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复杂特性,本文提出能源卫星核算框架。在标准的SNA的范围、概念和分类体系之上,探讨能源卫星核算替代的范围、补充的概念和调整的分类。在后者的基础上,探讨能源卫星核算的核算内容,包括能源领域生产与收入核算、国民支出核算和能源特征生产者完整账户。除了作为组织能源领域特定数据的核算框架,能源卫星核算还具有内在的分析功能,能为公共政策和学术研究提供更加有效的数据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电力并不是一种清洁能源。根据我国长期能源战略和世界能源革命的发展趋势,空调冷热源应实现多元化,因此当前应加大燃气空调机组的应用比例。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SEEA-E的流量核算方法和分析框架,对上海市2007年能源利用和排放进行核算和分析.建立能源产品实物供给表、能源产品实物使用表、能源利用CO2排放(供给)表和3E对应表,分析各种能源资源消耗和各种污染源,确定其相对重要性.将六类行业经济产出、能源消费和CO2排放的相对重要性并列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节能减排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能源消费的能源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能源平衡表,对长三角能源使用过程的不同能源流阶段进行分解,提取能源流各阶段的能源消费总量、比较、结构、动态和强度指标,通过数据分析,反映地区能源的结构特征、地区差异及其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揭示长三角特有的能源与资源、经济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尝试通过产业-能源关联和能源-碳排放关联两个评价模型,解析兰州市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①产业结构的演变决定着能源消费的基础空间格局;②地区产业结构多元化程度影响着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③兰州市能源消费结构的缓慢变化对减少地区碳排放的增长作用不明显.因此,加快产业结构演变速率,转变能源消费结构,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是有效控制区域碳排放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消费和能源供给连创新高,但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环境压力日趋加大.能源审计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科学管理和节能减排方法,在我国尚未广泛开展.其主要原因是政府面临强制性需求与企业自愿性需求不匹配,能源审计供给能力不足.促进能源审计发展对策必须要从提高市场需求与增强市场供给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由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承担的交通运输建设科技项目"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港口的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验收评审。项目通过对天然气、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研究,提出了分布式能源系统控制技术,为港口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项目还提出适用于港口非道路  相似文献   

8.
一、为什么要发展燃料电池能源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人类处于以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的“碳氢经济”时代,经济的运行和增长与这些能源发生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然而,化石能源是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和使用,使人类社会面临化石能源枯竭的巨大挑战。同时,化石燃料的使用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了温室效应的产生和酸雨的形成,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因此,开发和利用来源广泛且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增长很快,能源消耗高、浪费大的问题比较严重,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及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节能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随着我国交通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和道路数量和等级的提高,交通基本建设行业能源消费总量显著增长,另一方面,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出现使能源耗日趋增长,也使沿线环境压力增大,所以说,交通基本建设行业节能形势紧迫,交通基本建设与能源紧缺的矛盾日益显现。通过对沥青拌和站燃烧系统清洁能源替代方案的研究,找出替代方案,并进行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等分析,以对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发展逐渐加快的情况下,各个国家对能源的需求日渐加剧,也衍生出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如何节省能源,控制能源消耗成了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国家越发重视能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完善并优化了能源利用体系,能源问题得以缓解。对于基础的住宅来说,其内部的能源类别,以及能源消耗情况的研究很少,研究内容有待加强。故此,本文通过对住宅能耗测量的方式,对住宅建筑的能耗控制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长逢沟隧道为一座左、右线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长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围岩软弱破碎,总体较差,Ⅲ级围岩仅占32.86%,Ⅳ、Ⅴ级围岩占67.14%,且穿越3个大断裂带,埋深较浅.根据新奥法施工原理及隧道施工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地、系统地采用监控量测技术指导施工,以现场监控的围岩观察、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地表下沉等数据...  相似文献   

12.
在内陆地区借助专用装具模拟海上浮动目标进行射击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现役部队官兵和预备役指战员的实战技能。浮动靶标的研发成功地实现了这一预想。  相似文献   

13.
水泥稳定碎石在我国公路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以成型原理、试件最大干密度、试件强度为切入点,充分证明了室内采用振动压实法对提高半刚性基层的路用性能有明显的作用,最后结合试验路工程,总结了水泥稳定碎石振动压实法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现场失稳岩质边坡的调查,简述了边坡存在的隐患,对其进行了失稳机理分析,根据工程特点设定了治理目标及治理方案,并简要阐述了施工工程布置方案,对类似的工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结合山区地形,按照"以人为本"和"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新理念,对典型路段的路线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比选分析,最终选择最佳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16.
具体介绍了掺加硫酸钠的几种半刚性基层材料的选择和试件成型的方法,以及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方法和步骤,得出了在最佳含水量下的几种含硫酸盐的半刚性基层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回归方程。从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掺加硫酸钠能显著增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且含盐量不宜过大;在硫酸盐渍土中,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石灰含量、粉煤灰含量、初始干密度、冻融循环次数、含盐量等会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大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繁高速公路太安岭隧道涌水量预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太安岭隧道为例,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对隧道开挖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隧道全线属于弱富水段,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隧道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抗冻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研究了水泥剂量、旧料掺加比例、温度对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泥剂量为5%时,冷再生材料的强度和其他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及破坏类型,对实体工程裂缝进行调查分析,介绍了在旧路加铺改造中采用的针对轻、中、重裂缝的处治方法与施工工艺,通过实体工程应用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以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为例,详细介绍了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如周边位移及拱顶下沉量测数据处理方法及在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并提出了相关处置意见,及处置后的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