架构的网络架构深刻影响智能网联车辆的通信安全性和确定性。针对面向时间敏感网络(TSN)的区域-功能域电子电气架构,本文首次建立了以端口数均匀、负载均衡和信息流端到端延时最低为优化目标的网络架构多目标优化框架。通过求解TSN流量调度问题获得信息流延时,将流量调度抽象为周期性车间作业调度问题(JSP),提出适用于流量调度的多种群遗传算法(MPGA),相比于传统遗传算法求解效果提高16%。为了快速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设计了改进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通过引入迭代因子和拥挤因子对算法进行自适应交叉变异概率改进,优化效率提高了25%。仿真验证了多目标优化框架的有效性并为面向TSN的车载以太网网络架构优化提供了一种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专用车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要求专用汽车更加智能化,功能更加丰富且融合辅助驾驶技术,使得专用车的节点数量、总线负载、线束重量不断增加。车载以太网技术由于其具有更快传输速率,能够减少线束成本及重量以及满足下一代电气架构的发展需求等优点,在车辆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基于车载以太网技术,进行了适应于专用车的电子电气架构设计,设计了一种域控形式的架构,该架构使上装系统融入车辆整体架构,上装能与车辆其他电气部件互相服务,为专用车智能化水平提升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安全性、娱乐性、经济性以及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造成汽车系统复杂且庞大。本文从电子电气架构需求分析角度出发,介绍了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开发需求分析方法和优化工具,以实现后续架构开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汽车智能化需求推动了汽车电子电气(electrical/electronic,E/E)架构向基于时间敏感网络(time-sensitive networking,TSN)的区域(Zonal)架构演进,但网联化发展给数据传输带来了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TSN标准所提供的流过滤器、流控门和流计量器3层信息防护模块本质上是一种边界防火墙技术,一旦边界被攻破,整个架构将暴露并因此瘫痪;此外,这种防护技术因存在多层处理而产生过多的计算和通信开销。本文提出一种面向汽车Zonal架构的TSN轻量级认证与授权通信框架,以去边界的方式实现了防劫持、防篡改及防监听的一体化防护方案。基于NXP车规级TSN交换芯片SJA1105Q(作为中央控制器)与NXP车规级SoC LS1028A(作为区域控制器)构建了Zonal架构原型平台,并将所开发的框架部署该原型平台,通过ProVerif工具验证了框架的安全性;基于原型平台的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框架在计算和通信开销方面均优于现有汽车信息安全通信框架。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进步、产品持续迭代升级以及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发展颠覆性改变,中国汽车产业实现由大变强。据相关统计,2020年,我国智能化和网联化功能在汽车产品中的普及率分别为22%和50%,市场规模达到2556亿元。我国已经在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浙江、江苏、长春、福建、重庆等地区建立了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这些地区依托全国领先的互联网企业和综合实力强的汽车制造企业,具备较好的智能网联产业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和跨链式融合发展,汽车产业核心技术转向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大三电",并向软硬解耦的电子电气架构技术延伸,其中安全可控的操作系统成为全新技术生态的重要内容.国家层面也逐步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车用操作系统自主研发和应用推广.2017年4月,《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重点支持传感器、控制芯片、北斗高精度定位、车载终端、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2020年4月,《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中提出"鼓励企业进一步提升整车安全性、可靠性,研发生产具有先进底层操作系统、电子电气架构和智能化网联化特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相似文献   

17.
智能汽车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汽车产业增长的新动力,电子电气硬件系统架构的先进性以及数据处理的速度直接影响智能汽车的性能。本文综述了国外智能汽车(以奥迪A8、宝马7系和特斯拉为例)的车载传感器、自动驾驶控制器和车载总线技术等电子电气架构的组成。通过分析认为,基于高速以太网总线技术的多传感器、多控制器相融合的电子电气硬件系统架构将是今后智能汽车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软件价值在整车中不断扩大,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也逐渐变为现实。然而由于安全的原因,导致车载软件发展相对迟缓。2014年,我国就将“智能网联汽车”纳入工信部发展规划之中,以数据驱动的车载软件正在成为定义汽车的显著特征。文章依托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以汽车中控作为研究重点对象,针对其发展进程、电子电气架构、车载OS等方面分别展开研究。最后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总结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顶层设计、正向开发思路构建福田戴姆勒企业特色的重型商用车电子电气架构,包括整车电子电气功能规划、电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功能模块化设计与分配、整车电气连接的设计等,建立多维度架构模型,为互联与自动驾驶系统的未来,规划可进行功能拓展的重型商用车电子电气架构平台。  相似文献   

20.
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汽车产业的加速融合,促使汽车加快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大陆集团以全新思维,纵深发展先进的电子电气架构、C-V2X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等技术,布局智能网联,迈向安全舒适的智能驾乘。未来互联时代,联网功能成为必须,汽车不仅与手机等智能设备相连,还需方便地接入互联网,赋予车辆通信能力。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目前已有超过3000万辆汽车联网,到2020年更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