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水闸设计》规范中规定,计算的闸后冲刷深度经模型试验论证偏大。笔者通过比对分析,认为计算时可考虑闸后冲刷坑再逐步形成,因此闸后水深也再逐步加深,这样计算出来的闸后冲刷深度和模型试验数据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2.
李志强 《中国水运》2007,5(3):18-19
经过计算的闸后冲刷深度,经模型试验论证偏大。计算时可考虑闸后冲刷坑再逐步形成,因此闸后水深也再逐步加深,这样计算出来的闸后冲刷深度和模型试验数据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3.
《水道港口》2015,(4):334-338
依据物理模型试验及理论分析方法开展了潮汐作用下水闸的泄流特性研究,取得了新认识:1)将水闸工程及内外衔接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泄流特性是可行的;2)在外河水位与内河水位确定条件下,水闸泄流流量与相对开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3)提出了区分闸孔出流条件与闸门全开条件的临界开度的计算方法;4)提出了闸孔出流条件和闸门全开条件下的阻力系数计算公式;5)在综合考虑上下游水位差、闸孔面积以及上下游水深比值等因素基础上,提出了计算精度更高的闸孔出流条件下泄流流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胡涛  贾军 《水运工程》2018,(4):73-78
为减轻围垦区内外工程建设影响、适应城市化发展要求,常需在已建海堤上破堤新建水闸,闸基防渗及保闸消浪设计是开敞式外海破堤建闸的两大重点和难点。在参考国内外闸坝防渗、消浪设计研究成果及类似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浙东某破堤出海闸为例,介绍大块石填土层上水闸防渗及保闸消浪设计过程。从水闸运行及与附近水闸对比结果看,所采取的措施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夏莉敏  张玮  雷雪婷 《水道港口》2009,30(6):413-418
针对长洲水利枢纽建成后,下游河床冲刷引起的枯水位下降,可能导致枯水期船闸下闸首门槛水深不足的问题,应用二维悬移质泥沙数学模型对枢纽建成后下游河床的冲刷下切及枯水期水位降落情况进行预测,结合当地的河床形态及地质条件,提出在坝下河道布置一系列的护底工程,形成不连续的人工控制节埂的防冲措施,以达到抑制河床冲刷、抬高近坝段枯水水位的目的。研究表明:通过在长洲枢纽下游河道合理布置人工节埂,可以有效地抑制下游河床冲刷,减小坝下枯水水位的下降值。  相似文献   

6.
王军  王义安  于广年 《水道港口》2011,32(3):197-201
利用长河段一维数学模型,预报了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在运行不同时期后的冲刷深度及水位降落情况。结合近坝段河床防护措施,确定了大顶子山枢纽下游最低通航流量、相应的下游最低通航水位、枢纽船闸的门槛最小水深以及船闸下闸首底槛的高程。  相似文献   

7.
通航节制闸运行调度原则与常规的船闸工程和水闸工程明显不同,针对其口门宽度、门槛水深、闸门形式、平面布置等关键技术问题,船闸工程和水闸工程规范尚无具体的要求。以邓楼节制闸重建工程为例,对现有的节制闸运行调度原则进行调整以满足开通闸通航的要求,同时通过实施工程补偿措施以满足原节制闸防洪水倒漾、引水灌溉、保护水质的功能。通过理论计算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得知建设2孔净宽23 m、门槛水深5. 5 m的通航节制闸能够满足船舶安全通航和航道通过能力的要求,并得出"升卧式平面闸门能够适应长期低水头运行、高通航保证率要求特点"的结论。其确定运行规则、建设规模、闸门形式、布置方案的方法对类似项目的建设及船闸标准规范的完善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康慷  袁海霞  吴俊 《中国水运》2014,(3):221-222
通常情况下在水利枢纽水闸消能工设计时,利用底流式消能的方法进行水闸消能设计,由于低水头水工建筑物的消能工的消能效果不好,弗劳德数不高,在消能工的效率不高的情况下,下游的水流会出现剧烈的紊动,在泄洪期间经常会出现对下游河床冲刷的情况,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基于此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对水利枢纽水闸消能工的设计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1序言 1.1工程概况 水闸工程位于苏州河人黄浦江的河口地区.由南闸墩、中闸墩、北闸墩、闸底板、钢闸门和控制机房组成。南闸墩、中闸墩和北闸墩是水闸运行过程中的结构受力基础,下部是桩基,上部是沉井结构。苏州河水闸工程位置见图1。  相似文献   

10.
野猪窝水闸为闸、堰结合的拦河式水闸,主要由进水闸、冲沙闸、拦河式溢流堰、上下游连接段等组成。野猪窝水闸是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工程,控制下游灌溉面积1.34万亩,设计引水流量为1.16m3/s,该水闸安全鉴定为四类闸,其现状建筑物布置不合理,需重新选择闸线进行设计。拟选三条闸线从地形地质条件、工程布置、引水条件、施工条件、占地情况及投资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最终确定2#闸线为推荐闸线。  相似文献   

11.
郭中琼 《中国水运》2009,(11):157-158
水闸工程设计中,排水与止水问题是相当重要,本文针对水闸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如消力池排水孔、闸基防渗面层排水、翼墙排水孔和止水伸缩缝等问题进行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前平原地区水闸常见的闸门型式多为钢闸门和铸铁闸门,钢闸门主要应用于孔口尺寸较大、水头较高的水闸,其维护管理及控制要求比较高;铸铁闸门主要应用在孔口尺寸较小,水头较低的水闸上,施工、管理较为方便。钢铁复合闸门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闸门形式,其结合了钢闸门和铸铁闸门的优点。本文结合闫谭防沙闸拆除重建工程实例,基于设计重建后防沙闸的结构特点和尺寸参数,选用潜孔式PG钢铁复合闸门,并对钢铁复合闸门的设计要求、启闭设备、检修措施、防腐蚀措施等进行了设计,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可行性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天津中新生态城临海新城水系连通工程中某水闸工程为例,并结合相关研究单位编制的临海新城水系连通方案研究成果,综合考虑天津市滨海新区防潮规划,该水闸肩负恢复岛体内外水体交换从而实现水系连通功能;并兼顾防潮排涝、保护内陆、景观协调等多重作用。合理确定水闸安全等级及设计标准,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对水闸结构的选型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可行的闸室、闸门型式,最终通过多方位比较,确定满足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等多重标准的合理闸型,总结所选闸型的特点,为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墨玉县墨玉总干渠引水闸工程是集灌溉、发电、交通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承担墨玉县16个乡(镇)、皮山县皮雅勒马乡及兵团十四师224团等123.13万亩耕地的灌溉引水;墨玉总干渠6个梯级水电站装机1,080MW的发电供水;渠首交通专线南北交通连接,以及建筑物渡汛安全等任务。经过现场实地勘察和设计论证,发现闸墩,闸底板存在不同程度的混凝土缺损现象,闸门、闸槽、启闭机等金属设备锈蚀老化等问题,根据以上情况,该工程无法安全运行,存在严重安全问题;依据《水闸安全鉴定规定》(SL214-98)的规定,本水闸属于三类闸,因此需要对总干渠进行引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方案进行研究,以确保水闸的安全运行,同时为以后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15.
水闸渗流是水工结构中普遍的多功能建筑物,是干扰水闸结构稳定性的要素。水闸关闭后,将承载上下游水位差所造成的水平推力,促使稳定有可能向中下游位移;另外,鉴于上下游水位差的作用,水流会沿闸基向中下游渗透,绕过两岸连接的建筑物,造成渗透压力,尤其是对修建于土基上的闸基。鉴于土基抗渗性差,易于出现渗透变形,危害工程安全。本文利用渗流有限元法对水闸渗流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对水闸在分洪水位条件下的渗流及应力变形开展了剖析。最后得出通过上游54m的铺盖能够降低坝体在水流方向上的位移几率,可使水闸正常开启闭合,符合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6.
地基处理是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岩溶是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水闸的岩溶地基处理比较复杂。本文以宁乡县珍洲水闸闸基工程为背景,进行研究与分析。为了提高该闸基的稳定性,对水闸闸基评价及处理提出几点意见,从而加强闸基的稳定性。对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采用合理、经济的地基处理措施,有着重大的技术价值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某河口水闸的整体设计作了简要介绍,采用空间Biot非线性固结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其不同工况下地基土、水、水工结构的共同作用进行数值模拟。详细分析了水闸沉箱底板在挡潮工况下的应力分布随地基土固结的变化情况,计算表明在运行期间沉箱底板、闸墩结构是安全的。最后,探讨了桩尖持力层的变化对闸墩底板地基土应力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夏杰 《珠江水运》2023,(11):114-116
水利水电工程是城市建设中的重点项目,随着社会飞速发展,水闸施工技术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本文研究了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与管理方式。首先,从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施工方案、安全管理等方面出发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前的管理流程;其次,详细阐述了水闸施工中开挖放坡、计算水闸底板数值、闸墩施工等具体工艺流程和方法,并给出了相关的数据参数和计算公式。最后对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后的管理进行了介绍,包括验收、交接、保养和维护等方面,为保证水闸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延长设备寿命提供了一系列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水闸需要兼顾河道行洪、灌溉蓄水和交通通行的功能,要求桥梁和水闸结合设计。本文在水闸与桥梁的平面结合布置、闸门型式的选取及闸孔宽度、桥梁结构型式的选取中,均进行了多方案比选。  相似文献   

20.
沿海挡潮闸下游消能防冲的设计一般位于特定的位置,从而导致设计的过程比较复杂。在处理挡潮闸下游消能的过程中,如果处理的方式不当将引起闸下港道冲刷的情况,严重一点还会破坏消能的设施,最终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通过目前沿海挡潮闸下游消能防冲技术进行相应的分析以及研究,从而全面了解防冲系统的特点,以此得出较好的消能防冲效果,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整个工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