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基于景观三元论,从公路环境、公路功能、公路美学三个方面构建公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涵盖公路景观的主要方面。结合实例可以发现,应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公路景观评价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公路景观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景观三元论.从公路环境、公路功能、公路美学三个方面构建公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涵盖公路景观的主要方面.结合实例可以发现.应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公路景观评价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明确"美丽公路"的定义及景观人文的范畴,选取景观人文评价指标,建立"美丽公路"的景观人文评价模型,并基于信息熵-未确知测度理论对景观人文进行评价,基于置信度识别准则和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评价等级,为"美丽公路"景观人文的建设和评定提供依据。以S201省道彭安线安吉段为工程实例进行评价,验证模型和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杨翠峰 《北方交通》2012,(12):11-14
利用模糊层次法和专家咨询法建立了道路景观系统安全性的综合评价法及评价指标体系,对工程安全、自然安全、人文安全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以孔青公路的实际景观为例,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可靠性及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的特点,详细阐述了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方法,介绍了评价方法的确立,因素集、评价集、权重集的建立,进行单因素、一级、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等评价步骤.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指标相对权重,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建立了多目标、多层次的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  相似文献   

6.
为克服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本文在分析干线公路过境规划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规划方案的多目标、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该方法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统计法和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确定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运用频数统计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江苏省某县级市干线公路过境规划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客观地给出反映过境公路实际情况的量化指标,能够对干线公路规划方案作出合理的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居民对出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公路客运满意度水平却在逐年降低。建立公路客运满意度评价体系,并以哈尔滨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公路客运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对公路客运站的乘客、服务人员等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在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哈尔滨市公路客运的满意度水平为一般与满意,还存在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公路路侧景观绿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评价公路绿化水平,基于一般公路一般不设置中央分隔带的特点,重点研究公路路侧的景观绿化。通过对公路绿化功能的分析,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初步选取了29个评价指标,然后运用德尔菲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完善并建立了公路路侧景观绿化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安全功能、景观功能及生态防护功能。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进行权重的分配,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江苏省340省道两个路段的公路路侧景观绿化评价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评价方法,通过建立一级公路升级改造项目线形指标适应度评价体系,合理确定各评价要素的权重,对升级改造的一级公路的线形指标适应度进行评价,从而为确定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形式提供理论依据。结合内蒙古一级公路升级改造项目具体应用,表明该方法科学实用。  相似文献   

10.
笔者根据适应与经济发展的一般含义,探讨了公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性内涵,拟定了其评价指标,建立了量化模型,说明了量化过程,提出了客观模糊评价方法,设定了评价指标的评语集、评语值域和模糊隶属度函数,然后对我国1991~1999年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得出了不适应性结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建设,其景观的设计日益受到重视,但针对公路景观的设计方法却尚未形成统一可靠的系统理论。从国内外公路景观设计现状人手,借鉴风景园林理论提出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三元论,即生态、美观、安全,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探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绿化是高速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将从高速公路的绿化现状入手,全面总结高速公路绿化的成败经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山西省的景观绿化评估指标体系。经实践验证,该体系可以方便业主对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现状进行量化评估,具有一定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公路养护质量要求的分析,建立了公路养护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基于属性识别理论,构建了公路养护质量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属性识别模型能够客观有效地评价公路养护质量。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效率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政管理是高速公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不断提高其效率。文中分析了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效率评价的意义与基本原则,对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深入地研究,进而对其评价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为高速公路管理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公路运输枢纽规划的自身特点和要求,结合国内外关于后评价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后评价的现状,研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后评价的概念、意义、特点和主要评价内容,探讨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后评价的理论体系,并尝试建立规划后评价框架,可为今后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后评价、公路运输枢纽建设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典型路段景观评价综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对高速公路景观指标体系的分析,提出了建立集数学计算功能和空间分析功能为一体的高速公路典型路段景观评价综合模型.利用可视化技术建立路段仿真模型来进行直观的空间分析及视觉、心理体验,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将不同性质的指标统一成量化指标,通过数学计算得出各指标的评分值,两者结合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道路景观方案评价的方法.在湖北省孝襄高速公路上的运用,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张宏昆 《交通标准化》2009,(20):111-113
目前,公路景观建设存在缺少景观专业人员参与、设计方法不尽如人意、观念混乱等问题。而公路景观规划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引入多专业兼顾的设计团队,尽早参与设计程序,重视景观规划设计文件并将其作为公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视为公路景观设计及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公路景观规划应以实现“三个融合”为理念和目标,即地域文化精髓和公路现实意义的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以及路域景观和区域景观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公路绿色施工过程构成要素的分析,建立了公路绿色施工属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以相似权确定权值方法为基础,运用属性识别理论,构建了公路绿色施工属性识别模型,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属性评价模型能够客观有效地评价公路绿色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冰雪环境对公路网运行质量的影响,以便及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将冰雪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提出了应用交通运行可靠度评价公路运行质量的方法,并以行程时间作为评价指标.以黑龙江省的干线公路网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测数据验证了降雪情况下路段的行程时间符合正态分布的特性.应用可靠性理论和概率与数理统计理论建立了路段可靠度计算模型,根据路面磨擦系数与行程时间的关系,提出了行程时间的阈值和判定冰雪灾害发生的标准.根据黑龙江省干道网的布局,建立了路径和路网可靠度的分析方法,并应用实例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王芳 《交通标准化》2013,(23):35-39
就中国西部旱区生态景观敏感的特殊性,以宁夏黄河金岸滨河大道(银川段)114km的工程为例,应用GooSeEarth、GETScreen和Auto CAD等相关软件对公路沿线景观格局进行数据采样.在此基础上,对其景观格局用地指标、景观破碎度和景观形状指数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确定公路建设对旱区景观格局的影响方式,并指出公路方案设计是决定公路建筑物影响景观格局的关键阶段,提出旱区公路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