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网联化已经成为当代汽车发展的重要主题,传统汽车网络通讯技术CAN,LIN等很难支撑汽车智能网联化的进一步发展,汽车以太网技术将在新一代汽车网络架构中承担重要角色。文章对汽车网络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对汽车以太网技术特点和现状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汽车以太网技术的优势,研究了汽车以太网技术的发展趋势与主要挑战,并探讨了汽车以太网对新一代汽车网络架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跨平台实时仿真测试过程中数据通信方式不通用、系统架构多样且难拓展、缺乏跨平台多软件数据同步方式的问题,本文中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跨平台实时仿真系统架构。首先借鉴车载以太网传输层通信协议设计多仿真平台间数据通信,构建通用数据通信交互方式;其次,根据智能网联汽车系统测试需求,确定所需的实时测试平台、车辆动力学仿真平台、传感器测试平台及以太网测试平台,参考汽车总线的分布式架构,设计通用且可拓展的跨平台实时仿真系统架构;最后,建立数据中转平台作为系统数据通信中枢,实现多软件、多平台运行同步。以前方侧翻智能避障算法为例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跨平台实时仿真系统架构所设计的仿真测试系统,可通过数据中转模块调节被测算法及多平台、多软件的仿真速度,低时延的通信方式及实时硬件仿真平台,保证多平台、多软件实时同步运行,数据交互通信方式统一,系统架构具备通用性、拓展性。  相似文献   

3.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是中国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智能网联汽车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通过分析汽车信息安全现状和问题,结合汽车远程刷新系统的例子提出基于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分析的信息安全目标和架构,并分析信息安全系统的解决方案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智能化与网联化已成为汽车技术转型升级的主流趋势,作为网联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车内网的建立与可靠运行是智能网联技术成熟与否的关键要素之一。而车载以太网是车内网功能实现的重要技术手段。什么是车载以太网?为什么汽车的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无人驾驶。  相似文献   

5.
随着技术的进步,汽车正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汽车将成为互联网当中高度自动化的智能终端.智能化的汽车依赖于高效、可靠的车载网络通讯系统,以太网技术以自身的优势引入汽车通讯领域,给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已成为未来智能汽车发展的基础.文章结合当前车载网络技术的现状和需求,从汽车智能化的角度对车载网络技术进行研究,并对未来车载以太网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等现象日益突出,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限制因素。智能网联汽车被看做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案,因此智能网联汽车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正处在不断研究发展的阶段,智能网联汽车的研究逐渐的专业化、产业化。制动系统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智能网联汽车是否可以被高效的应用。本文主要对智能网联汽车和制动系统进行简要介绍,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制动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情况,并探究了智能网联汽车制动系统进一步发展的作用,希望能够使智能网联汽车被更加高效的使用,推动汽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主要梳理了国内部分地区的智能网联汽车政策的特点,对其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政策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申请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研究结论可为进行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的申请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智能网联汽车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文章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的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对智能汽车的智能化等级划分标准,以及智能汽车的技术体系架构的组成,介绍了环境感知系统,智能汽车的检测方法及智能汽车在交通安全方面的应用,简介闯红灯提醒、盲区来车提醒、避撞提醒和紧急制动提醒等。最后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提出智能汽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V2X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融合了多学科的新兴跨界技术,其功能、性能及安全性呈现新特征,因此对智能网联汽车软件品质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本文论述了智能网联汽车软件测试方法,结合云测试平台,提出了基于云平台的智能网联汽车软件测试架构,详细阐述了各模块功能,最后总结出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软件品质安全可靠性评估体系,为进一步提高智能网联汽车软件测试的准确性及测试效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智能网联汽车强调对网络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车载传感器、控制器及执行器来完成驾驶,并最终实现无人安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及应用能够减少驾驶人员的疲劳感,为驾乘人员提供更加舒适的出行体验。而毫米波雷达指的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的雷达,其具有探测距离远、可靠性高、全天候工作等优势及特点,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感知,将其应用到智能网联汽车中,能够有效提高出行的安全性。基于此,研究了智能网联汽车中毫米波雷达的应用情况,以期能够帮助有关单位及人员进一步改进自身工作,提高毫米波雷达的应用水平,促进智能汽车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睿 《专用汽车》2023,(11):34-36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中车辆感应技术、辅驾技术、车载网络组织技术具有的特点展开详细分析,从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逻辑框架的建立、标准体系建立依据、标准体系框架的建立三个方面入手,系统论述了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发展框架的构建方式,为进一步促进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技术不断发展,传统电子电气架构已难以满足面向未来的车路云网一体化发展新需求。本文中聚焦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多域电子电气架构,分别从总体设计、硬件系统、通信系统和软件系统4个方面对现有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对我国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进行展望。本文可对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技术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对车载网络通讯速度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车载以太网因其传输速度快、功耗低等优势在汽车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车载以太网在传统以太网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更符合汽车对通讯质量和电磁兼容的要求。为保证车载以太网在汽车中应用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需要开展相关测试工作。本文分析了车载以太网物理层、交换机、通讯协议的技术特点以及一致性测试方法,为主机厂和零部件供应商开展车载以太网的可靠性研究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的不断发展,车辆对数据传输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车载以太网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车载以太网的特点及其应用过程,着重研究了车载以太网的DoIP诊断通信技术,剖析了DoIP技术对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四个网络层级的需求以及DoIP数据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国内智能网联商用汽车蓬勃发展,为满足智能网联商用车的测试与开发的需求,我们从智能网联试验平台的总体架构及道路环境建设、数据管理平台和调度中心几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更好地支撑了智能网联商用汽车封闭测试区的日常运营管理、测试车辆监控与测试评价。  相似文献   

16.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汽车在给我们带来便利性的同时,车联网、自动驾驶、大数据等各种新技术的应用,面临的安全威胁也大大增加,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安全不仅涉及到财产安全,也涉及到人身安全以及国家安全。本文详细描述了商用密码在智能网联商用车上车内通信安全、车云身份认证、 OTA安全、远程控制安全等不同场景的应用实践,在充分发挥密码在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中的基础支撑和核心保障作用的同时,构建以密码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防护体系,大力推动密码科技创新,完善密码标准体系,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和信息化相关标准与密码国家标准、密码行业标准保持协调统一,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车联网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必要手段,本文针对智能网联汽车(ICV)在网络架构、信息安全、智能决策以及标准融合等方面面临的挑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智能网联汽车是当前汽车技术发展的热点,也是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为了对接汽车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技工院校增设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新专业开发与建设工作的重要一环,本文就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技能型人才特质、技工院校智能网联汽车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构建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提出分类分层的构建模式,以期为职业院校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通讯总线越来越丰富,传统的CAN通讯总线安全暴露的风险越来越高。当前亟需对车载网络进行信息安全防护,以提高车载通讯的隐私性、准确性、可靠性等。文章主要介绍了车载网络的安全防护原理,通过引用加解密算法、新鲜值信息、身份校验等相关技术,将车载网络安全防护做到低成本,短周期快速有效地防护应用,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车载网络安全的系统设计研究及关键技术开发,以应对黑客通过网联攻击车辆,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车内网络信息安全交互模型;分析“外部网络环境”与“车内ECU群体”之间进行“信息资源”交互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研究其对车内网络信息安全的破坏机理;利用基于密码学理论研究车内网络安全通信协议的设计方法,解决车内网络在智能网联汽车环境下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